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彼得后书 2:17-19 中,彼得继续谈到那些误导读者的假教师,称他们是肉体欲望的奴隶。
彼得详细描述了假教师的不道德行径及其对教会的影响后,开始鼓励读者。首先,他描述了这些假教师徒劳无功的生活,说道:“这些假教师是无水的泉源,是狂风催逼的雾气” (第17节)。
正如没有水的泉源毫无用处,风暴带来的雾气毫无用处一样,这些假教师的生活也是毫无用处的,在地球上缺乏意义和目的(犹大书 12)。
假教师在世上的存在不仅缺乏任何持久的意义或目的,而且他们的经历也被描述为墨黑的幽暗是为他们预备的。这种对墨黑的描述可能既指今生,也指来世。在今生,墨黑是盲人所经历的,正如彼得在前一章中描述那些活在罪中的信徒一样(彼得后书 1:9)。
保罗描述他所反对的假教师,认为他们是“给盲人领路的,是黑暗中人的光”,而实际上他们自己就在黑暗中(罗马书 2:19)。
在来世,这漆黑的黑暗可能指的是耶稣在马太福音8:11-12中提到的“外面的黑暗”。在那段经文中,耶稣宣告说,不仅罗马百夫长的信心会得到奖赏,而且许多外邦人也会得到与犹太族长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一样丰厚的奖赏,而许多“天国之子”(信主的犹太人)将被扔进“外面的黑暗”里,这很可能让他的犹太信徒感到震惊。
耶稣描绘的画面是一场晚宴,坐在中间贵宾席的人享有最好的食物和灯光,而地位较低的客人则坐在灯光最外圈。那些在“外面黑暗”的人,甚至没有被邀请参加。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这些假教师,显然在某种程度上滥用了属灵的权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正在失去来世所有的基业和奖赏。
彼得鼓励他的读者,有些人已经脱离了假教师的败坏影响。假教师到处说虚妄的言语(18节),意思是他们大胆宣扬无用的话语。他们用虚妄的言语引诱人(18节),意思是他们试图激起肉体的情欲(约翰一书2:16)。他们也试图用情欲来引诱人,指的是他们引诱人沉溺于性欲(彼得前书4:3,彼得后书2:2, 7,犹大书4)。
然而,有些人即使只是勉强逃脱了。彼得说,有些人勉强逃脱了那些活在错谬中的人(18节)。这意味着教会中有一些受过良好教导的信徒,他们没有陷入假教师的性错误(彼得后书1:4)。
真正讽刺的是,这些假教师向彼得书信的读者们许诺自由,即从律法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彼得前书 2:16)。然而,他们这样做,自己却成了败坏的奴仆,也就是说,他们内心作了私欲的奴隶(彼得后书 1:4)(19节)。成为罪的奴仆,是罪的正常结果(罗马书 6:16)。
彼得现在总结了一条圣经原则,关于人如何在内心成为罪的奴仆。 “ ¸”用来引出他刚才所说的解释,即人被什么制伏,指的是被什么欲望控制,被什么奴役,指的是控制他的欲望,他被奴役,意味着他有义务服从(第19节)。我们基本上只能选择服从谁,这一概念与使徒保罗的观点一致,他断言:
“难道你们不知道,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从的奴仆,以致成义。”
(罗马书 6:16)
信徒可以选择顺从自己的私欲,导致成瘾和各种形式的死亡;也可以选择顺从圣灵的内在见证,引领我们获得自由和生命。上帝已将祂复活的大能赐给信徒,使他们胜过罪恶,但我们仍需选择是否行在这大能中。正如保罗所说:
因为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
(加拉太书 6:8)
永生是神赐给所有相信耶稣之人的礼物(约翰福音3:16)。永生的经历是顺着圣灵撒种之人的奖赏,也就是那些相信神的道路对他们最有利,并选择顺服祂的人。彼得希望他的跟随者避免被这些假教师误导,因为他们会将他们从生命的体验中引入奴役和死亡的泥沼。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