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马太福音 27:11-14 含义

关于这一事件的平行福音记载可以在马可福音 15:2-5、路加福音 23:1-5 和约翰福音 18:29-38 中找到。

在描述了犹大因背叛耶稣而产生的悔恨,以及在祭司们拒绝帮助他之后而自杀(马太福音 27:3-5),以及解释了祭司们对归还的血钱的使用如何实现了耶利米书中的可怕预言(马太福音 27:6-10)之后,马太回到了他的主要话题,即对耶稣的迫害。

这段经文简要记述了耶稣民事审判的第一阶段。耶稣民事审判的第一阶段称为“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这段经文描述了彼拉多与耶稣的面谈,以及彼拉多第一次宣告耶稣无罪的后果,马太对此进行了总结。这段经文中发生的事情发生在总督府内外(可能是希律王的宫殿,建在上城西侧的城墙边)。这件事发生在清晨(约翰福音 18:28)(可能在早上 7:00 之前)。根据犹太历法,日期可能是尼散月 15 日-除酵节的第一天。按照罗马人的计算,这一天可能是星期五。

要了解这些事件的时间和顺序,请参阅《圣经》中的“时间线:耶稣的最后 24 小时”。

犹太宗教领袖在一次掩盖的日出审判中匆忙正式判处耶稣因亵渎神明而死刑(马太福音 27:1;马可福音 15:1;路加福音 22:66-71)之后,“他们把他捆绑,解去交给巡抚彼拉多”(马太福音 27:2)。

这标志着耶稣民事审判的开始。正如他的宗教审判分三次进行,他的民事或政治审判也将分三个不同的阶段进行。

耶稣在罗马当局统治下的政治审判分为三个阶段:

  1. 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
    (马太福音 27:1-2,11-14;马可福音 15:1-5;路加福音 23:1-5;约翰福音 18:28-38)
  2. 耶稣在希律安提帕面前觐见
    (路加福音 23:6-12)
  3. 彼拉多的审判
    (马太福音 27:15-26;马可福音 15:6-15;路加福音 23:13-25;约翰福音 18:38-19:16)

当晚早些时候……

这已是一个多事的夜晚。

当犹大向祭司长报告耶稣已认出他是出卖他的凶手,并知道他们要谋杀他的阴谋时,祭司和长老们迅速忙乱起来。他们请求并得到了罗马大队,并派出由犹大带领的圣殿卫兵去寻找和认出耶稣。犹大把他们带到了客西马尼园,耶稣在那里被逮捕(马太福音 26:47-56;马可福音 14:43-51;路加福音 22:47-53;约翰福音 18:1-11),大约在午夜过后。

耶稣立即被带到前大祭司亚那的家里,亚那审问了耶稣,想找出一些证据,在耶稣的初审中控告和定他的罪(约翰福音 18:12-13;19-23)。亚那什么也没找到。这是耶稣所经受的三次宗教审判中的第一次。

与此同时,逾越节之夜(第 28b 节),犹太统治机构公会的祭司长和长老们被召集到现任大祭司该亚法的家中,举行非法夜间审判,发现和/或捏造将判处耶稣死刑的罪状。耶稣从亚那被带到这里后(约翰福音 18:24),他的第二次宗教审判开始了(马太福音 26:57-68;马可福音 14:53-65)。

在许多假证人都无法证实指控之后,该亚法介入。他命令耶稣回答是否是基督,上帝之子。当耶稣回答是的时候,该亚法亵渎地撕碎了他的祭司长袍,表现出虚伪的愤怒,并要求公会立即定罪并判处耶稣有罪。耶稣被定罪。投票结果是一致的,根据犹太法律,这意味着耶稣应该被无罪释放(马可福音 14:64)。然后他们还非法嘲笑和虐待

太阳升起时,由该亚法主持的祭司长和长老们耶稣进行了第三次审判(马太福音 27:1;马可福音 15:1;路加福音 22:66-71)。审判在圣殿内的议事厅进行。他们迅速重现了耶稣在夜间受到的非法审判,审判结果以亵渎罪正式判处死刑。

然而,在罗马统治下,犹太人无权“处死任何人”(约翰福音 18:31)。因此,他们不得不把耶稣带到罗马巡抚彼拉多面前,让接受审判、定罪和处决。

耶稣的头两次宗教审判中,彼得三次否认耶稣(马太福音 26:69-75;马可福音 14:66-71;路加福音 22:54-62;约翰福音 18:15-18;25-27)。在耶稣第三次受审时,犹大对他的背叛感到悔恨,并将银子还给了圣殿里的祭司。当他们拒绝接受银子时,犹大逃跑并上吊自杀(马太福音 27:3-5)。犹大的悔恨和自杀危及了宗教领袖在罗马审判耶稣时对耶稣的指控-(稍后会详细介绍)。

要了解更多关于耶稣的宗教审判,请参阅《圣经说》文章,

耶稣的审判,第 3 部分。耶稣审判的 5 个阶段。”

总督府和彼拉多

如上所述,此事件被称为“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

  • 约翰详细描述了耶稣政治审判第一阶段的开始和中间阶段(约翰福音 18:28-38a),并总结了审判的结束阶段(约翰福音 18:38b)。
  • 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集中讲述第一阶段的中间和结束部分(马太福音 27:11-14 和马可福音 15:1-5)。
  • 路加总结了整个第一阶段(路加福音 23:1-7)。

将四本福音书的记载放在一起阅读,我们就能完整地了解耶稣民事审判这一阶段发生的事情。

约翰将他们带耶稣去的地方称为“衙门”(约翰福音 18:28)。

执政官邸是罗马统治犹大的耶路撒冷总督的住所和办公室。执政官邸位于上城西侧,沿着城墙。里面是一座豪华的堡垒宫殿,由大希律王建造。由于它是在希律王统治期间建造的,执政官邸有时被称为“希律王宫”。它的审判厅建在城墙外侧,有铺砌的庭院和审判席,很可能有顶篷。撰写本评论时(2023 年),可以参观执政官邸。

公元 26 年,彼拉多被提比略·凯撒任命为罗马帝国犹地亚行省总督,任期至公元 36 年。耶稣的审判很可能发生在他任期的中期。犹太人非常讨厌彼拉多。根据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的说法,彼拉多经常通过炫耀罗马的至高无上地位和挑衅犹太人来激怒犹太人(约瑟夫斯。《犹太古史》第十八卷,3.1-2)。

彼拉多也以偏执、血腥和残忍而闻名。例如,在路加福音的其他地方,耶稣讨论了最近发生的一起事件,彼拉多处决了一些加利利人,并将他们的血与祭品混合在一起(路加福音 13:1-2)。后来,在撒玛利亚人抱怨彼拉多在基利心山屠杀他们的信徒后,皇帝将彼拉多召回罗马并解除了他的任命(约瑟夫斯。犹太古史 XVIII. 4.1-2)。

历史表明,本丢·彼拉多并不是一个仁慈或有同情心的人。他具有不安全感、专横跋扈、受人任命的政客的所有特征,并且倾向于使用过度暴力来达到目的。

彼拉多担任罗马的犹地亚总督时,他的主要住所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凯撒利亚镇。尽管耶路撒冷是犹地亚的文化和宗教之都,但凯撒利亚是罗马的首都,其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与罗马快速沟通。但作为总督彼拉多的职责要求他不时访问耶路撒冷。犹太人的逾越节显然是其中一次访问。

犹太人在彼拉多面前控告耶稣

耶稣的民事审判始于犹太人将耶稣从隐蔽的日出审判中带出来,该审判由该亚法在圣殿监督。在那里,因亵渎宗教罪被判处死刑。然后犹太人将耶稣交给总督府的彼拉多,让他在罗马接受民事审判(马太福音 27:1-2;马可福音 15:15;路加福音 22:66-23:1;约翰福音 18:28)。

彼拉多开始民事审判,要求祭司长和长老陈述对耶稣的指控和证据(约翰福音 18:29)。他们的回答令人无法接受(约翰福音 18:30)。他们最初的指控不充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明星证人(犹大)最近上吊自杀(马太福音 27:3-5)。彼拉多似乎准备放弃此案,告诉他们“按照你们自己的律法审判他”(约翰福音 18:31a)。

祭司长们解释说,他们无法审判耶稣,因为罗马不允许他们处死任何人(约翰福音 18:32b)。彼拉多似乎允许他们重新提交他们的案件。此时,祭司长和长老们指控耶稣犯了三件事:

  1. “我们发现这个人误导了我们的民族……”(路加福音 23:2a)
  2. “并且禁止纳税给凯撒…”(路加福音 23:2b)
  3. “并说自己是基督,是君王” (路加福音 23:2c)。

第一项指控是耶稣扰乱了社会秩序,因为他的教义破坏了现状,威胁到了罗马所希望的脆弱的稳定和秩序。根据罪行的严重程度,根据罗马法律,耶稣的刑罚可能是死刑。

他们提出的第二项指控是,耶稣教唆人民通过不纳税来反抗罗马当局。这项指控完全是谎言-参见马太福音 22:15-22。这是一项煽动叛乱的指控,根据罗马法律,可能会被判处死刑。

第三项指控是耶稣挑战凯撒作为犹大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权威。这是叛乱指控,也是最严重的指控。根据罗马法律,叛乱的惩罚是死刑。

彼拉多采访耶稣

这样的指控,尤其是第三项指控,需要罗马总督认真对待。但是,如果没有证人(如耶稣的门徒犹大)作证,彼拉多就必须亲自面见耶稣。四本福音书都记载了这正是接下来所做的(马太福音 27:11;马可福音 15:2;路加福音 23:3;约翰福音 18:33-38)。

马太对这次采访的总结只有一节经文:

耶稣站在总督面前,总督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说:“你说的是。” (第 11 节)

在四本福音书关于彼拉多第一次会见耶稣的记述中,约翰的记述最为详尽。

彼拉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入总督府,传唤耶稣,以便可以在外面等候的控告者之外采访(约翰福音 18:28b;33)。到了那里,谈话似乎集中在三项指控中最严重的一项上-叛乱指控。

马太与马可和路加一样,似乎通过陈述彼拉多的主要问题和耶稣的主要回答来总结这次会谈(马可福音 15:2;路加福音 23:3)。马太明确指出,这次对话发生在耶稣站在总督面前时(第 11a 节)。

总督问他:“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第 11 节上)。

作为此案的法官,彼拉多关心的是耶稣是否因自称是国王并因此试图篡夺凯撒在犹太的政治权力而有罪。

耶稣回答彼拉多的问题,对他说:“你说的是。” (第 11b 节)

从约翰更详细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彼拉多至少两次向耶稣问了同一个问题: “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彼拉多第一次问这个问题是在约翰记述这次采访的开头。

“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约翰福音 18:33)

耶稣通过一个试探性的问题来回答彼拉多,以查明他的话从何而来:“你是自己说这话,还是别人论我说的?”(约翰福音 18:34)。这可能是对观福音书中记载的耶稣回答的一个版本:正如你们所说的

彼拉多以罗马巡抚身份主持审判,质问耶稣:“我又不是犹太人呢?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作了什么呢?”(约翰福音 18:35)

耶稣随后作出相应回应,说不是对罗马的威胁,也没有犯下叛乱罪,因为:他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约翰福音 18:36a)。耶稣为支持他的主张而提供的证据是,耶稣和他的追随者都没有反抗犹太当局或罗马人(约翰福音 18:36b)。

彼拉多第二次问他:

“那么您是国王吗?”
(约翰福音 18:37上)

耶稣似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但他的回答却含糊其辞。

“你说我是王,这话一点不错”(约翰福音 18:37b)。请注意,NASB 95 在耶稣的回答中插入了“一点不错”一词。希腊文中没有这个词。因此,NASB 的翻译是对耶稣回答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合理的,因为耶稣很可能想向彼拉多发出肯定的回应,但解释性翻译掩盖了耶稣的聪明才智,他既向彼拉多发出信号,表明,又没有说任何会构成自证其罪的话,也没有说任何会让犯下对他的指控的话。

再者,约翰记载了耶稣彼拉多的字面回答:“你说我是王”(约翰福音 18:37b),其功能与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的回答相同: “正如你所说的” (马太福音 27:11;马可福音 15:2)。

在约翰福音中,耶稣详细阐述了他的回答:“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翰福音 18:37b)彼拉多反驳道:“真理是什么?”他结束了采访,走出总督府,向等候在外面的祭司长和长老们宣布“无罪”的判决(第 12 节)(约翰福音 18:28, 38)。

彼拉多宣布初步判决

总督走出衙门后,“彼拉多对祭司长和众人说:‘我查不出这人有什么罪来。’” (路加福音 23:4-另见约翰福音 18:38b)

这并不是祭司长基督控告者们所期望的判决或结果。

对于将耶稣带到彼拉多面前的祭司长和长老们来说,这是一个无法接受的结果。他们憎恨耶稣人们相信是弥赛亚,但祭司和长老们无法控制。当在圣殿里清除兑换银钱的人时,他们感到愤怒(马太福音 21:12-16)。当在圣殿里公开教导时回答他们的问题时,他们感到羞辱(马太福音 21:23-23:39)。甚至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前,祭司长们就密谋杀害他,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他们让耶稣继续下去,会让国家背叛他们,罗马会剥夺他们的权力(约翰福音 11:47-57)。

现在知道了他们的阴谋(马太福音 26:21-25),他们非法逮捕了耶稣(马太福音 26:55),判了耶稣有罪(马太福音 26:57-66),还虐待了耶稣(马太福音 26:67-68)。如果彼拉多现在释放耶稣,一旦他们对这位被许多人视为弥赛亚的人犯下的罪行和虐待被揭露,他们很可能会遭到毁灭。祭司长和长老们迫切希望耶稣死。

祭司长和长老们对这一判决愤怒不已。他们向耶稣发出了铺天盖地的严厉指控,愤怒地要求彼拉多重新考虑。

当祭司长和长老控告他的时候,他却不回答(第 12 节)。

马太观察到,当压迫者大声控告耶稣时,耶稣保持沉默,这正应验了以赛亚书第四首仆人之歌中的弥赛亚预言(以赛亚书 52:13-53:12)。

“他被欺压,受苦,
但他却不开口;
像被牵去宰杀的羔羊,
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
所以他没有开口。”
(以赛亚书 53:7)

这个预言预示了弥赛亚在压迫者面前将如何保持沉默,就像羔羊在宰杀和献祭它的祭司面前保持沉默一样。

祭司长和长老们严厉地指控耶稣时,彼拉多也注意到了耶稣的沉默(马可福音 15:3-4)。

彼拉多就对他说:“他们作见证告你这么多的事,你没有听见吗?” (第 13 节)

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耶稣甚至没有回答他的任何指控,所以总督非常惊讶(第 14 节)(另见马可福音 15:5)。

彼拉多耶稣在生命垂危时面对诽谤时所表现出的非凡镇定和沉默感到十分惊讶耶稣正在实践他的教导:“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马太福音 5:39)

也许彼拉多试图让耶稣说些什么,要么让彼拉多改变主意,认为耶稣有罪,这样总督就可以安抚愤怒的祭司和长老们,要么说些什么让指控者感到羞愧,从而给彼拉多一个机会来最终确定耶稣无罪的判决,这样耶稣的指控者就会为败诉而责怪自己,而不是为他们的失败责怪罗马总督。

彼拉多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

作为罗马犹大行省的总督,最终裁决权在彼拉多手中。但局势十分紧张。很明显,犹太人的领袖们,也就是祭司长们,都恨耶稣,迫切希望处死。而且很明显,他们决心只接受这个致命的结果。这不是为了正义,而是为了政治。

彼拉多的职责是维护罗马的法律和维持良好的秩序。一方面,他相信耶稣是无辜的(路加福音 23:4;约翰福音 18:38)。但总督需要祭司长和长老的帮助来控制聚集在耶路撒冷城过逾越节的大批犹太人。

如果该省反对彼拉多,他将失去荣誉、工作,甚至可能失去生命。恐惧和犹豫似乎在彼拉多的心中蔓延和恶化,他试图在罗马法下的正义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取得平衡,他已经根据罗马法宣布耶稣无罪。与此同时,犹太祭司们痴迷于一个目标-杀死耶稣

路加福音描述了耶稣民事审判第一阶段的结束方式(路加福音 23:5-7)。

祭司长和长老们毫不留情,“坚持”要杀死耶稣(路加福音 23:5a)。他们在众多指控中说:“他煽动百姓,在犹太全地传道,从加利利起,直到此处。”(路加福音 23:5)

这句话给了彼拉多一个主意-这个主意可以让免于做出一个决定,因为随着审判的进行,这个决定变得越来越难做。

犹地亚是彼拉多统治的整个罗马行省,加利利是该行省内的一个地区。

彼拉多听说耶稣从加利利开始煽动犹太人民时,总督“问那人是加利利人吗”(路加福音 23:6)。

耶稣在加利利(拿撒勒)长大(马太福音 2:21-23),在加利利的迦百农镇及其周边地区开始并开展他的公共事工(马太福音 4:12-13)。

路加说,当彼拉多得知耶稣“属于希律的权下,就解他到希律那里去。那时希律也在耶路撒冷。”(路加福音 23:7)

彼拉多所说的“希律”是希律安提帕,大希律王(建筑商)的儿子。希律安提帕是罗马加利利地方长官,耶稣就来自这个地区。这就是为什么路加描述了彼拉多的思维过程:耶稣属于希律的管辖范围”(路加福音 23:7)。彼拉多耶稣送到希律那里,让他处理此事。

耶稣送到希律那里,巧妙地将不受欢迎的责备和不必要的责任从罗马总督身上转移开,使他不必在法律下的正义和和平秩序之间做出选择。法律要求释放耶稣因为这个人没有罪(路加福音 23:4;约翰福音 18:38b)。但这样的判决激怒了帮助维持良好秩序的祭司长,这些领导人的反应威胁到内乱。

祭司长和长老们要求处死耶稣。但这样的判决违反了法律,将一个无辜的判处死刑。彼拉多无法既遵守法律又安抚祭司。他必须为了另一方而背叛一方。无论他选择哪一方,他都会受到批评。通过将耶稣送到希律那里,彼拉多(至少暂时)似乎解决了他的困境。这位罗马政治家已经摆脱了必须做出可能受到罗马上级批评的决定的困境。

希律安提帕是彼拉多派来审判耶稣的权威,他是希律的儿子,而希律正是在基督刚诞生时试图处死耶稣的统治者(马太福音 2:16);他也是斩首耶稣表弟施洗者约翰的统治者(马太福音 14:1-12;马可福音 6:14-29;路加福音 9:9)。

至此,耶稣民事审判的第一阶段就结束了。审判即“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马太福音 27:1-2, 11-14;马可福音 15:1-5;路加福音 23:1-7;约翰福音 18:28-38)。

耶稣受审的第二阶段是在希律安提帕的宫廷中进行的。这被称为“耶稣在希律安提帕面前受审”(路加福音 23:8-12)。

???? 27:6-10 ?? ← Prior Section
???? 27:15-16 ?? Next Section →
???? 1:1-5 ?? ← Prior Book
???? 1:1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