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耶利米书3:21-23中,耶和华继续宣告以色列人拒绝他: “在净光的高处听见声音,就是以色列人哭泣恳求的声音;因为他们走弯曲的道路,忘记了耶和华他们的神。” (第21节)先知耶利米描绘了人民在荒凉之地哀哭的情景。 “净光的高处”指的是以色列境内高耸、暴露的地区,那里经常发生偶像崇拜和虚假的敬拜。耶利米生活在公元前627年左右,直到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陷落之后,他向一个背弃了他们所立之约的国家讲话。他们的眼泪表明他们已经忘记了唯一的真神。这些高地体现了一种讽刺:尽管他们在物质上处于高位,但在精神上却低落了。他们的哭泣,呼应着耶利米自己作为“哭泣的先知”所经历的心碎。“哭泣的先知”这个称号,反映了他对国家道德和灵性崩溃的悲痛。此刻,他们的眼泪是罪孽的忏悔,也是对远离上帝的认识,使他们陷入绝境的深刻体会。
耶利米书3:21也揭示了耶和华垂听的呼喊。圣经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表明,当人们谦卑自己,承认自己的罪时,神的心就会被感动(路加福音15:17-20)。哭泣象征着回归的第一步,最终指向一位慈爱的神,他随时准备恢复悔改之人的灵。
接下来,在耶利米书3:22中,耶和华呼唤祂的儿女,并指明了他们应该回应的正确答案: “背道的儿女啊,回来吧!我必医治你们的背道。”“看哪,我们来到你这里,因为你是耶和华我们的神。” (22节)这番话有力地宣告了上帝的恩典和救赎的意愿。耶和华称祂的子民为“背道的儿女”,表明尽管他们深深地悖逆,但他们仍然是祂所拣选的家。祂发出回归的邀请,应许从他们悖逆的根源上医治他们的内心。
百姓应该回应“看哪,我们来到你这里” (22节)-接受耶和华张开的手。这是一个悔改的时刻,因为他们认识到耶和华是他们生命的主宰和救赎主,这才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回应预示着新约中对悔改的呼召,基督同样邀请罪人归向祂(马太福音11:28)。上帝对不信之人的救赎揭示了祂作为慈悲天父的本性,祂不仅公义,也忍耐,渴望复兴而非惩罚。耶利米的信息击穿了人们在偶像中寻求的虚假安全感,并提醒百姓,真正的医治始于真诚的心归向耶和华。
耶利米书3:23延续了人们的回应: “小山真是虚幻,高山真是喧哗。以色列的得救,真在乎耶和华我们的神。” (23节)耶利米的文字指出,将希望寄托在山上,或那些被崇拜偶像的高处,最终只会落空。这些地点点缀着古代以色列的土地,象征着人们对异教习俗的错误信任。山上喧哗的意象暗示着追逐假神所导致的混乱和无序。在这些文化习俗中,他们会大声呼喊,并用武器自残。在以利亚与巴力崇拜者的遭遇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做法,以及他们是如何得不到回应的(列王纪上18:28-29)。
以色列的认信强调了唯有在真神里才能找到救恩的现实。这与偶像崇拜的空虚形成了鲜明对比,偶像崇拜带来的是混乱而非持久的和平。耶利米充满激情的恳求敦促百姓注视那位永恒的至高主宰耶和华,唯有祂才能拯救他们脱离即将到来的审判。
最后,承认耶和华是救恩的唯一源泉,强调了贯穿整本圣经的核心真理。从更广泛的背景来看,它指向通过弥赛亚的最终救赎,他为信靠他的人带来宽恕和安息(约翰福音14:6)。耶利米在犹大历史上动荡的时期服侍,他提醒当时的人民-以及现在的信徒-远离欺骗,转向信实的上帝,才是获得真正拯救的唯一途径。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