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耶利米书29:1 中,我们看到耶利米,他在公元前 7 世纪末和公元前 6 世纪初(大约公元前 627 年至公元前 586 年耶路撒冷被毁期间)在犹大担任先知,向那些被掳到巴比伦的人发表讲话:现在这些是先知耶利米从耶路撒冷寄给被掳的其余长老、祭司、先知和所有被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掳到巴比伦的人民的信中的话(第 1 节)。从地理位置上讲,巴比伦位于现代伊拉克地区,在耶路撒冷以东数百英里处。提到尼布甲尼撒,他从公元前 605 年到公元前 562 年统治巴比伦,确立了历史背景:他征服了犹大的部分地区并俘虏了许多人民。耶利米的意图是在这个艰难的流离失所时期给予他们神圣的指引。
耶利米驻扎在耶路撒冷,此处描述他向远方的人们传达信息。这段经文表明,尽管他们的处境痛苦,上帝仍然传达希望和方向。通过逐一点名流亡者(长老、祭司、先知),这则信息面向的是整个群体。他们在困境中的团结,预示着需要合作响应接下来的指示。
耶哥尼雅王,又名约雅斤,在公元前597年短暂统治,之后被尼布甲尼撒俘虏:(当时耶哥尼雅王、太后、朝臣、犹大和耶路撒冷的首领、工匠和铁匠都已离开耶路撒冷)(第2节)。他以及社会各界的领袖人物的离去,使耶路撒冷陷入了衰弱。这段经文强调,流放不仅影响了普通民众,也影响了王室和技艺精湛的工匠。
关于耶哥尼雅被废的历史记载,表明了上帝更大的计划,既包括对叛乱的审判,也包括最终的复兴。圣经通过强调太后和工匠的流放,展现了巴比伦征服的彻底性。然而,耶利米的书信将表明,上帝圣约的旨意超越了地理界限,即使在异乡,祂也应许祂的同在和指引。
我们在此得知,这封信是通过官方使者传递的,其中包括以利亚萨和基玛利雅:这封信是由沙番的儿子以利亚萨和希勒家的儿子基玛利雅亲手送达的。犹大王西底家差遣他们去巴比伦见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信中写道:(第3节)。以利亚萨的父亲沙番曾在约西亚王统治时期担任高级官员,这强化了犹大领导层在时代变迁中保持连续性的感觉。
西底家于公元前597年左右被尼布甲尼撒任命为犹大的傀儡国王,他授权了这次信使任务。即使在这种受限制的政治环境下,耶利米仍然设法传达了上帝的话语。西底家和尼布甲尼撒的提及再次将我们带入了巴比伦征服的历史漩涡,上帝的子民在那里学会了信靠上帝的主权,尽管他们的国家处于困境之中。
耶利米书29:4提醒我们,是上帝“遣散”了他们: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对一切被掳的人,就是我所遣散从耶路撒冷到巴比伦去的,如此说。” (4节)一方面,这段经文表明,被掳本身是在上帝的掌控之下;另一方面,这段经文也为盼望奠定了基础,因为上帝并没有放弃对他子民命运的掌控。
耶和华在向被掳之民说话时,重申了祂与以色列的关系。虽然他们住在巴比伦,但祂的约给予他们安慰。 “万军之耶和华”这词组彰显了上帝无比的权柄,祂有能力掌管天地万物,成就祂的旨意。这权柄指引着接下来的一切方向,激励被掳之民在祂的宏大计划中坚定信心。
耶利米书29:5继续说,上帝并没有鼓励被掳的人消极等待,而是指示他们要在巴比伦安居:“盖造房屋居住,栽种田园,吃其中的出产。” (第5节)尽管他们可能渴望解放,但上帝劝告他们要建立正常、富有成效的生活,投资于农业和住房。
这些务实的指示表明,即使在陌生的土地上,上帝的旨意也会得以彰显。 “建造房屋”的呼召强调了稳定性:虽然流放可能感觉是暂时的,但他们必须为一段重要的旅程做好准备。以色列的未来仍然牢牢掌握在全能者的手中,但就目前而言,他们应该耕耘周围的环境,并在他们扎根的地方繁荣昌盛。
上帝进一步鼓励人们追求家庭生活和成长: “你们要娶妻,生儿养女;为你们的儿子娶妻,将你们的女儿嫁人,生儿养女;在那里生养众多,不至减少。” (第6节)通过繁衍,他们得以保留自己的身份,并为子孙后代奠定基础,即使在异国他乡也是如此。
这条诫命呼应了创世记中关于生养众多的训诫(创世记 1:28),将以色列的呼召与上帝在创世之初的诫命相呼应。上帝不希望他们在异乡被掳时变得荒凉或衰败。相反,祂希望祂的子民保持坚强和忠诚,并依靠祂的传承和对祂话语的信靠来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上帝甚至指示他们为巴比伦的福祉祷告: “我所使你们被掳到的那城,你们要为那城求平安,为那城祷告耶和华;因为那城得平安,你们也随着得平安。” (第7节)这座曾经被他们征服的城市,如今却成了他们蒙召代祷祝福的地方。他们不应反抗或生活在敌对之中,而应在那里追求和平与稳定。
新约也劝勉信徒要为所有人祈求祷告,包括世俗的执政掌权者(提摩太前书2:1-2)。这样的代祷能营造一个环境,使上帝的子民能够兴旺发达,继续祂的使命。上帝吩咐人为巴比伦祷告,彰显祂的主权和祂的恩典,祂要影响外邦,甚至通过流放。
在耶利米书29:8中,上帝警告人们要提防那些承诺迅速归回或轻松逃脱流放的假先知:“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不要被你们中间的先知和占卜的诱惑,也不要听信自己所做的梦。’” (第8节)这些误导性的宣传活动可能会使人们远离耶利米所传达的真正信息。
拒绝欺骗的指示强调了辨别力的重要性。上帝的宣告带有真理的标记-它们与祂启示的品格和时间相符。流亡者绝不能被那些煽动他们绝望的信息所诱惑。相反,他们需要将自己锚定在上帝真实的指示上,即使这些指示挑战了他们当下的渴望。
在本节的结尾,耶和华揭露了假先知是非法的启示渠道: “因为他们托我的名向你们说假预言,我并没有差遣他们。这是耶和华说的。” (第9节)虽然他们呼求上帝的名,但他们的权威却没有神圣的后盾。这警告强调,对上帝信息的歪曲是一种严重的属灵危险。
通过辨别真假预言,人们可以避免做出毁灭性的决定。被掳的人被提醒,真正的安慰与平安源于对耶和华话语的准确顺服,而非仅仅来自那些听起来积极的预言。本质上,即使在艰难的境遇中,依靠上帝的真理也能为盼望和复兴铺平道路。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