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翻开以斯拉记3:10-13,读到:“匠人立了耶和华殿的根基,祭司都穿着礼服,拿着号;亚萨的子孙利未人也敲钹,都站立,赞美耶和华,正如以色列王大卫所吩咐的(第10节)。这一刻标志着以色列人从被掳之地归回后,第一阶段重建工程的完成。以色列王大卫在位约公元前1010-970年,他早已制定了关于利未人和祭司应如何进行赞美和敬拜的指示。经文提到亚萨的子孙利未人,强调了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敬拜传统的延续性。以色列,这片应许赐给亚伯拉罕后裔的土地,位于古代近东,濒临地中海,横跨一个拥有丰富圣经历史的地区。
用号角和钹齐聚一堂,彰显了集体敬拜在以色列历史上的重要性。号角声常常预示着战争或庆典等重要事件,而钹声则为赞美增添了喜乐和响亮的音质。领袖们遵循大卫王制定的准则,确保他们的敬拜符合根深蒂固的传统,并尊重上帝与祂选民之间长期的圣约关系。
在这里,我们瞥见敬拜并非仅仅是私人的事,而是集体表达敬畏和感恩的方式。所有参与者的心、乐器和声音合一,共同颂扬上帝的信实,这与后来圣经中类似的心态相符,例如新约中信徒赞美上帝的拯救和救赎(参见路加福音1:68)。
然后我们看到他们如何回应上帝的恩惠:他们唱诗赞美称谢耶和华,说:“耶和华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与以色列同在。” 众民因耶和华殿的根基立定,就大声欢呼赞美耶和华(11节)。他们歌唱的宣告,令人想起上帝永恒的慈爱,这主题贯穿圣经始终。上帝的慈爱-他满有恩典的怜悯-被视为恒久坚定,是支撑以色列人度过被掳和回归的保证。
奠基的意义远不止砖瓦灰泥;它代表着属灵委身的更新。许多以色列人被巴比伦掳去后,带着新的渴慕归回,渴望上帝在他们中间的居所得以重建。歌颂赞美,宣告上帝永恒的良善,公开见证他们承认上帝是他们民族身份的核心。
在热烈的赞美中,人们也展现了感恩的力量。尽管他们在流放中饱受苦难,但他们对上帝本性的信靠,激发了这场集体的庆祝。这展现了敬拜如何将焦点从个人境遇转移到主坚定不移的品格,也反映了几个世纪后信徒聚会中明显的敬拜习俗(参见希伯来书10:25)。
这段叙述强调了这一场合的感人层面:然而,许多祭司、利未人、族长,以及那些曾见过第一座圣殿的老年人,在亲眼看见这殿的根基立定的时候,都放声大哭,也有许多人欢呼雀跃(第12节)。那些目睹所罗门圣殿昔日辉煌的人,不禁回想起以色列的黄金时代。所罗门在位时期约为公元前970年至930年,他监督建造了耶路撒冷的第一座圣殿。
这节经文中层层递进的情感,既展现了对逝去之物的哀伤,也展现了对正在重建的喜悦。老一辈对昔日圣殿的记忆,或许既放大了他们的悲伤,也加深了他们的希望。他们认识到上帝在数十年的国家动荡中始终信实,而年轻一代的热情呐喊则象征着新的开始。这种哭泣与庆祝的交织,展现了群体信仰体验的复杂性。
圣经通过这些反应,表明上帝欢迎人们在敬拜中表达各种情感。年长的祭司、利未人和其他领袖为过去的事感到悲痛,而年轻的群体则为新的开始而欢欣-他们都表达了真诚归向上帝的心意。
经文总结道: “甚至百姓无法分辨欢呼声和哭泣声,因为百姓大声呼喊,声音听得很远” (第13节)。泪水和欢庆声汇聚成一片,汇聚成一片激动人心的呐喊。即使远在天涯,旁观者也能清楚地看到,耶路撒冷的中心正在发生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这哭喜交织的声音,彰显了信徒如何在经历过去损失的悲伤的同时,经历更新和医治。耶路撒冷的新根基预示着弥赛亚的最终降临,他将在祂的子民中建立一座更伟大的属灵圣殿(参见约翰福音2:19-21)。在那一刻,归回的被掳者正在塑造一个集体身份,这个身份是由上帝永恒同在的应许所塑造的。
欢呼声与回忆的泪水交织在一起,这一幕预示着上帝复兴之工的持续进行。以色列的过去虽然充满毁灭和流放,但主信实的旨意从未停止,这一事实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当人们抓住希望时,他们向周围的国家见证,以色列的上帝确实活着,并祝福着祂的圣约子民。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