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以理书11:1-4以天使带给但以理的预言作为开端。天使告诉但以理,他来是要将“真理之书上所记载的事”(但以理书10:21)告诉他,这似乎是指天上的预言记录,所有将来的事都已记录下来。
天使告诉但以理: “玛代王大利乌元年,我(天使)起来安慰他,保护他。” (第1节)这表明这位神圣的使者被赋予了使命,要在玛代王大利乌在位的第一年帮助他。
玛代人大流士很可能是波斯人推翻巴比伦(公元前539年)后不久统治的一位统治者的头衔或名字。一些学者认为玛代人大流士可能指的是居鲁士,另一些人则认为大流士只是一位被赋予统治巴比伦城的总督,但以理在被以色列流放期间就居住于此。尽管关于玛代人大流士身份的细节很少,但这节经文提醒我们,即使在最强大的王国中,政治权力也是在上帝至高无上的指引下产生的。
正如但以理在波斯宫廷中侍奉大流士和居鲁士(但以理书6:1-3),他也得到了超自然力量的帮助,影响着幕后的领导人。世俗统治者与灵界力量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凸显了圣经其他章节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以弗所书6:12):看似纯粹的政治事件往往受天界的影响。在告诉但以理这个预言之前,天使描述了天上的冲突,正是这场冲突阻止了他与但以理见面,波斯的邪灵势力阻挠了天使三个星期(但以理书10:13)。
三年来,这位天使一直鼓励并保护着大流士(第1节)。“兴起”一词在某些版本中也可以翻译为“站起来”。值得记住的是,上帝在墙上写下了一条信息,告知伯沙撒,巴比伦帝国已完结,米底亚人和波斯人将接管(但以理书5:26-28)。最终,是上帝允许或促成了人类的统治(罗马书13:1),而这位天使一直是上帝旨意的代表。
在但以理书中,我们看到上帝与这些人类权威的互动。有些人,例如尼布甲尼撒,以谦卑和敬拜回应(但以理书4:37);而另一些人,例如伯沙撒,则违抗上帝,失去了权威。米底亚人大流士回应了上帝将但以理从狮子口中救出一事,他颁布法令,在全国宣告所有人敬畏上帝(但以理书6:26-27)。
这位天使兴起来鼓励和保护大流士,可能在影响他敬畏耶和华上帝方面发挥了作用。但以理也是上帝的忠仆,他为敬拜和敬畏上帝做出了有影响力的见证(但以理书6:10)。正如耶稣后来教导祂的门徒要作盐作光(马太福音5:13-16),但以理的存在和祷告也影响了波斯的统治,为波斯人提供了智慧、道德指引和属灵的稳定。
第一年对大流士的提及,也衔接了从巴比伦到米底亚-波斯统治的历史过渡。但以理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但以理书1:1-2,5:1,31),并继续侍奉,因为他知道上帝最终会安排这些权力的交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对大流士的提及为接下来的宏大预言奠定了基础,最终以天上的应许达到顶峰:无论地上的王国如何兴衰,上帝的子民都将始终是祂计划的核心。
随着天使继续传来的信息,但以理收到了预言: “现在我要告诉你们真情。看哪,波斯又有三位王兴起。第四位王必得着比他们众王都多的财富。”(第2节)
这节经文充满了令人惊叹的细节。历史上,继居鲁士大帝(约公元前559-530年在位)之后,接下来的三位重要的波斯国王分别是坎比西斯(公元前530-522年)、斯梅尔迪斯(又名巴迪亚,公元前522年短暂在位)和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486年)。他们三位都相继登基,反映了这一预言的准确性。圣经以外的记录证实了这些名字和大致的日期,提醒我们圣经与历史记载是如何一致的。
第四位将获得远超他们所有人的财富(第2节),普遍认为是薛西斯一世(公元前486-465年),在圣经中也被称为亚哈随鲁,即《以斯帖记》(以斯帖记1:1)中提到的国王。薛西斯确实拥有巨额财富,这些财富来自先前征服的遗产,并通过重税扩张。古代记载显示,他为他的战役积累了大量资源,尤其是为入侵希腊而积累的资源。
薛西斯一世曾决定煽动整个帝国反抗希腊王国(第2节)。他试图通过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征服希腊,动用了数百艘战舰和一支多国军队。这些希腊-波斯冲突包括一些重要的战役,例如大流士一世时期的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年)和薛西斯时期的温泉关战役(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的入侵虽然最初取得了成功,但最终未能使希腊人永久臣服。尽管薛西斯拥有巨额财富,却无法阻止波斯统治地位的衰落,这预示着一个新的世界强国的崛起。
除了政治戏剧之外,这节经文还表明上帝掌控着帝国的兴衰:波斯对希腊的侵略为希腊未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圣经经常强调,世俗的权力转瞬即逝,在上帝的救赎计划面前处于次要地位(诗篇75:6-7)。正如但以理所见证的,整个王朝的兴衰都在上帝的监督下进行。薛西斯的财富虽然引发了与希腊的冲突,但也为后来亚历山大大帝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天使在波斯强盛之后解释说: “必有一位大力的王兴起,他必掌大权,任意而行” (第3节)。这位大力的王通常被认为是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彻底击败了波斯,迅速终结了其作为霸主的统治地位。他从希腊横跨小亚细亚,深入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其他地区,征服速度之快,令古代历史学家惊叹于他的军队势不可挡。他以强大的权力统治,在25岁时就建立了古代世界最大的帝国之一。
亚历山大的历史年表(公元前356-323年)表明,他为所欲为(第3节),其程度之深远,是大多数统治者都无法比拟的。亚历山大年轻时师从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深谙希腊文化,并将希腊文化的影响传播到他征服的每一片土地。希腊文化的传播涵盖了新的建筑形式、学术和宗教习俗。然而,尽管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统治却很短暂。他32岁时意外去世,从很多方面来看,他的突然离世都印证了圣经反复强调的真理:如果没有上帝之手的扶持,人类的统治最终将是脆弱的(雅各书4:13-14)。
另一个属灵的应用由此浮现:亚历山大的一生凸显了人类的才华与世俗王国的无常之间的张力。耶稣基督,真正的万王之王(启示录19:16),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亚历山大一时随心所欲,而耶稣则体现了对天父的完全顺服(约翰福音6:38)。亚历山大的王国在他死后四分五裂,而耶稣的统治则邀请信徒进入一个永不败坏的永恒国度(但以理书2:44)。
但以理随后听到预言,他一旦兴起,他的王国就会分裂,瓜分四方(第4节)。这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发生的事情直接相关。他庞大的帝国没有传给任何血统继承人,而是被他的将军们-通常被称为继业者-瓜分,他们为了争夺领土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争斗。亚历山大帝国的四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托勒密王朝的埃及(南部)、塞琉古王朝的叙利亚(北部)、利西马科斯统治的小亚细亚,以及卡山德统治的马其顿和希腊。历史-以及但以理的话语-告诉我们,没有哪位领袖能够再拥有亚历山大那样的统治权。
圣经强调了这一点,尽管并非针对他自己的后代(第4节),指出亚历山大的幼子以及其他潜在的继承人,都不会继承他父亲的王国。事实上,亚历山大的儿子长到14岁后,却很快被暗杀,唯恐他威胁到继业者的权威。这一悲剧细节凸显了后亚历山大时代的暴力权力斗争。这些将军发动了无休止的战争、结盟和背叛,表明人类的野心往往会导致动荡和流血(雅各书3:16)。在这些王国中,叙利亚的塞琉古王朝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对以色列的未来影响尤为深远,正如但以理书11章后面的经文所详述的那样。
“他的主权将被连根拔起,并赐给他们以外的人” (第4节)这句话重申了上帝对人类历史的主权。亚历山大的帝国虽然实现了上帝对世界强权更迭的计划,但随着他的崛起,帝国也随之瓦解。权力的正常交接是从国王到王子,从父亲到儿子。但人类的王国充满暴力和混乱。亚历山大的继承人中没有一个拥有任何权力;他的主权像树一样被连根拔起。它的根基和建立随着亚历山大的去世而终结。
亚历山大征服的辽阔疆土被割裂,除了他的子孙之外,还被赐予他人。如此迅速的变化,展现了短暂的地上王国与主永恒统治之间的对比。先知的异象将表明,即使在权力更迭的剧烈时期,上帝的最终旨意依然坚定不移,并将最终成就基督永恒的国度(彼得后书1:11)。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