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利米是一位活跃于公元前七世纪末至六世纪初的旧约先知,他在耶利米书10:12中宣告: “耶和华用能力创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聪明铺张穹苍” (12节),以此彰显上帝作为造物主的独一无二大能。这句话将读者引向耶和华的权柄,他运用自己的能力创造了一切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在一个被偶像诱惑的文化中,耶利米提醒他的读者,唯有至高无上的上帝才能建立生命本身的根基。这样的信息为真正的敬拜视角奠定了基础-承认上帝拥有超越任何人造物的无限能力。
通过“他用自己的智慧建立世界” (12节)这句话,我们看到创造并非随机,而是有目的的,由神圣的洞察力引导。在其他经文中,我们了解到万物的产生都源于上帝的创造之举(约翰福音1:3)。地球的自然秩序建立在上帝精心的设计之上,这凸显了祂并非遥不可及或沉默寡言的神。相反,祂是宇宙的建筑师,一位总策划者,以超越人类理解的技艺维护着祂的创造物。
当第12节说“他凭智慧铺张穹苍” (12节)时,我们看到,那位吩咐天上星宿排列的神,也掌管着人生的方方面面。这促使信徒相信,创造宇宙的造物主能够满足他们的日常所需。每当目睹世间看似混乱的景象而产生疑虑时,回想这节经文,就能坚定我们对那位巧妙地掌控天穹的神的信心。
耶利米在下一节继续说道: “他一发声,天上便有多水激动;他使云雾从地极上腾;他造电随雨而闪,从他府库中带出风来。” (第13节)先知阐述了上帝掌控自然的力量,描述了耶和华哪怕是最细微的言语,也能使天空掀起波浪,形成云朵,掀起狂风。这生动的语言强调了每一阵微风或雷雨的轰鸣都与他的命令相符。
云彩的运行和闪电的描述表明,上帝不仅开启了创造,而且持续地掌管着它。天体回应着祂的声音而运行,彰显着祂不容置疑的权威。正如耶和华在早期圣经故事中分开红海一样(出埃及记14:21),祂持续地掌管着天气和季节的更替。这样的意象使信徒确信,没有任何自然力量能够超越耶和华的伟大领域。
耶利米借着从祂的宝库吹出的风(13节),强调上帝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宝库象征着丰裕,暗示耶和华能够按照祂的旨意调遣风雨。这彰显了上帝始终致力于创造万物的运转,并用祂无与伦比的大能日复一日地维系着万物的运行。
耶利米接下来的话语强调了人类的局限性,他宣称: “世人都是愚昧无知的;银匠都因他的偶像惭愧;他所铸的偶像是虚假的,里面没有气息。”(第14节)与上帝创造的智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类试图打造崇拜的物品,却徒劳无功。拥有精湛技艺和创造力的银匠最终仍对自己的作品感到羞愧,因为没有任何偶像能够捕捉到上帝鲜活的本质。
先知用强烈的言辞,称人类缺乏知识,揭示了信靠死物是多么徒劳。耶利米传道的背景-当时周边国家(以及当时的犹大人)受到偶像崇拜的诱惑-表明即使是最精心设计的偶像也无法产生生命。然而,上帝创造了一切,从最小的细胞到最宏大的星系。
断言偶像中没有气息(14节)强调了偶像的无生命本质,与耶和华赋予生命的同在相比。在圣经中, “气息”常常象征着活力和灵性(创世记2:7)。因此,偶像从根本上来说缺乏上帝赋予人类生命气息的活力。崇拜任何如此空洞的东西都会削弱我们对真正生命赐予者的认识。
耶利米接着指出偶像的无用,说道: “它们毫无价值,是可笑之物;到了惩罚的时候,它们必灭亡。” (第15节)先知总结了他的批判,指出偶像不过是人手昙花一现的造物,无法承受审判,也无法有效地保护信徒。尽管它们表面上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它们最终的命运却是毁灭。
这种残酷的描述表明,偶像只会带来失望。当灾难降临时,这些所谓的神明无力干预。相反,它们会像耶利米所说的嘲弄之作一样崩塌。这种发人深省的观点提醒信仰群体,紧紧抓住那位超越一切扰乱和考验的神是多么重要。
“他们受刑罚的时候,就必灭亡” (15节)这句话不仅预示了这些虚假崇拜对象的厄运,也指出了偶像无法带来救赎。当面对神圣的审判时,偶像便会消失,这强化了这段经文的中心主题:耶和华在创造和报应方面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权柄。
正如耶利米书10:12-16的结尾,耶利米强调了偶像与上帝之间的对比,并宣告: “雅各的分并不像这些;因为创造万物的是他,以色列是他产业的支派;万军之耶和华是他的名。” (16节)先知在此强调雅各,他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始祖,生活在公元前19至18世纪左右,以此表明上帝的子民侍奉一位永生全能的造物主,是他将他们立为他的产业。他们不会被任由自己摆布,也不会受制于没有生命的神祇。
提到雅各的产业(16节)表明,以色列的真正产业在耶和华。与那些只给人帮助幻觉的偶像不同,雅各的神赐予真正的归属感和滋养。这种区别使以色列远远超越了偶像崇拜的虚荣,将他们的身份与那位创造他们、指名呼召他们的神联系起来(以赛亚书43:1)。
“万军之耶和华是祂的名” (16节)宣告,彰显了上帝是天军的最高统帅。祂是万物的创造者,也是祂子民的捍卫者。偶像无法提供任何真正的防御或供应,而统管天使大军的耶和华,始终信实无二,全能无疆。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