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哥林多后书 11:1-6 含义

在哥林多后书11:1-6,保罗继续为自己的使徒身份进行直接辩护。辩护将在本章22节稍后开始。在保罗展开的开场白中,他揭示了那些与他针锋相对的犹太“权威”正在传扬另一个耶稣不同的福音。他再次表明了他为自己的使徒身份辩护的意图,说道:“我巴不得你们忍耐我这点愚拙,你们实在忍耐了我” (1节)。

愚拙”一词也可译为“愚蠢”或“胡说”。他认为为自己的使徒身份辩护是胡说八道,因为他并非万物的中心;万物的中心是基督(哥林多前书3:5-7,歌罗西书1:18)。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2:11中所说,尽管他与最杰出的使徒们不相上下,“我算不得什么”。稍后,在充分辩护了自己的使徒身份(保罗认为这身份是愚拙的)之后,他会说:

你们一直以为我们在向你们为自己辩护。其实,我们在神面前是凭着基督说话;亲爱的,这一切都是为了造就你们。
(哥林多后书 12:19)

保罗称直接辩护“他只会犯些愚昧的”是警告哥林多人,他所用的论据与他的对手所用的论据相同,都是世俗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基于表象的观点。他这样做,是希望哥林多人能看透他的对手-那些虚伪、自私自利的领袖。

保罗相信哥林多人能够看透他的方法论,明白真理。他说“你们确实忍耐我”这句话,就表达了这种信心。他相信哥林多人会明白他的动机是为了他们: “我为你们起的愤恨,原是神那样的愤恨” (2节上)。

保罗深切关心哥林多人,甚至达到了虔诚嫉妒的程度。

翻译为“我嫉妒”的希腊词是“zeloo”。在哥林多前书14:1中,这个词被翻译为“切切地渴望”。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4中也使用了“zeloo”,在那里他说爱“不嫉妒”。这表明“zeloo”这个词的关键在于它的对象。嫉妒别人是不好的,那是羡慕。但保罗在这里谈到的是,他热切地渴望为哥林多信徒寻求最好的。因此,这是一种敬虔的嫉妒。

希腊语“zeloo”与“zelotes”相关,后者通常译为“热心”。希腊语译本《旧约》在申命记5:9中用这个词来描述上帝,这段经文重复了十诫。敬虔的嫉妒心引导他人行在公义中,从而带来生命。因此,它是一种积极参与并引导他人行在光明中的热情。

换句话说,保罗希望哥林多人对神有神所吩咐的专一敬虔。保罗现在用订婚和婚姻的比喻来阐述他的意思: “因为我曾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 (2节下)。

在那个时代,希伯来人对订婚的理解是,通过两家的协议,双方在法律上必须结婚。订婚后,通常要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圆房,新娘才能作为丈夫的妻子与丈夫同居。

新娘从订婚到圆房,必须保持贞洁。如果新娘不忠,她要么面临死刑(通奸的惩罚),要么被流放。我们在约瑟和马利亚的事例中看到了这一点。当约瑟得知马利亚怀孕时:

“她丈夫约瑟是个义人,不愿意羞辱她,想要暗暗地休她。”
(马太福音 1:19)

玛利亚与约瑟订婚,但在他们婚后圆房之前,因圣灵而怀孕。在天使降临约瑟,确认玛利亚确实无罪之前,约瑟打算“秘密地”把玛利亚送走,大概是为了让她免受羞辱,甚至死亡。

保罗在这里似乎将哥林多人最初信耶稣的情形描述为订婚。保罗就像他们属世的属灵父亲,将哥林多人引到父神面前,父神同意将他们嫁给他的儿子耶稣。因此,他们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哥林多后书5:17)。他们在基督里,是神永远家中的儿女。

保罗在此运用这个比喻,推断婚姻的最终圆满,是在信徒受审时站在基督面前之时。保罗在此似乎用婚姻这个比喻,描绘了我们今生今世的生活,就像从与基督订婚成为祂的新娘,到在下一个时代圆房的这段时间。

保罗用这个词来比喻,他作为属灵的父亲,将你们许配给基督,好叫我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从这个意义上说,成为贞洁的童女,就是成为蒙新郎喜悦的新娘。贞洁的童女不会犯任何淫乱的关系。由此推论,不成为贞洁的童女会带来不良后果。

保罗在写给哥林多人的书信中多次强调基督的审判台。在这些经文中,保罗断言,在今生,也就是订婚期间,纯洁忠信的行为将获得丰厚的奖赏。基督会喜悦。相反,不纯洁的行为将导致亏损:

  • 在哥林多前书 2:9 中,保罗说,上帝想要奖励那些爱他的人的想法是超出我们理解能力的。
  •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3:12-15中说,基督的审判将决定信徒行为的品质。他的火将审判一切行为,那些存留的人将得到奖赏。
  • 在哥林多前书 9:24-27 中,保罗使用了奥运会比赛的比喻,说他打算参加生命的比赛以获得基督的奖赏。
  • 在哥林多后书 5:9-10 中,保罗断言信徒所做的一切都应该取悦上帝,因为所有信徒都将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接受行为的奖赏,无论善恶。
  • 在哥林多后书 9:6-7 中,保罗说,上帝将给予那些在今生播下慷慨种子的人丰厚的回报。

这里的应用是,做一个纯洁的处女,就是不被世俗所玷污。这能讨神的喜悦。与世俗及其情欲交往,就是与世俗犯下属灵的奸淫。这会导致神不喜悦。神不喜悦,就会导致亏损。

耶稣的同父异母弟弟、雅各书的作者雅各也使用了婚姻忠诚的比喻。雅各书是写给信徒的,雅各警告信徒不要过不忠的生活,他说:

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哪,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吗?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
(雅各书 4:4)

雅各和保罗都是犹太人,并且深谙希伯来圣经,因此对旧约中关于婚姻的隐喻应该非常熟悉。在新约中,与世俗交往而失去纯洁的概念,与旧约中与异教文化及其假神交往而受玷污的概念相同。耶利米书3:20、5:7和以赛亚书57:8等经文都用通奸来比喻参与异教活动。在以西结书16章中,上帝将以色列比作与外邦人通奸的任性妻子。

这幅图画描绘的是,属灵之父保罗已将哥林多人许配给基督,因此他们属于基督。保罗表达了他的愿望,希望在审判时,也就是比喻中的婚礼,他将自豪地将他们呈现为纯洁无瑕、未受世俗玷污的人(雅各书1:27)。

然而,身为属灵之父的保罗却对他们属灵的贞洁感到担忧。他担心哥林多人会被欺骗,因与世俗交往而与世俗行径沾染,成为淫妇。他说:“我只怕你们的心或被引诱,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就像蛇用诡计诱惑了夏娃一样” (第3节)。

如果哥林多人受这些反对者的影响,他们就违背了与基督的婚约。他们就像一个不忠的订婚新娘,犯了属灵的奸淫,因为他们的思想会被这些假使徒的错误教导误导(哥林多后书11:13)。

翻译为“诡计”的希腊词在路加福音20:23中被耶稣使用,当时他察觉到犹太人的“诡计”(与“诡计”同词),他们试图用一个关于向罗马纳税的问题来陷害他。撒旦用诡计来陷害和欺骗。

同样,保罗担心那些反对他的假使徒也会效仿,欺骗他的哥林多子民,使他们偏离信心的道路。正因如此,他才愚昧地用世俗的论据来捍卫自己的使徒身份,以击败那些假使徒的诡计。他之所以愚昧地使用世俗的论据,是因为哥林多人缺乏属灵的分辨力。

保罗说,他担心哥林多信徒的心思意念会被误导,偏离对基督单纯而纯洁的敬拜。这节经文再次强调,主要的属灵争战在于这些信徒的心思意念。我们在哥林多后书10:4-5中看到这一点,经文提到要拆毁心中的营垒,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他们对基督的敬拜应当导致对基督的顺服。

保罗强调担心他的属灵儿女被引诱偏离简朴,这表明假使徒们教导的是复杂的道理。这很可能指的是犹太宗教体系的复杂性及其错综复杂的规则。在耶路撒冷会议中,彼得将这复杂的体系称为“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使徒行传15:10)。

“单纯”和“纯洁”这两个词都与基督有关。虔诚地”一词翻译自一个希腊语介词“eis”。“eis”的意思是“进入”、“到”、“到”、“朝向”、“为了”或“在……之中”。 “单纯”“纯洁”都是名词,而非形容词。
所以,单纯纯洁属于基督。这些哥林多信徒是在基督里新造的人(哥林多后书5:17)。假使徒的欺骗会引导他们远离基督,因为基督是充满单纯纯洁的。耶稣是纯洁的,因为他过去和现在都没有罪。这意味着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上帝美好的计划。上帝的计划是单纯的;他创造万物,使万物互相效力,彼此相利。
耶稣总结了上帝美好设计的简单性和纯洁性,他说圣经中的一切可以归结为两条诫命:全心全意爱上帝,爱人如同爱自己(马太福音 22:37-40)。其重点是取悦上帝并服务他人。结果是,万事万物都按照上帝美好的设计运行。

假使徒的欺骗以自我为中心,试图抬高自己并利用他人(哥林多后书11:20)。据推测,他们通过复杂性来破坏上帝美好的设计。

保罗现在批评哥林多人轻信的现象。他刚才举了用诡计引诱夏娃的例子。这指的是创世记3:1-6中引诱夏娃,使她吃了禁果的情节。

他们似乎很容易受骗,很容易接受那些教导与基督福音不同的福音的假使徒:如果有人来传讲另一个耶稣,不是我们所传讲的;或者你们受了一种不同的灵,不是你们所受过的;或者受了一种不同的福音,不是你们所接受过的,你们就能很好地忍受这一切(第 4 节)

“你们如此承受,却不至于如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哥林多人已经欣然接受了他们所听到的虚假信息。他们缺乏辨别力。假使徒来带来欺骗,哥林多人欣然接受。继续被假使徒欺骗,就会导致他们败坏。“你们如此承受,却不至于如此”这句话也可以翻译为“你们已经足够欣然忍受了”。

保罗提到了假使徒所犯的三种具体欺骗行为:

  • 他们传扬另一个我们没有传扬的耶稣
  • 他们引入了一种不同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他们没有通过保罗的事工获得
  • 他们传讲与保罗不同的福音或“好消息”

保罗没有详细阐述另一个耶稣可能是什么,但上下文暗示他和哥林多人都知道假使徒所传讲和教导的内容。虽然保罗没有详细说明所传讲的不同福音,但这很可能就是保罗在写给加拉太人的信中所反驳的不同福音

从保罗写给加拉太人的信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他们所领受的不同福音教导他们,通往义的道路是相信耶稣,并且遵守犹太律法才能获得义。我们从保罗的问题中可以看出这一点:

你们是这样的无知吗?你们既靠圣灵入门,如今还靠肉体成全吗?
(加拉太书 3:3)

我们可以从这节经文中看到,加拉太人的信心是藉着圣灵而来的。但这暗示着他们已经接受了这样的观念:他们的信心是靠着肉体而非属灵的途径得以成全的。我们可以从加拉太书4:21进一步推断,加拉太人已经决定要“在律法之下”,指的是摩西律法。

保罗在信中多次提到,相信割礼能使人称义是徒然的(加拉太书5:2-3, 6, 11, 6:15)。他更强调的是,唯有信心才能使人称义。亚伯拉罕是如此,亚伯拉罕之后的每个人都是如此(加拉太书3:6-7)。

假设哥林多的情况与加拉太的情况相似,那么假使徒们所传扬的另一个耶稣,或许不足以通过信心的实践,使信徒的信心完全。这另一个耶稣不够格,需要律法。我们可以在加拉太书2:17-19中看到这一点。

保罗在那里断言,如果我们作为信徒寻求靠律法称义,我们就会失败,因为我们无法遵守律法(正如使徒彼得在使徒行传15:10中所说,律法是我们不能负的轭)。那么,当我们(不可避免地)失败时,那就意味着耶稣失败了。

但保罗坚称,这很荒谬。问题不在于缺乏耶稣,而在于我们重建律法来为自己辩护,却失败了。答案并非重建一套规则体系,而是彻底拒绝自我辩护,让基督通过我们活出生命(加拉太书 5:20)。基督使我们称义。如果我们因信基督而在神面前称义,就不再需要进一步的称义。并且,唯有行在基督的灵里,我们的信心才得以完全。

要使我们的信心完全,或臻于完美,答案就是顺着圣灵而行。这能使我们不至于顺着肉体而行,因为肉体会导致罪和死亡(加拉太书 5:16)。保罗所指的另一种灵很可能是指一种世俗的灵,它会导致世俗的行为。保罗在加拉太书 5:19-24 中对比了顺着圣灵而行和顺着肉体而行。

在下一章中,保罗会说,他担心第三次探访哥林多人时,会看到一连串的行为:“争竞、嫉妒、恼怒、结党、毁谤、说闲话、傲慢、扰乱”(哥林多后书12:20)。这与他在加拉太书5:19-21中列出的“肉体的行为”类似。这支持了保罗所指的另一种灵,即律法的灵,它会导致肉体的行为。

当保罗谈到对基督虔诚的单纯和纯洁时,他也可能想到了一种欺骗,即认为弥赛亚不是上帝之子,上帝之子为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并且从死里复活:或者你们领受了另一种灵,是你们没有领受过的(第 4b 节)。

正如他在给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中所写的那样,

“所以我告诉你们,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
(哥林多前书 12:3)

不同的精神不会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指向并反映耶稣。同样,不同的福音很可能不以耶稣的受难和十字架的大能为根基,不要求耶稣舍己背负十字架(马太福音16:24),也不按照真正门徒的世界观生活(腓立比书2:5-8)。

保罗继续他的小愚蠢行为,并责备哥林多人,认为他们忍受了这些欺骗,尽管他已经奠定了基督、圣灵和福音的坚实基础:因为我认为自己丝毫不比最著名的使徒差(第 5 节)。

保罗的直接辩护始于哥林多后书11:22。但在这段序言中,他陈述了之后会重复的内容,即没有比他更高的使徒。在这里,他不仅仅是将自己与那些在哥林多四处游荡的假使徒相比。他将自己与最杰出的使徒相比。这包括使徒彼得和十二使徒中的其他成员。

保罗在写给加拉太人的信中记载了这一点。他指出,他的信息和使命直接来自耶稣(加拉太书1:12)。然后,他指出,他被赋予使命,成为外邦人的使徒,就像彼得成为犹太人的使徒一样,使自己拥有与彼得同等的使徒权柄(加拉太书2:7-8)。保罗在加拉太书2:14中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当时他讲述了自己公开斥责彼得的经历。

这也包括保罗在描述最杰出的使徒时所带有的戏谑讽刺。他后来在第13节中将他的对手描述为“假使徒”和“诡诈的工人”。之后在哥林多后书11:20,他提到他们自高自大的特点。因此,他也可能将自己与对手对自己的自高自大进行比较。

保罗在接下来的几节经文中给出了两个主要原因,他认为自己并不比这些所谓的使徒

  • 第 6 节,他会说自己有丰富的知识,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这一点已被哥林多人看到,
  • 第7-9节,他没有接受哥林多人的经济支持,证明他没有谋求私利,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 12:14-18 中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当时他直接为自己辩护,将自己的财务诚信和对哥林多人的关怀与假使徒的剥削和虐待进行了比较。

保罗接下来说道:我的言语虽然拙劣,我的知识却丰富,我们在凡事上已经把这一点向你们显明出来了(第 6 节)

保罗说自己口才不好,并不一定意味着他认为自己在演讲内容上比“假使徒”差,而是指他没有受过希腊文修辞学的训练。他的演讲缺乏说服力。显然,这是他的对手对他提出的指控之一,他们试图让哥林多信徒只看外表,以转移他们对保罗教导真正内容的注意力(哥林多后书10:7,10)。

因此,保罗反驳说,就真福音的知识而言,他并不比任何人差。事实上,我们已经凡事向你们显明了这一点(6节下)。他关于自己知识的主要论据是哥林多人的亲身经历。他的属灵知识应该在凡事上向他们显明“凡事”一词表明,他们曾在许多场合与保罗有过接触,并且广泛地了解他的知识。

在歌罗西书2:2-3中,保罗说“神奥秘的真知识”就是“基督自己,一切智慧知识的宝藏都在他里面藏着”。他在哥林多后书11:10中说:“基督的真理在我心里。” 因此,保罗夸耀的知识最终是在基督里的夸耀。作为希伯来人中的希伯来人,他拥有丰富的基督以外的知识,但与认识基督的经历相比,他认为所有基督以外的知识都是“垃圾”(腓立比书3:5-8)。

保罗在其他书信中声称,基督福音的知识和智慧的奥秘是他直接从上帝那里领受的,并非从书籍或教师等间接来源学来的(加拉太书1:11-12,以弗所书3:2-4)。这也证实了他与最杰出的使徒们处于同一水平,他的教导来自上帝。这与那些旨在为自己谋利的假使徒形成了鲜明对比(哥林多后书11:20)。

保罗已在凡事上,彻底、完全地向你们显明了对基督的认识。因此,因着他对福音的忠心-他直接从基督领受的福音-哥林多人得以完全地见证他使徒职分的品格和正直。

????? 1:1-7 ?? ← Prior Section
????? 1:8-11 ?? Next Section →
????? 1:1 ?? ← Prior Book
????1:1-2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