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马太福音 16:5-12 含义

这一事件的对应福音记载是在马可福音8:13-21;这一教导的对应福音记载是在路加福音12:1和12:54-56。

耶稣似乎在到达不久,就离开了在加利利境内,位于加利利西北海岸的马加丹(马太福音15:39)。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当时似乎已经在那里等他了。现在,耶稣门徒再一次渡到加利利海的那边去,但他们并没有回到东南沿岸的低加坡里,而似乎到达了格拉尼蒂斯/戈兰高地,东北岸的地区。事实似乎就是这样的,因为马太很快就报告说,耶稣门徒“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它正处格拉尼蒂斯/戈兰高地的北部(马太福音16:13)。

显然,接下来的对话发生在耶稣和门徒刚到达海那边,前往凯撒利亚腓立比的途中。去往凯撒利亚腓立比的路程大约25英里,却是比较艰难的25英里,因为这条路海拔约有1800英尺。

当他们上岸开始步行上路时,门徒意识到他们忘了带饼。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逃避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时离开得太匆忙,以至于忘了这事;也可能是其它原因所致的忘记。

在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时,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是一种将面粉转化为的物质。门徒困惑,不知道他所说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是什么意思。不过,他们并没有请耶稣解释他的话,而是猜想他说这话是因为“我们没有带饼吧。”他们可能以为耶稣会因他们忘记带吃的而对他们沮丧和失望,就开始彼此议论,显然是怕耶稣听见。

耶稣看出来他们所的,就打断他们,称他们为你们这小信的人。这是一句玩笑话,他有时会用它来描述门徒(马太福音6:30;8:26;14:31;路加福音12:28)。希腊文单词是“Oligopistoi”,耶稣用这个词幽默地讽刺地指出门徒的不成熟。

然后,他开始问门徒:“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彼此议论呢

他们当中似乎没有人愿意回答耶稣。所以,耶稣继续问他们更多的问题,以反问的方式引导他们的思想更好地明白他的意思。耶稣让他们回想他的神迹,并思考看他们对他意思的猜想是否与他实际的意思相符。

你们还不明白吗?不记得那五个饼分给五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篮子的零碎吗?也不记得那七个饼分给四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筐子的零碎吗?

这些问题让人想起最近的事情,即耶稣喂饱众人,不止一次而是两次(马太福音14:15-21;15:32-38)。当门徒思考这些事情和耶稣神迹般供应食物的能力时,他便问,这话不是指着饼说的,你们怎么不明白呢?

耶稣并非谈论实际的或食物,而是在警告他们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只有在思考过这些事情之后,门徒这才晓得他说的不是叫他们防备字面意义上实质之饼的酵,乃是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之“酵”。

耶稣不是用一词来描述用以使面粉和面团发起的物质,而是以比喻的方式用它来描述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正如渗透面粉,使其发起变成饼/面包,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对生命也有渗透的效果。只占面团的一小部分,但对面团的实质确有巨大的影响。同样地,法利赛人的教训也有巨大的效果;然而,不像酵对面团的影响,他们的酵是有害的。

耶稣告诉门徒要防备他们教训的警告到底是什么?它可能不是一则规条或教义中的一点,而是他们的思想模式,他们所采用的观点。在这个上下文中,他所说的意思至少有两个可能性答案。

  1. 防备落入用以邪恶目的的有效策略
  2. 防备律法主义,其执行、比较或审判的权力高过律法的精意和目的。

第一种可能: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指的是他们追求自我但非常有效的生活方式。这一点的恰当体现是,当试图把对手逼入绝境时,他们设立了巧妙的陷阱和圈套,正如他们对耶稣所做的。就像几乎是不可见的,却对饼/面点有决定性的影响一样,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释义和设想在决定争论结果上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他们非常擅长以这样的方式构建论点,以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但他们不是在寻求真理或他人的利益,而是在寻求自我利益。他们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且愿意扭曲、曲解和证明自己,以推进其目的。耶稣当然懂他们的策略,而且他们无法击败他。

他们刚刚要求耶稣显个神迹给他们时,并没能把他逼进一个无法取胜的非此即彼的境地(马太福音16:1)。他们为耶稣所设的另一个非常著名奸诈的非此即彼的境地,是他们后来在问他纳税给凯撒合法与否之时(马太福音22:15-22)。耶稣知道,如果他接受他们的释义和辩论条件,他们就会赢取辩论,而他会输,甚至可能会有致命的结果。

耶稣从一开始就精明地拒绝了他们错误假设和扭曲释义的。在这句话中,他可能是在警告门徒将来在与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交涉中也要这样做。这就告诉我们,问题并不是策略,而是意图。他们的目的是寻求自我,而非寻求神。

圣经明确地教导了拥有自私野心之人的那些负面后果(罗马书2:8)。耶稣可能是在警告门徒效仿他的精明榜样,辨识潜在的邪恶意图,知道如何(通过比它们更好的框架)击败它。门徒的确以这种方式推进前行,我们将在使徒行传耶稣从死里复活升天之后看到,门徒问犹太领袖“我们应该顺服神还是你们?”(使徒行传4:19)。当被一群宗教领袖质问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框架设计!

耶稣所描述教训的第二个可能性: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所教导的律法主义的核心。这类似于在登山宝训中他所吩咐门徒要防备谨慎的警告。

“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马太福音7:15-20)

这并不是说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义或规条是明显错误或邪恶的。如果他们明显地违背了律法,耶稣也无需警告门徒防备他们,因为他们自己就很容易看出这种愚昧,将其避免。但他们系统背后的律法主义核心是微妙和危险的。他们的道德规条得以修饰,使其看似不错,却往往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他们自封为他人的审判者;他们只在适合自己时进行比较;他们的体系产生的是自义,却不产生与神或他人的和谐。正如我们会在23章所看到的,他们的律法主义体系成为了剥削的道德理由,成为了摩西律法意图的对立面。

神赐下十诫是为了改变埃及和迦南异教文化中“强者有权剥削弱者”的文化(见利未记18章这些文化中的常见风俗)。神并不高举“强者剥削弱者”,而是高举“邻舍彼此相爱,追求相互利益”的法则。律法的目的是允许个人有机会成长、昌盛和受益。当耶稣在马太福音23章中指出,法利赛人已经通过他们的口传应用将律法变成了剥削的工具。

拥抱他们看似良好规条的道德体系会使人骄傲自大,也会提供自义的道德外套来掩盖剥削的生活方式。它可能会使人看似很好,却不能使人变好。拥抱他们的道德体系会带来属地的赏赐,却不能带他们进入神的国(马太福音6:1)。神的国所关乎的是爱他人,寻求他人的利益。在神的国里,服事他人是通往最高和最好自利的途径。

拥抱他们的道德体系会导致错失神国度中无限的赏赐,将自己的产业丢进Gehenna-耶路撒冷南部燃烧的城市垃圾场(马太福音23:15)。

总而言之,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会使人的心发成为爱好规条和威望之人,而非爱神和他人之人。

耶稣在警告门徒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时,可能两种警告都有所指,也或者所指更多层面。

???? 16:1-4 ?? ← Prior Section
???? 16:13-20 ?? Next Section →
???? 1:1-5 ?? ← Prior Book
???? 1:1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