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撒迦利亚书 6:1-8 含义

撒迦利亚书6:1-8记载了撒迦利亚的最后一个异象。先知以“现在”这个助词开头,该助词在前一章(撒迦利亚书5:1)中被译为“那时”。旧约圣经在叙事文本中经常使用助词来解释一系列事件(故事的展开方式)。它表明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因此,在撒迦利亚看到一个女人躺在篮子里,象征着邪恶,以及两个女人将篮子运往巴比伦(撒迦利亚书5:5-11)之后,他告诉读者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他说: “现在我又举目观看” (第1节)

举目是一个惯用语,意思是环顾四周(创世记 13:10;18:2)。先知环顾四周意味着他一直专注于前一幕的画面,直到另一个画面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并打断了他的思绪。当先知向新的情节时,看哪,有四辆战车从两座山中间出来(第 1 节)。我们不知道数字代表什么。战车的形象通常代表军事力量。这段经文会告诉我们,这四辆战车代表站在主面前的四个灵。他们是被上帝派来执行他的命令的。

在旧约的大部分历史中,战车(希伯来语为“merkāḇâ”)是由两匹马拉的两轮车辆,设计用于战斗和赛跑中的速度和机动性。它们是移动平台,允许士兵向敌人射出一连串的箭。先知那鸿描述了对血腥之城尼尼微的攻击中轰隆隆的车轮、“奔腾的战马”和“跳跃的战车”(那鸿书 3:2)。同样,先知哈巴谷描述了主用马匹和战车进行的胜利攻击(哈巴谷书 3:8)。

在《撒迦利亚书》中,先知看到四辆战车从两座山之间出现(第 2 节),与一些邻国发动战争。

撒迦利亚将两座山的颜色确定为青铜色(第 1 节)。青铜一词(希伯来语为“neḥōšeṯ”)在旧约中通常是力量的象征。例如,当上帝任命耶利米时,他说:“看哪,我今日使你如坚城,如铁柱,如铜墙,与全地为敌……”(耶利米书 1:18;另见以赛亚书 45:2)。

在撒迦利亚书中,铜山很可能象征着耶和华坚不可摧的力量。简而言之,从铜山之间驶来的战车象征着伟大的战士耶和华从他的“圣所”出发,与他的敌人作战。

接下来,先知告诉听众拉战车的马的颜色:第一辆车是红马第二辆车是黑马,第三辆车是白马,第四辆车是强壮的斑点马(第 3 节)。

在《启示录》中,每种颜色都有其含义。白色代表胜利,红色代表战争和流血,黑色代表饥荒,斑驳代表死亡(启示录 6:1-8)。然而,在《撒迦利亚书》中,我们并没有被告知这种颜色代表什么。

四辆不同颜色的战车的图像引起了撒迦利亚的注意,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对与他说话的天使“我主,这是什么意思?” (第 4 节)。撒迦利亚照例询问,以确保他明白了异象中看到的内容(撒迦利亚书 1:9、19;4:4)。

翻译为“主”的希伯来语头衔在希伯来语文本中是“ʾadhon”。意思是“主人”或“统治者”。它在旧约中出现过 300 多次,用于描述世俗主宰,约 30 次用于描述神圣主宰。约瑟的兄弟们不知道他是谁,称他为“我主”,并称自己为“你的仆人”(创世记 42:10)。然而,有时旧约使用“主”一词来表达礼貌,就像我们的文本中一样(另见创世记 31:35)。

天使毫不犹豫地回答先知说这些(马匹和战车)是天上的四个灵(第 5 节)。翻译为的术语在希伯来语中是“rûaḥ”。它可以表示“呼吸”、“风”或“精神”。它在第二章中以“风”的形式出现(撒迦利亚书 2:6)。在我们的上下文中,它指的是上帝派来在全球执行超自然工作的

推测天上的四灵是天使,是耶和华的使者。他们站在全地之主面前后,就会出去(第 5 节)。这些天上的生灵站在全地之主面前,表明他们的地位和权威很高。

“主”一词在希伯来文中是“ʾadhon”。意思是“主人”或“统治者”。先知在前一节中用它来表达对翻译天使的礼貌(第 4 节)。在这里,天使故意用它来描述耶和华是整个宇宙的主人或统治者。这样做,他提醒撒迦利亚,上帝是万主之他所看到的天使,虽然强大而令人印象深刻,但他们都在耶和华的权威之下,为耶和华服务。

先知撒迦利亚随后描述了战车的行进方向:一匹黑马向北方出发,白马跟在后面(第 6 节)。北方往往是敌人进攻的方向。在耶利米书中,耶和华告诉先知:“必有灾祸从北方发出,临到这地的一切居民”(耶利米书 1:14-15)。

巴比伦地区就是入侵犹大的北方邪恶势力(撒迦利亚书 2:6-7)。尽管巴比伦位于以色列的东边,而不是北边,但它的军队沿着河流向西北行进,结果入侵时从北部进入以色列。他们这样做,而不是试图穿越山脉和……

白马跟随黑马向北(巴比伦)行驶,而斑点马则前往南方(第 6 节),可能指的是埃及。

先知接着对马匹作了一般性陈述。他说,强壮的马匹出去时,它们渴望去巡视大地(第 7 节) 这里显然每个侍奉的灵都被称为强壮的马匹,进一步表明了它们行动的力量和权威。

撒迦利亚把描绘成强壮而热切的;它们急于开始工作。这意味着它们迫不及待地要开始旅程,游遍整个地球。他说,去吧,巡视大地(第 7 节)。代词“他”很可能代表“耶和华” 。撒迦利亚希望他的听众听到上帝口中的命令,上帝拥有一切权威和能力,所以他介绍上帝是说话者。

上帝显然掌控着一切(启示录 19:16)。因此,天使一听到上帝的命令,就去巡视地球。这类似于第 1 章中巡视地球的马匹,发现地球一片和平(撒迦利亚书 1:11)。

然后,耶和华呼唤先知向他透露一个启示。这声音很大,因为耶和华远离了撒迦利亚。当祂召唤先知时,祂说,看哪,那些去北方之地的人,已经在北方之地平息了我的愤怒(第 8 节)。

“平息我的愤怒”这个表达的字面意思是“使我的灵安息”。神的灵安息在巴比伦意味着那些虐待神子民的人将得到正义的审判(撒迦利亚书 1:15)。

撒迦利亚的最后一个异象让读者想起了第一个异象,在第一个异象中,一群骑着不同颜色马匹的天军巡逻队报告说,当时整个地球都处于和平状态。此外,在第一个异象中,翻译天使向撒迦利亚保证,耶和华仍然对外邦国家感到愤怒,但会安慰耶路撒冷并恢复它的命运(撒迦利亚书 1:7-17)。在第 1 章中,地球上一片和平,但上帝对这种情况并不满意,因为他用来惩罚以色列的国家滥用了他们的权威,远远超出了必要的范围(撒迦利亚书 1:15)。

那些被上帝派往北方的灵将代表上帝对恶人施行审判,以平息祂的愤怒。这是因为祂“对那些安逸的国家大为恼怒”,因为他们欺压祂的子民(撒迦利亚书 1:15)。

在撒迦利亚预言的时候,犹大的俘虏巴比伦已经被波斯打败了(撒迦利亚书 1:1)。但上帝提到了“安逸”的“国家”,并将这些国家与巴比伦直接联系起来,说他们“进一步给犹大带来了灾难”,超出了必要的程度。所以这似乎适用于与巴比伦结盟的国家,或者以某种方式参与虐待犹大的国家。

重点似乎是上帝将为他的子民伸张正义。这是上帝与以色列立约承诺的一部分,即当他们因违背他的约而受到诅咒和审判后,上帝将在他们悔改后救赎他们,并对他们敌人施以正义(申命记 32:35-36, 43)。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耶和华是伟大而正义的战士,他与罪恶和邪恶作斗争,恢复他世界的正义与和平。他还执行他的圣约的规定,既包括对不服从的诅咒(申命记 28:15-68),也包括当他们悔改时应许的恢复和正义的实施(申命记 32:35-36,43)。

????? 5:5-11 ?? ← Prior Section
????? 6:9-15 ?? Next Section →
??? 1:1 ?? ← Prior Book
???? 1:1-5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