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以赛亚书 7:3-9 中,耶和华派遣先知以赛亚去安慰和安慰处于恐惧和绝望中的亚哈斯王。
犹大王亚哈斯心生恐惧,因为他的敌人亚兰王(叙利亚)利汛和以色列王比加联合起来对抗他,并给他的王国带来了两次毁灭性的打击。
更糟糕的是,亚兰军队与以色列军队在犹大边境对面的撒马利亚扎营。他们的目标是亚哈斯王国的心脏和首都-耶路撒冷城。
当亚哈斯和他的人民听到这些报告时,他们的心沉了下去,“他们被风吹倒,如同林中的树被风摇动一样”(以赛亚书 7:2b)。
此刻,耶路撒冷仍然屹立不倒(以赛亚书 7:1),但如果没有奇迹般的干预,犹大被敌人彻底摧毁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耶和华对以赛亚说:“你和你的儿子施亚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沟头,在通往漂布田的大路上,迎接亚哈斯(v3)。
以赛亚是耶和华的先知,也是以赛亚书的作者。当时,以赛亚奉上帝的命令去见亚哈斯,以便他能传达耶和华的信息。
“出去”这个表达表明以赛亚将在耶路撒冷城墙外与亚哈斯会面。
事实上,以赛亚受命不是在宫殿或寺庙里会见亚哈斯王,而是在户外-在通往漂布田的公路上,上池的水管尽头。
这个位置很重要。
上池水渠的尽头可能指的是古代耶路撒冷供水系统的一个战略要地。这条水渠指的是一条人工修建的水道,将水引到耶路撒冷的上部。水渠的尽头很可能指的是基训泉(耶路撒冷的主要水源)的水被收集并引到城里的地方。
它位于通往漂布田的大路上,这进一步表明会面地点位于耶路撒冷城墙外。亚哈斯王之所以来到上池水渠的尽头,可能是为了检查城里的水源,为即将到来的围城做准备。
犹大王似乎亲自负责监督和保卫耶路撒冷的防御。以赛亚奉命在那里与他会面,表明耶和华并非对亚哈斯的焦虑漠不关心,也并非漠不关心。他差遣先知前往亚哈斯所在的地方-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情感上-与他会面,然后传达他的信息。
或许,耶和华的命令中更值得注意的是,以赛亚被告知要带上他的小儿子施亚雅述-你和你的儿子要出去迎接亚哈斯。
人们认为以赛亚的儿子还很年轻,是因为以赛亚书 7:16 中描述他还不知道“足以拒绝邪恶,选择善良”。
在军事调查现场,一个可能只有两三岁的小孩的出现,着实令人震惊。通常情况下,紧急的军事检查现场,是不适合孩子出现的。
然而,在亚哈斯及其人民的恐惧之中,以赛亚的小儿子却活生生地象征着纯真与希望,在笼罩全城的战争阴影下闪耀着光芒。他的出现很可能是为了默默地强化以赛亚要传达给亚哈斯的预言-耶和华没有抛弃祂的圣约子民。
以赛亚儿子的名字-施亚雅述-进一步强调了这一保证。
在希伯来语中,施亚雅述的意思是“余民必归回”。施亚雅述默默无言,却活生生地提醒着我们审判与盼望。即使毁灭可能降临,犹大也不会被毁灭。上帝会保守忠信的余民。
施亚雅述的出现和名字,向亚哈斯预示了上帝的慈悲旨意。以赛亚尚未开口,耶和华就已借着这孩子的出现和名字,开始说话。
对他说:‘你要谨慎镇定,不要因亚兰王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这两个冒烟的火把头所发的烈怒而惧怕,也不要心灰意冷(第 4 节)。
耶和华让以赛亚在水池上端对亚哈斯说的话是这样开头的:要小心,要冷静,不要害怕,也不要胆怯。
耶和华以安慰的话语开始祂的信息。这温柔的开场,如同神圣的呼唤,在恐慌和恐惧中保持镇定。这些话语以刻意的平静和坚定的安慰,直面亚哈斯内心的崩溃。 “小心-保持冷静-不要害怕-不要灰心”的每一个字眼,都经过深思熟虑,意义深远。这些话语仿佛上帝在施加稳定的压力,以扶持一颗濒临崩溃的心。
耶和华没有仓促下达军事战略或政治联盟的命令,而是首先关注国王的情绪和灵性状态。这不是责备,而是牧养,邀请亚哈斯重新站稳脚跟,不再惧怕,仰望上帝的信实。
尽管他和他的王国遭受了可怕的灾难,并且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但亚哈斯之所以能够保持谨慎和冷静,无所畏惧,不灰心,是因为犹大的生存并不依赖于他的努力。
犹大的生存取决于上帝的力量,他不会让大卫之家倾覆(撒母耳记下 7:16)。
耶和华安慰亚哈斯之后,通过祂的先知以赛亚,承认了亚哈斯王如今面临的危险处境。亚哈斯和他的人民心中战兢,担心即将遭到两支军队的攻击。耶和华从他们有限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局势。如今,上帝赐予了他们绝对的视角,这视角将带来希望。
耶和华嘲笑这两支军队的力量,如同两根冒烟的火把头。上帝的话语将这两支军队的狂怒比作两根燃尽的火把,在熄灭前冒出最后一缕轻烟。亚哈斯的力量已耗尽,即将消亡,因此他无需胆怯或惧怕他们。
耶和华如此评价亚哈斯的敌人:你们或许因他们的怒气而惊恐,但我却不信。他们的怒火渐渐消散了。
然后上帝说出了亚哈斯的敌人的名字,并指出两根冒烟的火把头分别是亚兰王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即以色列王比加 (以赛亚书 7:1)。
亚哈斯不会因他们的烈怒而胆怯。与耶和华的大能相比,利汛和比加的烈怒根本微不足道。
请注意,以赛亚没有称呼比加为以色列王,而是称他为利玛利的儿子。这种轻视是故意的,目的是贬低比加的地位。利玛利的儿子比加并非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权力。他只是国王的一名官员,通过暗杀他本应侍奉的领袖篡夺了王位(列王纪下15:25)。在耶和华给亚哈斯王的信息中,以赛亚贬低比加为某人的儿子。因为比加不是合法或永久的统治者,以赛亚拒绝承认这个利玛利之子偷来的头衔。
另一方面,亚哈斯是大卫的儿子。这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因为上帝与大卫立约时曾应许过他(撒母耳记下7:8-16)。
随后,耶和华从亚哈斯的角度承认了这一情况,并解决了他痛苦的原因。
因为亚兰、以法莲和利玛利的儿子设计害你,说… (第 5 节)。
亚兰是利汛王的国度。亚兰国是叙利亚,位于以色列东北部。利汛曾率领亚兰军队攻打犹大王亚哈斯。
以法莲是约瑟的两个儿子之一(创世记 41:52、48:5),也是约瑟后裔之一部落的名字来源(民数记 1:32-33)。
在此语境中,以法莲被用作以色列王国(从犹大分裂出来后)的代名词。统一的君主制分裂为两个王国后,以法莲是北方王国的主要支派。耶罗波安一世是继所罗门之后北方王国的首位统治者,他来自以法莲支派(列王纪上11:26)。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法莲成为整个北方王国的简称或象征性名称,尤其是在预言文献中(耶利米书31:20,以西结书37:16,何西阿书4:17,撒迦利亚书9:10)。
利玛利(比加)的儿子是以色列以法莲的领袖,他也曾计划对犹大王亚哈斯实施邪恶的计划。
耶和华揭露了利汛和比加对付亚哈斯王和犹大的邪恶计划。他告诉亚哈斯敌人的计划:
“让我们上去攻击犹大,恐吓它,攻破它的城墙,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儿子为王” (第 6 节)。
侵略者意图散播恐惧,制造混乱,并推翻合法权威。他们的计划是:
圣经其他地方似乎没有提到他比勒的儿子。他可能是亚兰的一位领主或官员。利汛和比加想立他登上犹大王位,取代耶和华立的亚哈斯王,因为他是大卫之子。
耶和华贬低了他的重要性,就像祂对待利玛利的儿子一样,拒绝提及他的名字。他只是他比勒的儿子。利玛利和他比勒都是无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儿子也是如此。亚哈斯是一位举足轻重人物的儿子。亚哈斯是大卫的儿子,上帝曾向他许下不可违背的应许。
利汛和比加的邪恶计划是蓄意推翻大卫的血统。他们的目标是用自己挑选的人取代上帝所拣选的统治者。他们妄图篡夺上帝的王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他们的阴谋是邪恶的野心,注定要失败。天上早已注定了他们的失败。
在从天堂和亚哈斯王的角度描述了情况之后,耶和华告诉亚哈斯他的敌人和他们针对他的邪恶计划将会发生什么。
主耶和华如此说:“这事必不成立,也必不成就(第 7 节)。
为了强调这一预言的确定性,以赛亚在前面加上了“主耶和华如此说”。在希伯来语中, “主耶和华”这个称号源于“Adonai Yahweh”(阿多奈·雅威)。
“Adonai”的意思是“主”或“主人”。它描述了上帝作为宇宙统治者的角色。利汛可能是亚兰王。利玛利的儿子可能是以法莲王。亚哈斯是犹大王。但主耶和华才是天地万物的至高统治者。
“耶和华”是上帝的立约名,源自当摩西在燃烧的荆棘丛中问以色列人是谁差遣他时,他应该告诉他们什么名字时,上帝对摩西的回答:“我是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记 3:13-14)。
作为宇宙的最高统治者,主上帝决定什么将要发生,什么将不会发生(约伯记 42:2,以赛亚书 46:10,耶利米哀歌 3:37,但以理书 4:35)。
主耶和华向亚哈斯王保证,敌人针对他的阴谋不会得逞,也不会实现。主耶和华向亚哈斯王保证,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不会上来攻击犹大……也不会在犹大立他比勒的儿子为王。
相反,大卫之家和主上帝的约的承诺将会屹立不倒。
大卫之家不会倒塌,而是其敌人的房子会倒塌。
主神再次强调了这个令人安心的真理:
主不允许它存在。
然后,耶和华开始描述他允许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统治的界限-这包括他们的地理界限和他们剩下的统治时间:
因为亚兰的首领是大马士革,大马士革的首领是利汛(再过 65 年,以法莲必被摧毁,不再是一个民族),以法莲的首领是撒玛利亚,撒玛利亚的首领是利玛利的儿子(第 8-9 节上)。
耶和华以诗意的方式指出犹大敌人的局限性,从而剥去了他们力量的幻象。
亚兰有首都-大马士革,也有国王-利汛。但亚兰的权势也仅限于此。同样,以法莲(以色列北部王国)的首都名为撒玛利亚,而撒玛利亚的统治者也不过是利玛利的儿子。而以法莲的权势也仅限于此。
撒马利亚是北国以色列的首都。由于其显赫的地位,有时整个王国都被称为撒马利亚。甚至到了公元一世纪,这片地区仍被称为撒马利亚,其居民也被称为撒马利亚人。
请再次留意,主耶和华是如何嘲笑这位篡位的以法莲王的,因为他没有提到他的名字(比加)。他只被称为利玛利的儿子。他是私生子,无常,不像亚哈斯,他是大卫的子孙,他的家将永远长存(撒母耳记下7:16)。
在耶和华对亚兰和以法莲小范围的诗意定义中,有一句预言:(再过65年,以法莲就会被摧毁,不再是一个民族) 。
这个非凡的预言既是《以赛亚书》预言的一部分,也是其古代文本的一部分-并非后加。NASB-95 译者在其周围加上括号,是为了表明它如何打断了周围预言的诗意流畅。括号表明,它只是插入以下对称性之间的旁注:亚兰的首领是大马士革,大马士革的首领是利汛……以法莲的首领是撒玛利亚,撒玛利亚的首领是利玛利的儿子。
这句预言令人瞩目。它准确地预言了再过65年,以色列北方王国(以法莲)将会崩溃,不再被视为或被认可为一个国家或一个独特的民族。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征服,其人民被掳(列王纪下17:6)。有人认为亚哈斯的独一统治始于公元前735年左右,这意味着这句预言实际上是在预言发出十三年后应验的。但上帝的先知仅仅说,再过65年,北方王国将会覆灭。
当时,以法莲和亚兰似乎即将以他比勒的儿子取代亚哈斯王和大卫家。但主耶和华在此宣告,以赛亚也预言,以法莲王和利玛利私生子不仅会被取代-以法莲作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也将不复存在。
在下一章中,以赛亚详细准确地预言了更大的亚述王国将如何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一样冲走并摧毁阿兰和以色列(撒马利亚)(以赛亚书 8:1-8)。
以赛亚的预言最后对亚哈斯和他的追随者发出了警告:
如果你不相信,你肯定不会坚持下去(第 9b 节)。
这是亚哈斯信靠耶和华并与祂认同的机会。如果亚哈斯不信靠耶和华,他就会像利汛、比加和他比勒的儿子一样。他不会长久,也不会像那些人一样平凡无奇,被人遗忘。
上帝没有明确说明如果亚哈斯在这场试炼中相信祂,他会有什么遭遇,但暗示他会坚持下去。这很可能意味着亚哈斯的名字将会变得伟大,并流芳百世。换句话说,亚哈斯的名字或许会像大卫的名字一样流芳百世,但前提是他相信耶和华传达的信息。
请注意,大卫家和大卫之约的应许并不取决于亚哈斯的信仰。耶和华已决定拯救亚哈斯和大卫家,因为他的应许-无论亚哈斯相信什么。但如果亚哈斯的名声要流芳百世并成为伟人,那么这就要取决于他是否相信上帝的话语。
亚哈斯王和希西家王
亚哈斯王和他的儿子希西家王(列王纪下18:1,历代志下29:1)虽然相隔一代,但在犹大统治期间,他们面临着相似的境遇。两位国王都面临着血腥的入侵,威胁着他们的王国的终结。两位国王都得到了明确的邀请,要在危难时刻信靠耶和华。在每一次的例子中,上帝的邀请都通过先知以赛亚作为祂的使者传达。
这篇注释已经解释了亚哈斯在敌人攻击他时所面临的危险,以及耶和华邀请他信靠祂。这里要概括希西家王在位期间所经历的致命境遇。
希西家在位期间,亚述王西拿基立入侵犹大,攻占了许多坚固城(列王纪下18:13)。亚述(当时的世界霸权)围攻耶路撒冷,并通过使者嘲讽以色列的上帝(列王纪下18:17-35,以赛亚书36),希西家面临着巨大的劣势。西拿基立的发言人拉伯沙基公开嘲讽希西家,并敦促人民不要信靠耶和华或他们的国王。
与他的父亲亚哈斯(列王纪下 16:2-4, 历代志下 28:1-4) 不同,希西家追随耶和华 (列王纪下 18:3-6, 历代志下 29:2)。
希西家因此转向先知以赛亚(列王纪下19:1-2)。他在神面前谦卑自己,在圣殿里祷告,寻求神的拯救(列王纪下19:14-19)。耶和华通过以赛亚,用安慰的信息回应他,应许西拿基立不会进城,也不会在那里射箭(列王纪下19:32-34;以赛亚书37:33-35)。
那天晚上,耶和华的天使击杀了 185,000 名亚述士兵(列王纪下 19:35),通过神的干预拯救了耶路撒冷-正如上帝所承诺的那样。
比较他们的情况,我们发现以下相似之处:
这些相似之处表明,上帝始终如一地邀请祂的圣约君王在危机中信靠祂。然而,希西家王以谦卑和信心回应,而亚哈斯王却硬着心肠,拒绝相信。
亚哈斯王与福音
耶和华对亚哈斯王作为大卫后裔的保护,如同神对那些已领受 永生之恩赐之人的应许和机会。亚哈斯作为大卫家的一员,所得到的保护是无条件的。
永生的礼物白白赐予所有相信耶稣是神,并相信祂的生、死和复活有能力拯救他们的人(约翰福音 3:14-16,哥林多前书 15:1-4)。那些领受永生礼物的人成为耶稣之家的一份子,属于神永恒的家庭(约翰福音 1:12-13)。他们的罪孽得到赦免(歌罗西书 1:20,2:13-14)。并且,通过耶稣的复活,他们将永远与神同在(约翰福音 11:25)。没有什么可以改变或更改这些无条件的礼物(约翰福音 10:28),因为它们基于神的应许,而非信徒的行为或未来的选择。
正如使徒保罗告诉提摩太:“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摩太后书2:13)无论行为如何,耶稣的信徒作为他“家”的成员,都受到保护。
以赛亚对亚哈斯说: “你们若不信,必不能长久。”这与永生的奖赏类似。永生的奖赏是活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的蒙福经历(哥林多后书5:17)。这莫大的祝福来自成为得胜者,为耶稣作忠心的见证(启示录1:3,3:21)。亚哈斯若信主,本可以成为犹大诸王中的伟人。同样,那些领受永生恩赐的人,若渴望在天国中居首位,就必须赢得永生的奖赏(哥林多前书9:24)。
生命的奖赏或冠冕是为那些忠实追随上帝并通过信仰克服困境的人保留的-相信他的承诺并依靠他的力量。
赢得奖赏的条件是凭着信心行事。正如保罗告诉提摩太:“我们若能忍耐,就必和他一同作王;我们若不认他,他也必不认我们。”(提摩太后书 2:12)
耶稣也说过类似的话:
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他同坐一般。
(启示录 3:21)
“凡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自己的荣耀里,并天父与圣天使的荣耀里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
(路加福音 9:26)
路加福音 9:26 和提摩太后书 2:14b 就像主对亚哈斯说的话:你若不信,必不能长久。
但是,主给亚哈斯的信息中隐含的伟大承诺在耶稣的话中也明确表达出来:
“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许多倍,并且承受永生。”
(马太福音 19:29)
我们将在以赛亚书第七章的注释中看到,亚哈斯并不相信上帝,正如我们在列王纪下和历代志下中读到亚哈斯的统治一样。大卫王朝延续下来,但他的名字却没有流传很久,他是一位很容易被遗忘的国王。
我们不要像亚哈斯,而要像耶稣:
“…我们既脱离一切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
(希伯来书 12:1b-2)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