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耶利米书 27:16-22 含义

在耶利米书27章的最后一段,先知直接对属灵领袖和敬拜者说话: “我对祭司和众百姓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们不要听从先知向你们预言的话,他们说:‘看哪,耶和华殿中的器皿快要从巴比伦带回来。’其实,他们向你们说假预言。’” (第16节)故事背景是耶路撒冷山脊上的圣殿院子,位于汲沦溪和欣嫩谷之间;听众被引导相信任何承诺圣物很快就会带回的神谕。耶利米戳穿了这种乐观情绪:这样的预言是“谎言”。他们的错误不仅仅是对日历的过度自信,更是神学上的臆断-承诺无需悔改就能逆转,承诺没有上帝时间表的复兴。

耶利米提到“耶和华殿里的器皿” (16节),以此来对抗一个珍贵的象征。一些器皿早在公元前597年就已随耶哥尼雅/约雅斤和贵族被掳走(列王纪下24:12-16);如今假先知们却保证说,这些损失只是短暂的。但真相始于现实:上帝亲自将这些器皿送往东方,作为圣约管教的一部分(耶利米书25:9)。否认这一点就是否认上帝的话语,让国家陷入更深的危险。

耶利米书27:17用一个鲜明的替代词强调了这一点: “不要听从他们,要服事巴比伦王,就可存活!这城为何要变为荒场呢?” (17节)。巴比伦-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5-562年)-屈服并非叛国,而是顺服耶和华的旨意(耶利米书27:6)。 “服事……就可存活”将政治重新定义为门徒训练;抗拒上帝所命定的管教是一条快速走向毁灭的道路,包括山顶首都及其圣殿的毁灭。

“这城为何变为荒场?” (17节)这个反问句,揭露了虚假希望的致命后果。宣告轻而易举的胜利,会阻碍人们做出真正能保全性命的艰难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耶利米的劝告预示了耶利米书29章写给被掳之人的信:接受长期的管教,在差遣你们去的那座城里寻求平安,等候祂应许的眷顾。现在的顺服是未来复兴的基础。

耶利米随即对这些乐观传道人的资质提出质疑: “他们若真是先知,又有耶和华的话临到他们,就让他们祈求万军之耶和华,使那在耶和华殿里和犹大王宫里,并耶路撒冷剩下的器皿不被带到巴比伦去。” (第18节)真正的先知不仅会预言,还会代求。如果这些人传达了上天的话语,就让他们抓住上天的怜悯,祈求圣殿和宫殿里剩下的器皿得到保护。

这项考验精彩绝伦,充满牧灵气息。它将辩论从猜测转向恳求,从宏大的承诺转向具体的请求:守护剩下的一切。它也揭示了他们的“预言”只是表演性的戏剧,并不真诚。耶利米隐含的标准与摩西、撒母耳和以利亚-这些先知话语和祷告改变了历史-一致。

耶利米揭露了虚假的希望,并准确地指出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万军之耶和华论到柱子、铜海、盆座,并剩在这城里的器皿,如此说。” (19节)柱子(雅斤和波阿斯)、巨大的铜(大洗濯盆)以及可移动的铜盆(车),都让人想起所罗门圣殿的陈设(列王纪上7章)。这些建筑的布道主题是关于稳定、洁净和祭司服侍;看到它们被一一列举,就让人感受到耶路撒冷庭院和库房里残存之物的沉重。

耶和华将这些物品编目,表明祂知晓每一件物品,并掌管它们的命运。这份清单并非古物琐事,而是正在接受审判的神圣历史。这些曾经装点敬拜的物品,如今却成为考验,考验着领袖们是会听从上帝的话语,还是会执着于幻想。

耶利米的警告基于近期的记忆: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掳掠犹大王约雅敬的儿子耶哥尼雅,和犹大、耶路撒冷的一切贵胄的时候,所没有带走的器皿” (第20节)。公元前597年,尼布甲尼撒将这位年轻的国王和精英驱逐出境,并带走了第一批圣殿器皿;其余的则被留下。这些未被带走的物品如今成了焦点-这些有形的迹象可能会诱使这座城市误以为上帝会保护耶路撒冷,使其免遭进一步的损失。

耶利米书27:20将神学与时间线联系起来。流放并非假设;商队早已沿着幼发拉底河向东北进发,直抵迦勒底人的腹地。历史本身驳斥了这些过于乐观的预言。如果领袖们不愿读上帝的话语,他们至少应该读一读这条路-巴比伦已经来过一次,而且还会再次来。

耶和华重申并强调祂的权威: “是的,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论到那在耶和华殿里和犹大王宫里,并耶路撒冷剩下的器皿。” (21节)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 (21节)这双重称号,将宇宙的统帅(天使大军的统帅)与立约的身份(将自己与以色列立约的)联系在一起。祂既有能力行事,又亲自参与其结果;这些器皿的命运并非祂不看顾的。

提及耶和华的殿、王宫和耶路撒冷(第21节),扩大了范围:圣殿、宫殿和城市在这场审判中交织在一起。当不义和肆意妄为的罪得不到悔改时,神圣领域和世俗领域便会一同兴衰。以色列的神宣称对这三者拥有管辖权。

上帝的判决毫不含糊,并指向希望: “‘他们必被带到巴比伦,存在那里,直到我眷顾他们的那日。’这是耶和华说的。‘我必带他们回来,归回此地。’” (22节)首先,确定性:剩下的器皿带到巴比伦。其次,持续时间:它们将留在那里,直到我眷顾他们的那日(22节)-一个由上帝自主决定的固定期限。第三,复兴:上帝亲自带他们回来,归回锡安(22节)。那差遣他们出去的耶和华,也必牧养他们回家。

这是圣经中关于审判与盼望的悖论。上帝的直到”守护着未来;流放并非最终决定。历史上,居鲁士的谕令(公元前538年)以及后来的回归,见证了圣被编目并带回(以斯拉记1:7-11;6:5)。从神学角度来看,这个应许预示着更伟大的眷顾上帝不仅要复兴器皿,还要通过赐予新的心灵并在基督里建立新的圣约来复兴子民。假先知应许“不久” ;真许确实-并呼吁祂的子民信靠祂的时间表,顺服祂的管教,并委身于祂的复兴。

 

???? 27:12-15 ?? ← Prior Section
???? 28:1-4 ?? Next Section →
???? 7:1-2 ?? ← Prior Book
???? 1:1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