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利米在耶利米书18:13中传达了耶和华发人深省的宣告,他说: “你们要向列国访问,有谁听过这样的事?以色列处女竟行了这可憎的事。” (第13节)耶和华谴责以色列人,因为他们发起了一场令人震惊的背叛,甚至连周边的国家都为之震惊。在耶利米的时代(公元前七世纪末至公元前六世纪初),这些国家包括巴比伦和埃及等政治上强大的邻国,以及一些观察犹大行为的小国。 “以色列处女”这一称号强调了上帝选民的神圣性,他们本应忠于他的圣约,但却犯下了令人震惊的罪行,违背了这神圣的契约。
这句话表明,以色列人虽然蒙受指引和先知的恩赐,却未能达到上帝为他们设立的公义标准(出埃及记20章)。他们非但没有忠心地跟随上帝,反而行了与他们蒙召的呼召不相符的事,使他们非但没有圣洁,反而蒙羞。他们蒙受的祝福和对上帝的认识本应引导他们忠于圣约,成为道德领袖,但他们却选择败坏彼此独特的关系,使那些曾经敬重他们的人感到困惑。
耶和华随后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问道: “黎巴嫩的雪岂能离开旷野的磐石呢?从外邦汩汩流出的凉水岂能夺去呢?” (14节)。黎巴嫩位于以色列北部,以其雄伟的山脉和丰沛的积雪而闻名,这象征着其一致性和稳定性,因为这里源源不断地流淌着纯净清爽的水,汇入下方的溪流。耶和华提及黎巴嫩,是为了强调某些自然过程如何经久不衰,展现了真正的信实应有的样子。
与这些可靠的自然律动相比,上帝的子民却显得不可靠,偏离了他们既定的航向。正如积雪不离开山岩,以色列也不应该背弃耶和华的道路。这句反问句强调了抛弃像高山流水这样赋予生命、持续不断的东西,而选择毫无生命、转瞬即逝的偶像是多么荒谬,预示着他们不忠的审判。
先知哀叹: “我的百姓忘记了我,向虚妄的神烧香,偏离所行的道,走古道,走小路,不走大道” (15节)。这描述了以色列人背弃了正确的崇拜,转而崇拜偶像,破坏了上帝亲自设立的道德和属灵传统。在圣经传统中, “古道”指的是上帝通过律法教导、先知们不断强调的、上帝所命定的道路,这些道路凡是遵循就会蒙福。偏向虚假崇拜的小路象征着以色列人逐渐堕入恶行,以及背弃神圣指引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迷失感。
因为他们误入歧途的敬拜,上帝宣告: “要使他们的地荒凉,永远被嗤笑;凡经过的人必惊奇摇头。” (16节)这片土地,曾经是上帝应许和丰饶的象征,如今却面临荒凉的威胁。旁观者会表达他们的惊愕-在古代近东,嗤笑象征着轻蔑。这片原本应得祝福的土地,如今却沦为国家衰亡的残酷见证,这一现实更放大了这场悲剧。
最后,耶和华警告说: “我必像东风吹散他们在仇敌面前;他们遭灾的日子,我必以背向他们,不以面容他们。” (17节)在中东,东风常常是灼热和毁灭性的,恰如其分地比喻即将来临的灾难。耶和华转过身去,收回祂的保护,这意味着当灾难降临到百姓身上时,他们将无处可躲。在以色列的历史背景中,当巴比伦军队攻占犹大时(始于公元前605年,最终于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毁),这句话得到了应验。以色列人将深刻感受到神恩的缺失,而神恩对以色列身份至关重要,这突显了背弃圣约的毁灭性后果。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