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王纪上1:15-21开头写道:“于是拔示巴进王的寝宫去见王。那时王已经老迈,书念女子亚比煞侍奉他。”(15节)这里展现了一幅紧急的景象。提到大卫年老体衰,强调了他身体的虚弱;拔示巴前来侍奉,是因为王位继承权岌岌可危。拔示巴是大卫的妻子,所罗门的母亲;历史上,大卫大约在公元前1010年至970年间统治以色列,此时他已步入晚年。亚比煞的故乡书念位于古代以色列北部,靠近耶斯列谷,这体现了大卫王国疆域辽阔。拔示巴的出现,也凸显了王的虚弱,因为她正在照料他的身体。
故事发生在耶路撒冷,这座政治和精神中心是大卫建立王位的地方。耶路撒冷坐落在犹大山脉的高原上,位于地中海和死海之间。拔示巴来到国王的寝宫,既表明这是一个私密的空间,也暗示着事关紧急。这段叙述为拔示巴即将提出的请求埋下了伏笔,这个请求将影响以色列的领导层,并最终与耶稣的家谱息息相关(马太福音 1:6)。
在第16节,我们读到拔示巴俯伏在王面前。王问:“你想要什么?” (第16节)。拔示巴的敬畏之心凸显了大卫尽管年迈,其权威依然为人所认可。她谦卑的姿态也表明她信任大卫的公正和公义,让人想起大卫多年前被拣选为以色列王的情景。
大卫问拔示巴:“你想要什么? ”以此鼓励她畅所欲言,表明国王依然恪守职责。尽管身体虚弱,大卫仍然有能力化解危机。拔示巴在这个关键时刻俯首称臣,因为她必须应对王位继承的威胁,这威胁到之前关于所罗门王位继承的承诺。
接着,她对大卫说:“我主啊,你曾指着耶和华你的神向你的婢女起誓说:‘你的儿子所罗门必接续我作王,坐在我的宝座上。’” (第17节)。拔示巴提醒大卫,他是在耶和华的权柄下所起的誓。这使她的请求建立在属灵和道德的基础之上,而不仅仅是政治层面。呼求神的名意义重大,因为大卫的话语建立在神的保证之上,任何试图破坏所罗门继承王位的行为都是对大卫和耶和华的冒犯。大卫向以色列的众首领宣告,所罗门将是他的继承人。
“在我所有的儿子中(因为耶和华赐给我许多儿子),他拣选了我的儿子所罗门,让他坐在耶和华以色列国的宝座上。他对我说:‘你的儿子所罗门必建造我的殿宇和院宇;因为我拣选他作我的儿子,我必作他的父。’”
(历代志上 28:5-6)
所罗门的登基并非仅仅出于个人野心;它在最终与弥赛亚耶稣(被称为“大卫之子”,见马太福音21:9)联系起来的故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拔示巴对大卫话语的信任,体现了以色列人对待君主制和治理的盟约般的严肃态度。
经文接着记载: “现在,亚多尼雅作王了;我主我王啊,你却不知道。” (第18节)拔示巴透露,大卫的另一个儿子亚多尼雅已经自立为王。这预示着一场危机:如果大卫关于合法继承人的决定没有明确表态,王国将面临分裂或叛乱的风险。亚多尼雅的行为将给拔示巴和所罗门带来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在大卫的承诺没有被公开承认的情况下。
亚多尼雅是大卫的长子之一,他很可能看到了大卫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的机会,企图篡夺王位。亚多尼雅自立为王,无视了大卫对所罗门的誓言。大卫家族内部的这种权力斗争模式,呼应了圣经中关于人的野心与上帝旨意冲突的更广泛主题,提醒读者,即使受到挑战,上帝的应许也永不改变(箴言19:21)。
接下来,第19节告诉我们,他献上了大量的牛、肥畜和羊,并邀请了王的所有儿子、祭司亚比亚他以及元帅约押,却没有邀请你的仆人所罗门(第19节)。这些献祭是盛大的庆祝仪式,很可能是加冕宴的一部分。亚多尼雅将所罗门排除在外,明确表明了他要独占王位的意图。
拔示巴的话揭示了亚多尼雅如何寻求有影响力的政治和宗教人物(约押和亚比亚他)的支持,以此巩固自己的统治。将所罗门排除在宾客名单之外是一种挑衅之举,表明亚多尼雅试图无视大卫的意愿和耶和华至高无上的计划。这种漠视为王室内部冲突的导火索。
随后在第20节,拔示巴恳求大卫说: “我主我王啊,现在以色列全族都注视着你,要告诉他们谁将接续我主我王坐在宝座上。”(第20节)她强调,整个国家都在关注大卫的决定。她的话反映了以色列人的期望,即大卫虽然年迈,却必须公开重申他对所罗门的誓言。以色列人注视着大卫,也与他作为牧羊君王的使命相呼应,他有责任忠实地带领百姓。
以色列领导权交接事关重大,这提醒我们,王国的福祉取决于君王是否坚定不移地遵行耶和华的旨意。拔示巴的恳求十分紧迫,因为若大卫不立即采取行动,亚多尼雅的势力很可能会愈演愈烈。拔示巴强调自己的担忧,提醒大卫,他仍然拥有决定以色列未来走向的权威。
最后,第21节宣告:“不然,我主我王与他列祖同寝之后,我和我儿子所罗门就必被视为罪人。”(第21节)拔示巴的警告凸显了如果亚多尼雅的王位主张不被挑战,她和所罗门将面临的严重危险。“与他列祖同寝”指的是大卫即将去世,一旦大卫去世,拔示巴和所罗门在大卫统治下本可享有的保护也将不复存在。
拔示巴这番令人警醒的话语,揭示了她和她儿子所面临的个人风险。如果大卫不采取行动,在未来亚多尼雅统治的王国里,他们的生命可能会被视为叛国罪。这种紧张局势凸显了上帝在以色列所立的约的实现常常如履薄冰,取决于以色列人的忠诚和顺服,而上帝最终会成就祂的救赎计划(罗马书 8:28)。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