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篇33篇6-12节写道: “诸天藉耶和华的命令而造,万象藉他口中的气息而出。”(第6节)在这里,诗人宣告万物都是藉着神的命令而产生的。这些话语令人想起神在创世记中彰显的大能,祂仅凭祂的话语就创造了光和物质。这节经文呼召我们认识神那充满活力的大能,祂的气息创造了充满宇宙的浩瀚天体。
强调上帝创造的声音,凸显了祂乐于以秩序和目的塑造天界万物的喜悦。圣经其他章节也强调耶稣基督与创造密切相关(约翰福音1:1-3),提醒我们天上万物皆出于神的旨意。当我们记起创造星辰的那一位,祂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同在时,这神圣的景象应当带给我们安慰和敬畏。
这种认识激发了我们的谦卑。如果上帝仅凭一句话就创造了万物,祂就拥有无限的力量来指引我们的道路。正如祂创造了天上的万象,祂也能为我们的处境带来新的、有意义的事物。这节经文邀请我们承认我们对造物主的依赖,并以敬畏之心敬拜祂。
接下来,祂将海水聚集如堆,将深渊积蓄在库房里(第7节),这揭示了上帝在塑造地球方面的至高主权。在古代近东,海洋常被视为混乱无序,但在这里,海洋却完全处于上帝的权柄之下。即使是浩瀚的海洋,在祂眼中也井然有序,按照祂的旨意聚集或释放。
在圣经的意象中,水可以象征挑战或动荡,但上帝也被描绘成聚集并约束那些原本可能压垮人类的力量。这让人想起祂在出埃及记中分开红海拯救以色列的情景(出埃及记 14:21-22)。那位约束海洋的上帝,也能保护祂的子民免受危险,带领他们渡过难关,走向安全。
诗人承认祂“藏匿深渊”,这向我们保证,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动荡,都无法超越神的掌控。如同粮仓稳妥地储存粮食,神掌管着最强大的力量,使之服务于祂公义的旨意。我们可以安心,因为我们知道,即使有时令人畏惧,每一种苦难都在祂的眷顾之下。
在“全地都要敬畏耶和华,世上所有的居民都要敬畏他” (诗篇11:8)这句经文中,诗人发出了普世的呼召,敦促每个人都去认识上帝的威严。这里的“敬畏”一词包含了深深的敬畏之情,承认上帝是圣洁全能的。诗人的话语呼召所有的人——无论国籍或年龄——都为之惊叹。
当人类心怀敬畏时,便超越了单纯的信仰,进入了敬拜的顺服。这种敬畏之心成为真智慧的起点(箴言 9:10)。这是一种虔诚的姿态,它摒弃傲慢,欣然接受神的指引。诗人邀请世上所有的人,从而拓展了诗篇的意义:神并非地方性的神祇,而是统御万物的至高君王。
在新约圣经中,我们看到耶稣的出现使人们惊叹不已(马可福音 2:12)。创造宇宙的上帝也藉着基督亲近我们。默想此事,便能体会到这节经文所描述的敬畏之情,使我们与历代信徒一同认识到耶和华无与伦比的权柄。
经文继续说道: “祂一说,就有了;祂一命立定” (第9节),强调了神话语的即时性和不可动摇的力量。与会动摇或失效的人类言语不同,祂的命令具有永恒的稳定性。当神说话时,现实会毫不费力地与祂的旨意相符,没有任何阻力或延迟。
神圣言语的这一方面增强了我们对祂应许的信心。如果宇宙仅仅是祂口头命令所创造的,那么每一个应许和预言都建立在同样的根基之上。祂坚定不移的话语构成了万物创造的脊梁,确保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阻碍祂的计划。
从这节经文中,我们认识到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需要依靠上帝坚定不移的权威。即使处境看似岌岌可危,信徒也能在上帝旨意的确定性中找到坚实的立足之地。祂所宣告的永不落空,这一真理在圣经中也有所体现,例如耶稣用一句话平息了风暴(马可福音 4:39)。
诗人接着宣告: “耶和华使列国的计谋无效,使万民的筹算落空” (第10节),这表明上帝对人类事务拥有积极的统治权。尽管国家和政府可能带着强大的计划崛起,但上帝的主权凌驾于他们的策略之上。祂能够推翻任何与祂更伟大计划相悖的宏伟蓝图。
纵观历史,许多帝国都曾密谋扩张霸权,但最终都难逃更强大权威的碾压。这节经文强调,任何人类的谋略都无法凌驾于上帝的旨意之上。即便世上的领袖可能遗忘,这篇诗篇也时刻提醒我们,所有人都要向更高的权威负责。
对我们今天的信徒而言,这一真理带来平安。即便在世界局势看似混乱或充满威胁之时,上帝依然掌管一切。祂既然能否决国家决策,也能巧妙地引导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确信涵盖了从全球动荡到个人挑战的一切,提醒信徒们上帝的智慧超越一切。
相反, “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祂心中的计划世世代代都不变” (第11节)使我们确信上帝旨意的永恒性。人的策略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但造物主的筹算却永远有效。祂的计划不会随着时代的更迭而失效,也不会因环境的变迁而落空。
诗篇作者强调,上帝慈爱的心指引着祂永恒的旨意。这并非一位遥远统治者反复无常的策略,而是一位怜悯君王为祂子民的益处而行事。纵观圣经,我们看到许多例子,例如亚伯拉罕的生平以及后来弥赛亚的降生,都表明上帝所开始的,祂会在漫长的岁月中完成(加拉太书 4:4-5)。
将自己安息在祂的心意之中,就能使我们不至于在短暂的人类计划失败时陷入绝望。祂永恒的指引也帮助我们记住,每一代人都可以信赖祂的带领。那位曾引导古时圣徒的神,如今也必将继续信实地引导祂的子民,直到永远。
最后, “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他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这民是有福的!” (第12节)描述了神圣恩典的美好应许。这祝福首先适用于以色列——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后裔——神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左右拣选了他们,并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的出埃及记中将他们进一步建立为一个国家。然而,这也提醒所有信靠神的人,他们因信而得福。
“蒙福”意味着经历上帝关于福祉和兴盛的恩典之言。这节经文强调了一种盟约关系:凡承认耶和华为上帝的人,都是祂的产业,按照祂的计划,领受丰盛的属灵祝福,也常常包括物质祝福。在新约中,外邦人因信基督而蒙福(罗马书 11:17-18)。
这样蒙拣选的传承并非出于强迫或功德,而是出于神的邀请。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归属于主远不止于部落或民族身份——它意味着我们愿意接受祂为神,并信赖祂持续的眷顾。这份宝贵的特权向我们保证,我们被宇宙之王所认识,并被纳入祂的家中。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