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罪性的争战使保罗痛苦不堪,他渴望解脱,并呼喊: “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24节)保罗将明确地回答这个反问句。那位将他从罪性中释放出来的人就是耶稣。在这里,保罗是在讲述他的人生经历。他已经因信在神面前被称为义(罗马书4:1-3)。现在,保罗想要行在神对他的(美好)计划中,用他的恩赐去爱和服侍他人。但他无法靠自己克服自己的傲慢和自我中心。
保罗渴望从他地上身体里导致死亡的罪性中得到释放(与上帝的团契断开,并承受罪的世俗后果)。在罗马书7:25-8:4中,保罗告诉他的读者,是上帝通过耶稣,将我们从日常生活和日常经历中的罪性中释放出来。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捍卫恩典,但也要澄清恩典并不能免除我们的责任。相反,它提升了我们的责任。既然我们拥有了内在的力量来行义,我们就将对这份奇妙礼物的管理负责(罗马书14:10-12)。
保罗因信耶稣,得以侍奉神,遵行祂的旨意,同时仍在与自己的罪性争战: “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 (25节)。唯有行在耶稣复活的大能中,我们才能胜过旧人。
由此推断,我们必须建立内在思想生活的心智模型。我们内心有一种旧本性/肉体,引导我们远离上帝(美好的)计划;保罗称之为“死亡”(罗马书 6:23a)。我们内心也有上帝的灵,引导我们活在上帝(美好的计划)中,保罗称之为“生命”(罗马书 6:23b)。此外,我们拥有意志,拥有在心中做出选择的能力。我们最大的需要是更新我们的心意,使我们得以改变(罗马书 12:1-2)。
通往我们最大满足的道路在于将我们的视角从视死亡为生命的世俗视角,转向上帝的视角。如此,我们才能看到通往生命的“窄路”(马太福音7:14)。在两条路(窄路和宽路)的比喻中,耶稣教导我们,不要只顾眼前的困难,而要着眼于最终的结果。当我们的思想焕然一新,认识到爱他人、服务他人这条更艰难的道路才是通往生命的真谛时,我们的生命便会焕然一新,我们就能行走在上帝为我们(美好)设计的道路上(公义)。
保罗的最终目标是遵行神的旨意,遵守祂的律法,这体现了祂为我们预备的(美好)计划。但保罗知道,他将与自己的罪性挣扎:一方面,他的心思顺服神的律法;另一方面,他的肉体却顺服罪的律(25节) 。保罗在这里再次强调,他内心正在两条路之间做出选择:
因着神藉着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而赐下的恩典,保罗得以在与内心罪性争战的同时,遵守神的律法。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内心选择顺着圣灵而行。如果没有对耶稣的信心,他就不可能战胜罪性。
在罗马书的这段经文中,保罗用“心思里神的律与肉体里罪的律”来形容旧本性和新本性之间的内在争战。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内心较量。
保罗在写给加拉太人的信中也讨论了信徒的旧本性(肉体)和新本性(圣灵)之间的冲突:
“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敌对,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做的。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以下了。”
(加拉太书 5:16-18)
保罗强调,肉体和圣灵是互相对立的,而相信耶稣的人的灵性部分让他们想要做上帝要求的事情,而肉体却阻止他们做“你喜欢的事情”。
在加拉太书第五章,保罗指出圣灵与肉体的争战有一个特定的结果:“……使你们不能做你们所喜悦的事”(加拉太书5:17b)。“你们所喜悦的事”是我们最深切的渴望,渴望按照上帝为我们设计的计划生活。唯有按照上帝为我们设计的计划生活,我们才能获得满足。然而,由于肉体是我们最主要的主导因素,我们“可能无法做到”我们最深切的渴望。
保罗所倡导的是,我们要被改变,脱离/分别/治死我们的旧人、我们的肉体,并活在圣灵的新样中。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得到满足。这种改变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改变我们的视角,不再将罪视为导致死亡(自我毁灭之路)。我们肉体的本性将罪视为自由(随心所欲)。我们本性将活在罪中视为获益(通常是通过剥削他人)。但剥削他人最终会导致分离、毁灭、损失和暴力。
在罗马书第8章,保罗向罗马的信徒表明,即使我们因着肉体和罪性无法遵守律法,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凭着信心行事,借着基督圣灵的能力,来成全律法。这样,我们就能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感谢上帝!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