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耶利米书4:1-2中,先知耶利米活跃于公元前627-580年左右,在犹大王约西亚统治时期(公元前640-609年)发表讲话,呼吁以色列人真诚悔改。他记录了上帝的恳求: “以色列啊,你若归回,就当归向我;你若从我面前除掉你厌恶的物,不摇动” (第1节)。这里,以色列指的是被拣选的民族,他们占据了应许给亚伯拉罕的土地,这土地位于地中海东岸地区。归向耶和华意味着拒绝和抛弃世上的一切-以色列人所憎恶的事物,而不是上帝-并重新完全顺服祂。耶利米书全篇都在强调,这种归向正是耶和华对他子民的渴望。它提醒我们放弃一切形式的精神不忠,符合真正的忏悔带来持久改变的原则(马太福音 3:8)。
耶利米书4:1补充说,以色列人对上帝的虔诚不可动摇。不动摇的人,无论面临何种文化或政治压力,都能保持坚定和顺服。对于一个屡遭邻国诸神诱惑的国家来说,这种坚定至关重要。治愈灵性衰退的良方在于坚定地转向上帝,忠于祂的圣约。然而,正如以色列人的故事将持续证明的那样,由于他们的罪,他们不可能独自活出对上帝完全的坚定。当耶和华向祂的子民发出这些斥责时,祂更加表明他们需要弥赛亚的牺牲来遮盖他们(约翰福音14:6)。
在耶利米书4:2中,耶利米继续阐述与神同在相关的要求,他写道: “你们要指着永生耶和华起誓,凭诚实、公平、公义起誓。这样,列国必因他得福,也必因他夸耀。” (2节)以诚实、公平、公义起誓(2节)意味着一个人的言行反映出他对神道德标准的真诚效忠。拒绝虚假的誓言和肤浅的宣言意味着过着言行一致、行为正直的生活(民数记30:2)。
请注意这更广阔的愿景:列国必因祂得福(第2节)。以色列的顺服不仅会为他们带来祝福,也会对周围的民族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当上帝的子民在敬拜和日常交往中坚守祂的公义时,他们就成为祂圣洁的使者。通过他们的榜样,其他人可以看到信靠独一真神的意义,预示着弥赛亚的最终应验,他的牺牲为列国带来了希望和荣耀(罗马书15:9-12)。正如保罗在罗马书15章中强调圣经中列国也包含在上帝的应许中(撒母耳记下22:50,诗篇18:49,申命记32:43,诗篇117:1,以赛亚书11:10),亚伯拉罕之约也宣告了同样的包容性(创世记12:3)。
最终,耶利米在第四章前两节的预言描绘了一个国家如何在上帝的祝福下生活:承认上帝合法的主权,恪守诚实正直,并展现坚定不移的虔诚。这信息跨越时空,激励信徒对上帝保持忠诚,并坚信这种忠诚即使在更广阔的社群-世界-也能带来祝福和转变。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