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马太福音 26:20-25 含义

关于这一事件的平行福音记载可以在马可福音 14:17-21、路加福音 22:14、22-23 和约翰福音 13:21-30 中找到。

请参阅“圣经讲述耶稣最后 24 小时的时间表”来了解有关此事件的时间和顺序的更多信息。

门徒们执行了耶稣关于在哪里守逾越节的计划后(马太福音 26:17-19),马太继续讲述逾越节晚餐本身。他跳过了一些事件-比如耶稣门徒洗脚(约翰福音 13:3-17)。相反,马太总结并重述了弥赛亚最后一次逾越节晚餐时对他和/或他的福音书读者来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马太记载了耶稣最后一次逾越节晚餐的五个关键时刻:

  1. 耶稣宣布十二门徒中有一个背叛他(马太福音 26:21)。
  2. 耶稣指认犹大是背叛他的人的方式(马太福音 26:22-25)。
  3. 耶稣的弥赛亚启示将他破碎的身体确认为逾越节的无酵饼(马太福音 26:26)。
  4. 耶稣的弥赛亚启示将他流出的血认定为逾越节葡萄酒杯(马太福音 26:27-28)。
  5. 耶稣说,他不会喝那杯酒,直到他父的国在地上建立之后,他才与他们分享(马太福音 26:29)。

本页底部是耶稣最后一次逾越节的所有事件的顺序。此顺序中的事件取自四本福音书。它试图描述耶稣最后一次逾越节晚餐是如何展开的。

马太用一个简单但意义重大的短语开始了这些事件的叙述: “到了晚上。”

“傍晚到了”这个表达表明犹太历法中日子的改变。这是因为犹太人的日子在日落时结束和开始。这可能是马太说现在是尼散月十五日的方式。逾越节羔羊将在尼散月十四日黄昏(下午)宰杀(出埃及记 12:6)。逾越节羔羊将在当晚-尼散月十四日至十五日的晚上-作为晚餐吃掉(出埃及记 12:6-8)。耶稣作为我们的逾越节羔羊被杀的日子(哥林多前书 5:7b)已经开始了。

马太在记下夜幕降临后写道耶稣正与十二门徒一起坐在餐桌旁。这是他对逾越节晚餐已经开始的总结性评论。

耶稣宣布他将被出卖

马太第一次描述耶稣的“最后的晚餐”是耶稣令人震惊地宣布十二门徒之一将背叛他。马太告诉我们,耶稣是与十二门徒一起斜倚在餐桌旁时宣布这一消息的。据说耶稣和他的门徒斜倚着的,因为当时的习俗是侧卧,在矮桌上吃饭(见图) 。吃逾越节家宴时斜倚也是习俗。

约翰福音似乎记录了耶稣两次说十二门徒中有一人要出卖他。一次是在饭前(约翰福音 13:18-20),一次是在饭中(约翰福音 13:21-30)。因为马太写道耶稣是在他们吃饭时宣布这番话的,所以他的记载很可能描述了第二次提到这个令人悲伤的宣告。耶稣很可能是在擘饼,他们把饼浸在一个逾越节家宴的碗里之后不久说了这番话。这似乎是有可能的,因为耶稣明确指出:同我蘸手在碗里的,就是要出卖我。

马太将耶稣宣布犹大出卖的事件与他对逾越节的叙述分开叙述。他似乎没有按照发生的确切顺序复述耶稣最后一次逾越节的这些时刻。马太很可能将它们分开,以便每个时刻的意义不会混淆或掩盖另一个时刻的意义。

耶稣宣布“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之中有一个人在逾越节晚餐时要卖我”时,很难想象门徒们听到这句话时感到多么不安。

耶稣特别选择了十二门徒(马太福音 10:1-4;路加福音 6:12-16)。十二门徒中的每一个人都放弃了一切来跟随耶稣。他们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他们为了耶稣的缘故一起并肩服务了一段时间。背叛耶稣就是背叛他们所有人。这是对以色列的背叛。这是对弥赛亚的背叛。这个消息让人深感不安。马太和马可观察到门徒们非常悲痛(马可福音 14:19)。约翰描述了门徒们被耶稣告诉他们的话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目瞪口呆(约翰福音 13:22)。

当这个令人不安的想法开始浮现时,门徒们开始试图弄清楚他们当中谁会做这种可怕的事情。每个人都开始对他说:“主啊,难道是我吗?”根据约翰福音,彼得最终示意约翰问耶稣谁是叛徒,约翰问他:“主啊,是谁?”(约翰福音 13:24-25)。

正是在这时,耶稣告诉门徒“同我蘸手在碗里的人就是卖我的。”这个隐晦的回答有几层含义。

首先,这是一个比喻,强调了耶稣和背叛者如何共同生活。家宴上有一碗苦菜和一碗甜碎水果和坚果的混合物。耶稣的回应隐喻性地表明了和背叛者如何共同经历了苦乐参半的时光。

其次,由于十二门徒此时都已与耶稣一起吃了逾越节,这再次表明背叛耶稣的人既在场,又是十二门徒之一

第三,这是耶稣表达诗篇第 41 篇中的弥赛亚预言如何实现的方式。

“就连我所信任的密友,
谁吃了我的面包,
用脚跟踢我。”
(诗篇 41:9)

第四,它似乎也巧妙地将嫌疑人缩小到逾越节晚餐时坐在耶稣旁边的门徒身上。他们离耶稣很近,可以将无酵饼蘸在他们共享的碗里。约翰在这顿晚餐时坐在耶稣旁边(约翰福音 13:23-25)。看来犹大也是。

耶稣警告背叛他的人

耶稣指认犹大是出卖他的人之前,曾警告说: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出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没有生下来还好。”

“人子将要离开,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这句话指的是圣经预言弥赛亚将被出卖并交给当局处决。 “人子”一词指的是弥赛亚,耶稣经常用它来称自己为弥赛亚。

耶稣说这话时,脑子里想的可能是诗篇 41:9 以及其他预言。这些预言之一可能是以赛亚书 53 章中的“受苦的仆人”预言。

人子要去,为世人的罪孽受苦、死去,这是命中注定的。

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悖逆之后,上帝对蛇说:

“我要把仇恨
你和那位女士之间,
在你的后裔和她的后裔之间;
他必伤你的头,
你要伤他的脚跟。”
(创世记 3:15)

约翰的启示录观点将耶稣描述为“从创世以来被杀的羔羊”(启示录 13:8)。

尽管人子注定要受苦和死亡,但这并不能免除背叛者的责任。耶稣说:“出卖人子的人有祸了!出卖人子的人要为自己的罪负责,而对他罪的惩罚将是可怕的。”尽管上帝主权地注定了这一点,但背叛上帝仍然是犹大的选择。这是一个悖论,但万事万物都源于上帝,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上帝是自相矛盾的(链接至 TT 文章《创始悖论》)。

耶稣“祸哉”这个词来描述背叛者所受惩罚的毁灭性。祸哉是一种表达悲伤或绝望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感叹词。这是一个预言性的警告。耶稣警告背叛者不要继续背叛,因为后果对他来说将是毁灭性的。

耶稣接下来的话是严肃而发人深省的。

如果他没有出生,对那个人来说还好。

从语法上来说,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每种解释都有不同的含义。

不同之处在于,如果背叛者从未出生,有好处

  • 叛徒犹大
  • 如果叛徒从未出生耶稣就是人子

从语法上来说,这句话的第一种方法解释是:如果那个人(犹大/叛徒没有出生,对他(犹大/叛徒)来说还好

从语法上来说,这句话的第二种解释是:如果那个人[犹大/ 叛徒 ]没有出生,对他[耶稣/人子]来说就好了

也许这种语法模糊性的原因在于耶稣可能有这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方式是大多数译者选择的方式。但是,作为新约权威版本的希腊文本对于耶稣指的是犹大还是他自己却含糊其辞。

要看清这种歧义,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希腊文本本身的细节。如果您对此感兴趣,以下部分将尝试展示语法歧义。如果您对此不感兴趣,请随意跳过它并滚动到下一部分,我们将在其中讨论这些截然不同的解释的各种含义。

详细了解马太福音26:24的希腊文文本

以下是马太福音 26:24 的希腊文和英文译本。主要术语和短语以粗体显示。

ὁ μὲν υἱὸς τοῦ ἀνθρώπου ὑπάγει καθὼς γέγραπται περὶ αὐτοῦ οὐαὶ δὲ τῷ ἀνθρώπῳ ἐκείν ῳ δι᾽ οὗ ὁ υἱὸς τοῦ ἀνθρώπου παραδίδοται· καλὸν ἦν αὐτῷ εἰ οὐκ ἐγεννήθη ὁ ἄνθρωπος ἐκεῖνος

人子将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是卖人子的有祸了!那人生下来倒好。

语法上的歧义源自耶稣发出的警告:出卖人子的人有祸了!在这个警告中,翻译为那个人的希腊语短语是ἀνθρώπῳ ἐκείνῳ

ἀνθρώπῳ一词的发音为“anthrōpō”。它的字面意思是“男人”,是希腊名词“anthrōpos”的一种形式。在这里,它处于所谓的“与格”状态。

ἐκείνῳ一词的发音为“ekeinō”。它的字面意思是“那”,源自希腊语指示代词“ekeinos”。它也属于“与格”形式。

在耶稣的警告中, ἀνθρώπῳ ἐκείνῳ那个人)显然指的是犹大

这些相同的词( ἄνθρωπος ἐκεῖνος )以“主格”形式出现在耶稣的陈述末尾,翻译为“那人如果没有出生就好了”

这里ἄνθρωπος ἐκεῖνος (那个人) 被译为他。这个短语显然是指犹大/叛徒。

耶稣的陈述中提到的术语“那人若没有生下来就好了”基于希腊代词αὐτῷ (发音为“au-tō”)。 αὐτῷ这个词属于“与格”。这个词通常被翻译为“他”。但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选择将其翻译为“那人”

换句话说,翻译人员在耶稣的这句话中将αὐτῷ (他)和ἄνθρωπος ἐκεῖνος那个人)的正常翻译互换了:那人若没有出生就好了。如果他们没有在耶稣的这句话中互换这些词的正常翻译,那么它将是:

如果那个人没有出生,对他来说就好了。

如果译者没有转换这两个术语的正常含义,那么这句话同样可以表明,如果犹大 / 背叛他的人没有出生,对耶稣 /人子犹大/ 背叛他的人都会有好处

我们稍后会讨论这两种解释的含义。但在讨论之前,我们需要考虑我们的译者解释这节经文的语法原因,以便说服读者将这节经文解释为犹大是一个如果他从未出生就会得到好处的人

首先,他们对耶稣言论的翻译为他的灾祸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他们的解释将这种灾祸描述为如此可怕,犹大如果从未出生,情况会更好。在译者看来,这种语法背景使得每个术语的正常语法翻译都偏离方向。

其次,他们的翻译将耶稣哀悼陈述中使用的ἀνθρώπῳ ἐκείνῳ那个人)的“与格”形式与他后续评论(本来会好的……)中的代词αὐτῷ (他)联系起来。这些术语处于同一格中这一事实可能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这些理由为译者的解释提供了一些语法依据,也为转换每个术语的正常含义提供了理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以相反的方式解释耶稣的话也有一定的语法有效性,即如果犹大从未出生,耶稣来说会是件好事。

有时,人类语言的局限性以及将文本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性质迫使译者选择一种含义而不是另一种含义。这阻碍了同样有效的其他解释的可能性。本文就是这种情况。

不管怎样,马可福音 14:21(与马太福音 26:24 平行的经文)的希腊文文本是完全相同的。(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都没有这句评论)。

思考一下耶稣那句话的含义:“那人如果没有出生就好了。”

如上所述,耶稣的话“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在语法上有两种理解方式。两种解释的含义大不相同。如上所述,两种解释都有充分的理由。两种解释可能分别正确,也可能同时正确。

区别在于,如果叛徒犹大没有出生,那么这对谁来说是好事?对人之子耶稣来说,这对叛徒来说是好事吗?

对这句话的第一种理解是,耶稣指的是犹大/叛徒,如果犹大没有出生的话,对他来说会是件好事。

大多数翻译者都选择这样解读这句话。

根据这种解释,耶稣首先警告犹大不要继续背叛。还描述了刚刚向背叛者发出的灾难的严重性。

耶稣如果这个人没有出生就好了,主要目的是警告他的门徒犹大

耶稣告诉犹大:“别这么做!如果你背叛我,你会后悔莫及。”耶稣对这位叛徒的警告既严厉又充满爱意。对犹大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要把耶稣交给宗教领袖。

背叛耶稣犹大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当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罪孽的严重性时,犹大(事后)感到强烈的内疚。他试图通过归还血钱来弥补自己的背叛。但为时已晚。犹大被悲伤和内疚所压倒,绝望地自杀了(马太福音 27:3-5)。

犹大事后的行为表明他感到悔恨。但在绝望中,他没有寻求宽恕。也许因为耶稣是在犹大上吊自杀的同时被杀的,犹大觉得没有人可以求助-因为他也背叛了门徒。犹大上吊自杀(马太福音 27:5)。当他的身体倒下时,他的内脏喷涌而出(使徒行传 1:16-18)。

犹大的悔恨表明他改变了心意(观点),这是悔改(改变思想)的定义。但是犹大的悔改不是健康的。他没有将自己的观点从坏的变成好的。他把它从坏的变成了更坏的。他没有用他世俗的观点来换取上帝的观点。犹大没有向上帝祈求宽恕和信任他,而是自杀,让糟糕的情况变得更糟。自杀是自我谋杀。谋杀违反了十诫(出埃及记 20:13)。如果犹大转向上帝的智慧,他就不会上吊自杀。他甚至可能已经恢复,就像彼得在否认之后被耶稣恢复一样(约翰福音 21:15-22)。犹大的自杀行为悲剧性地消除了这种可能性(他可以在今生恢复)。

在你的生活中,有时你会感到无可救药的迷茫,被罪恶感的重压压垮。你可能看不到出路。羞耻感可能让你难以承受。但我们不必绝望。上帝爱你。他知道你做过什么。他知道如果你信任他,你还能成为怎样的人。他为你准备了伟大的东西。他可以救赎你。只要你信任他,他就会救赎你。没有他不能原谅的罪。所有的罪都被钉在十字架上(歌罗西书 2:14)。没有他不能救赎的情况。你无法让他比现在更爱你或更少爱你-因为上帝就是爱(约翰一书 4:16)。如果你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可以让你获得永生,那么你就是他的孩子,他已经为你所有的罪付出了代价。如果你还没有这样做,现在就相信他,接受他给你的宽恕和永生的礼物(约翰福音 3:16)。

如果你是一个信徒,并且目前正在与内疚作斗争-请记住并运用约翰一书中的这个神圣真理,并采取行动,你将开始恢复与基督的友谊和伙伴关系的道路。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约翰一书 1:9)

耶稣犹大。这就是为什么警告犹大不要背叛他。但耶稣在警告他的朋友时,也描述如果他背叛会面临多么糟糕的后果。我们现在必须考虑这个警告可能带来的影响。

耶稣这样评价犹大如果他没有出生就好了

许多人认为耶稣的警告意味着犹大将被送往永恒之火,这是为魔鬼和他的天使准备的(马太福音 25:41)。这很可能是正确的。

如果这是耶稣的意思,那么这也意味着犹大从未相信耶稣是上帝之子,也从未得到永生的礼物。

但也可能耶稣只是在描述犹大最终被出卖后的绝望前景。耶稣可能只是在预言他的朋友会悲惨地自杀,并没有宣布犹大的永恒状况。或者他可能两样都在做。

耶稣这 句话 的 第二种 理解 方式 是 : 当他 说" 那 人 没有 生 在 世上 就好 "时 ,是 在 说 他 自己 .

如果背叛他的犹大没有出生,那么对于他-人子来说,这将是件好事

如果这是耶稣的意思,那么指的是犹大背叛而给造成的身体上的疼痛、情感上的创伤和精神上的痛苦。

耶稣所遭受的肉体痛苦是极其难熬的。其中包括:祭司的殴打(马太福音 26:67;马可福音 14:65);罗马人的血腥鞭笞(马太福音 27:26;马可福音 15:15-19;约翰福音 19:1-5);当然还有被钉在十字架上数小时的肉体折磨(马太福音 27:33;马可福音 15:24;路加福音 23:33;约翰福音 19:19)。

耶稣遭受了极大的情感创伤。包括:他的密友背叛了他(马太福音 26:48-50;路加福音 22:47-48);他的其他朋友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抛弃了他(马太福音 26:56b;马可福音 14:50);他的同胞对他的侮辱和排斥(马太福音 27:21-26;马可福音 15:9-15;路加福音 22:18-22;约翰福音 18:39-40);被打上罪犯烙印的耻辱;以及被挂在十字架上(很可能是赤身裸体)公开处决的屈辱。

耶稣所遭受的精神痛苦是难以想象的。从耶稣那令人不安的呼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恐惧:“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

这种解释与耶稣不久后向天父提出的请求相一致,即如果可能的话,请找到另一种方法(马太福音 26:39)。在每种情况下,都没有提供另一种方法。犹大确实出生了,耶稣也确实被犹大出卖了,这导致两个人都受苦。这直接导致了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这间接导致了犹大的自杀。

耶稣指认犹大是出卖他的人

耶稣已经宣布“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门徒们开始说“主啊,肯定不是我。耶稣回答他们说:“同我蘸手在碗里的,就是要卖我的人”,然后他警告了那个背叛他的人。

然后,出卖耶稣的犹大回答说:“拉比,难道是我吗?”马太指出犹大这话就是在出卖耶稣,他告诉我们,犹大的回答不仅充满欺骗,而且本身就是背叛行为。犹大拉比的利用尤其个人化。拉比门徒的私人导师或老师。

耶稣犹大的回答对犹大来说可能很清楚,但对其他门徒来说却很含糊: “你自己说的。”由此,犹大知道耶稣知道他背叛了他。与此同时,门徒听到的是耶稣肯定了犹大的说法,即他不是背叛他的他们很可能只是在事后才意识到这一点。

在所有门徒都说完之后,约翰似乎向耶稣询问谁是叛徒(约翰福音 13:24-25)。

“耶稣回答说:‘我蘸点食物给谁,谁就是谁。’耶稣蘸了点食物,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
(约翰福音 13:26)

耶稣随后打发犹大离开,告诉他:“你所作的事,快作吧”(约翰福音 13:27),但门徒误解了耶稣的意思(约翰福音 13:28-30)。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怀疑犹大。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关于谁是叛徒的讨论(再次)演变成他们之间争论谁是最大的(路加福音 22:23-24)。

犹大背叛的可能动机

圣经没有具体说明犹大背叛耶稣的动机。他为什么背叛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背叛了基督。尽管如此,以下是基督徒推测犹大可能有的四个潜在动机:

  1. 贪婪-犹大是个小偷,他利用自己作为门徒司库的职位,从耶稣的传道工作中窃取了财物(约翰福音 12:6)。犹大还同意为了钱财出卖耶稣(马太福音 26:14-16)。然而,他得到的报酬似乎很少。如果金钱是他的主要动机,那么犹大很容易得到比象征性报酬更多的补偿。
  2. 野心/傲慢-有人推测,犹大可能对耶稣的使命进展缓慢感到不耐烦,通过将耶稣出卖到敌人的魔掌中,他可能试图以某种方式迫使耶稣表明自己是弥赛亚并建立他的王国。如果这是犹大的动机,那么它的基本思想就是“我最了解”,这与撒旦进入他体内的观念一致,因为撒旦的影响导致他追随人而不是上帝(马太福音 16:23)。如果这是犹大的动机,那么深深地陷入了自欺欺人之中,这似乎是有可能的。必须相信自己能够实施这次背叛,然后要么隐瞒,要么编造故事,让它看起来像是忠诚。由于犹大认为他已经成功从耶稣团队的金库中偷走了钱财,并幻想没有人知道他是小偷,我们可以想象可能合理化了他过双重生活的能力,并从中获益。这种想法似乎在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中很常见。当犹大的计划没有按预期进行时,他变得心烦意乱,这支持了这一观点(马太福音 27:4)。
  3. 恐惧/自我保护-其他人推测犹大可能出于恐惧而背叛了耶稣。犹大可能知道耶稣有强大的敌人。耶稣本人曾说过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马太福音 26:1)。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门徒也会处于危险之中(马太福音 10:22, 24)。犹大可能试图在这种情况发生后重新定位并保护自己免受苦难。如果这是他的算计,那么似乎已经破灭了,因为通过归还钱,大会再次陷入危险并抵消这一潜在利益。然而,由于心烦意乱以至于自杀,也许这并不重要。
  4. 苦涩- 还有人认为,犹大耶稣作为弥赛亚感到失望。也许这是因为犹大开始意识到,放弃世俗财富和野心,换取那些可能感觉不到的物质利益,需要付出当前和苛刻的牺牲。如果是这样,犹大计算了代价,认为不值得。也许,犹大感到苦涩,因为个人已经为一个在他看来是“被动”或“懦弱”的弥赛亚牺牲了这么多,而不是一个表面上决心推翻罗马或急于夺取权力的人。或者,犹大对耶稣在伯尼的圣膏礼上斥责门徒感到苦涩(马太福音 26:6-13),当时犹大抱怨马利亚把昂贵的油浇在耶稣的头上。如果这是他内心合理化的全部或部分,那么在耶稣被捕后,这种合理化就消失了(马太福音 27:4)。

犹大可能因为上述一个或多个原因而背叛了耶稣,也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背叛了耶稣。《圣经》有时会告诉我们别人的内心想法,但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犹大所做的是邪恶的。事情越邪恶,其理由就越不合理、越不理智,以至于逻辑线索开始消失。这是因为邪恶的本质就是扭曲上帝创造的现实。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圣经对犹大的动机保持沉默。这是邪恶的。背叛完全不合逻辑,是道德疯狂的结果。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任何有效或理智的理由可以部分证明犹大背叛基督是正当的。这脱离现实,对犹大来说是彻底的灾难。邪恶总是如此。它总是造成自我伤害,但却被撒旦和世界当作获得最大自我利益的途径。就像伊甸园一样,现在也总是如此:罪(违背上帝的设计行事)导致死亡,服从(按照上帝的设计行事)带来生命。

圣经告诉我们,撒旦进入了犹大的心(路加福音 12:3;约翰福音 6:70;12:26-27)。圣经明确暗示犹大对他的选择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耶稣的警告:出卖人子的人有祸了使徒行传中门徒关于“犹大转身往自己的地方去”(或根据成语:“他所属的地方”)(使徒行传 1:25)的陈述都清楚地表明犹大对他的选择负有责任。

最后的晚餐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1. 耶稣和门徒到达楼上的房间(马可福音 14:17)。
  2. 耶稣为门徒洗脚(约翰福音 13:3-17)。
  3. 耶稣宣布其中一个门徒将会背叛他(约翰福音 13:18-20)。
  4. 家宴正式开始(马太福音 26:20;路加福音 22:14)。
  5. 耶稣宣布他渴望与他们一起吃逾越节晚餐(路加福音 22:15-16)。
  6. 耶稣祝福第一杯酒(路加福音 22:17-18)。
  7. 耶稣掰开饼,并表明自己是无酵饼(马太福音 26:26;马可福音 14:22;路加福音 22:19)。
  8. 耶稣第二次宣布十二门徒中有一人将出卖祂。这让门徒们很不安。耶稣指认犹大是出卖祂的人,但门徒们直到后来才意识到这一点。犹大随后离开去出卖耶稣(马太福音 26:21-25;马可福音 14:17-21;路加福音 22:21-23;约翰福音 13:21-30)。
  9. 耶稣倒了第二杯(或更多杯)酒,并声称自己是逾越节羔羊(马太福音 26:27-28;马可福音 14:23-24;路加福音 22:20)。
  10. 耶稣倒了第三杯(或更多)酒,并说直到他在天国再次与门徒在一起时他才会喝它(马太福音 26:29;马可福音 14:25)。
  11. 门徒们争论谁最伟大(路加福音 22:24)。
  12. 耶稣提醒他们真正的伟大(路加福音 22:25-29)并讨论他的王国(路加福音 22:25-29)。
  13. 耶稣告诉他们他要他们彼此相爱(约翰福音 13:31-35)
  14. 耶稣告诉彼得,他将会否认他(路加福音 22:31-34;约翰福音 13:36-38)。
  15. 耶稣告诉门徒,祂要出去旅行。门徒问祂问题,祂回答他们(约翰福音 14,路加福音 22:35:38)。
  16. 耶稣和门徒唱了一首赞美诗并出发前往橄榄山(马太福音 22:30;马可福音 14:26;路加福音 22:39;约翰福音 14:31)。
???? 26:17-19 ?? ← Prior Section
???? 26:26-29 ?? Next Section →
???? 1:1-5 ?? ← Prior Book
???? 1:1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