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诗篇 12:1-5 中,大卫以八弦琴开始这首感人至深的诗歌。这是大卫的诗。通过为那些将要带领敬拜的人指明方向,他为整首诗篇奠定了神圣的基调。大卫从公元前 1010 年到公元前 970 年统治以色列,他经常写这样的表达来表达他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卓越音乐敬拜的渴望。提到八弦琴突出了那个时代敬拜中所运用的细致艺术,强调了赞美上帝需要既有纪律又要有激情。在古代以色列的社区中,这句开场白会呼吁人们认真注意诗篇的信息,并提醒人们要怀着敬畏之心吟诵这些词句。
这篇诗篇特意注明是大卫的,进一步提醒读者,这些话语出自一位后来成为君王的牧羊人,他深知孤独和王室责任的重担。他经历的冲突和胜利,成为以色列集体敬拜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卫的话语始终超越自我,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寻求主的同在和指引。即使是这些开场白,也预备敬拜者反思上帝坚定不移的看顾,呼召他们预知接下来经文中关于神圣帮助的主题。
大卫借着这开篇标题,强调上帝配得赞美,以及将每一句话、每一段音符都交托给祂的重要性。这句开篇虽然简短,却意义非凡,不容忽视,因为它们彰显了大卫多么致力于确保对上帝的敬拜以井然有序、充满信心的方式进行。大卫保留了这句开篇,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忠实信徒,使他们能够以正直和真诚的虔诚敬拜上帝。
大卫在主要的恳求开始时呼喊: “耶和华啊,求你帮助!因为虔诚人已经不再存在,因为世人中没有虔诚人了。”(第1节)在这发自内心的呼喊中,他观察到他的社会中正直之人极度匮乏。绝望的表情表明大卫感觉到周围的世界已经陷入道德沦丧。他迫切地向耶和华呼求,相信唯有神的介入才能纠正公义的缺失。
这节经文描绘了大卫多么渴望在神的子民中存留对神的真诚敬拜。他既是君王,又是合神心意的人,看到神的忠信摇摇欲坠,他深感悲痛。这反映了千百年来信徒们普遍的渴望,他们渴望神的真理得到高举,并为所居之处敬虔的丧失而哀叹。
此外,这呼求的呼声与圣经中上帝的忠仆哀叹他们那一代人道德境况的祷告产生了共鸣。如同大卫统治时期之后的先知一样,他寻求上帝拯救被罪玷污的群体,预示着弥赛亚带来的最终希望(以赛亚书9:6;约翰福音1:29)。他的恳求证明,每当人类的忠诚消退时,就需要上帝的干预。
大卫继续描述周围的环境,说道: “他们彼此说谎,用谄媚的嘴唇,口是心非的言语” (第2节)。这些话表明了一种欺骗和虚伪的文化。大卫看到的是一个社会,人们用言语不是为了建立或帮助他人,而是为了操纵和陷害。这令人警醒,因为它突显了敬虔个体的缺失如何导致一个被不诚实所污染的环境。
心怀二意表明人们的沟通缺乏真诚。他们表面上奉承谄媚,内心却隐藏着背叛或虚伪的动机。这种行为破坏了邻里之间的信任,侵蚀了社区的道德结构。大卫的哀叹凸显了谎言和奉承对社会造成的毁灭性影响,也揭示了虚伪言论的破坏力。
在更广泛的圣经叙事中,错误的言语被反复警告(箴言6:16-19;雅各书3:5-8)。相反,真理耶稣呼吁祂的追随者,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马太福音5:37),这体现了上帝所期望的正直。大卫在这里的话语,将恶人的欺骗行为与义人应说的诚实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诗人呼吁报应,说道: “愿耶和华剪除一切谄媚的嘴唇,和夸大之舌的舌头” (第3节)。这不仅仅是复仇的恳求,更是对那些用言语压迫或误导他人的人施行正义的强烈渴望。大卫的措辞强烈地强调了说出伤害性言语的严重性。
他没有祈求个人报复,而是祈求上帝约束那些以言语为武器的人。大卫祈求上帝的审判,使自己与上帝的圣洁标准保持一致。恶人的夸张言辞,被描述为“伟大的事” ,其实并非真正伟大,而是自高自大和傲慢的表现,需要在上帝的权威下谦卑下来。
这些经文呼应了圣经的主题:上帝最终会让人们对自己的言语负责,尤其是那些故意伤害他人的言语(马太福音12:36-37)。大卫的紧急呼吁提醒我们,不义的言语会造成伤害,只有主公义的审判才能正确处理。
他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点,点名那些自夸的人,他们曾说:“我们能以舌头得胜,我们的嘴唇是我们自己的,谁能作我们的主呢?” (4节)。这抓住了骄傲之心的本质,他们以为自己无需向权威负责。他们认为自己操纵语言的能力是完全的自主,无需在神或他人面前承担任何责任。
“谁是我们的主人”这句话揭示了有些人多么容易利用言语上的才能来挑战上帝的主权。大卫揭露了这种自夸的心态,并将其作为反叛精神正在运作的警示信号。当人们将自己的话语视为绝对权威时,他们就将自己置于与最高权威-主本身-的对立之中。
历史上,无数统治者和权贵人物都以自己的权势或言论为傲,然而圣经的记载却屡次表明,那些自高自大、凌驾于神之上的人,到了适当的时候,必被降卑(但以理书4:28-37;使徒行传12:21-23)。大卫的反思在此印证了上帝能够击垮骄傲者的傲慢这一原则。
最后,正如大卫所记,主的直接回应响彻云霄: “耶和华说:‘因困苦人的凄惨,和贫穷人的叹息,现在我要兴起,将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稳妥之地。’” (第5节)在这节经文中,上帝回应了压迫。他听到了被压迫者的哭喊,并承诺为他们兴起,扭转那些让他们呻吟的严酷环境。
在这里,我们看到上帝慈悲为怀的护卫者之心。当受苦的人发现自己被不公和谎言吞噬时,主应许要介入。这种介入是圣经中一个持续的主题,后来以更丰富的形式应验,耶稣宣告被掳的得释放,受压制的得救(路加福音4:18)。上帝的子民可以得到安慰,因为知道全能者随时准备保守和保护。
在今天的语境下,这份保证依然意义深远。骄傲的人倚赖奉承和操纵,而上天却垂听着无辜者绝望的呼喊。大卫见证的寓意在于,最终的庇护和拯救来自上帝,祂对痛苦之人的迅速回应,证明了祂对需要帮助之人的不变关怀。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