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耶利米书5:14-17中,上帝对祂的先知耶利米说话,并明确表示耶利米口中所说的话带有神圣的力量:“所以,耶和华万军之上帝如此说: ‘因你说了这话,我必使我的话在你口中为火,使这百姓为柴,并要烧灭他们。’” (第14节)耶利米的警告信息被比作一团火,随时准备吞噬百姓,而百姓则被比作易燃的木头。这个生动的形象提醒我们,上帝的话语不是空洞的;它能洗涤人心,不容许任何随意、半心半意的承诺。正如后来的教义将上帝的话语描述为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希伯来书4:12)一样,耶和华强调祂的主权,表明祂可以通过先知的宣告释放审判的力量。上帝还通过这句话向耶利米证实,尽管人们不相信他的话,但正如耶利米书 5:13 所示,这句话将会实现,上帝将惩罚有罪的人。
耶利米在犹大王国末期(公元前7世纪末至公元前6世纪初)发出预言,他的时代背景位于希西家(约公元前715-686年在位)和约西亚(约公元前640-609年在位)等国王统治之后。在这动荡的年代里,犹大受到外敌的威胁,耶和华借着耶利米警告说,即将到来的灾难是背弃祂的直接后果。耶利米长期的传道生涯见证了上帝耐心地劝诫祂的子民悔改,表明祂不喜悦惩罚,而是渴望人心归向祂。
耶利米将耶利米的话语化为烈火,也肯定了预言的力量。上帝将祂的信息托付给真正的先知,而这信息也承载着祂的权威。这与新约圣经对耶稣作为永活的道的理解相呼应,祂的信息带来了恩典和真理(约翰福音1:14)。在每个时代,上帝话语的完整性和效力始终如一,警示并炼净那些聆听它的人。
接下来,耶利米书5:15继续写道: “以色列家啊,看哪,我必从远方领一国的民来攻击你们。这是耶和华说的。这是一个坚立的国,是一个古老的国,你们不懂得他们的言语,也不懂得他们所说的话。” (第15节)从历史上看,这个坚立的国指的是巴比伦帝国,由尼布甲尼撒二世(约公元前605-562年在位)等国王领导。巴比伦人确实来自远方-一支存在了数代的帝国-他们的语言(阿卡德语,以及后来在该地区使用的阿拉姆语)对大多数犹大人来说是陌生的。
这一威胁凸显了犹大如果固执己见将会陷入多么无助的境地。面对一个强大的帝国,他们依赖联盟或军事防御都将徒劳无功,而这个帝国的存在是上帝注定要惩戒圣约之民的。这体现了其他地方阐明的原则:当上帝的子民误入歧途,悖逆不顺服时,祂可以利用世上的一切力量,使他们重新信靠祂(对比士师记,周边列国屡次兴起惩戒以色列,促使他们重新谦卑)。
提到远方的民族和他们说着陌生的语言,也预示着犹大将遭受的文化和属灵冲击。他们仍未制止罪恶,也无视那些用他们完全理解的语言发出的警告。因此,上帝通过外来之源带来了纠正。然而,这些警告中始终蕴含着希望,即回归祂的旨意可以避免更深的灾难。
耶利米书5:16继续写道: “他们的箭袋如同敞开的坟墓,他们都是勇士。” (16节)这里,圣经描绘了即将到来的威胁的无情本质。敞开的坟墓象征着对毁灭的无情渴望,描绘了上帝允许战争作为惩罚而来时,将会造成多少伤亡。赐予外邦军队胜利,强调了上帝对君王和王国的最终掌控(箴言21:1),表明没有任何世俗的力量能够超越他的旨意。
这段关于势不可挡的战士的描述,也展现了犹大偏离正道的程度。耶和华的旨意并非要看到祂的子民被击溃。然而,他们选择背弃祂,却让自己承受了拒绝祂必然带来的悲剧。上帝用严厉的言语唤醒人心,促使人真正悔改。对于那些聆听耶利米的话语并记念上帝之约的人来说,这段描述如同一个迫切的呼唤,催促他们回归。
从属灵角度来看,这幅不屈不挠的形象蕴含着一个呼应的原则。罪若不解决,最终必走向毁灭(罗马书6:23)。上帝提醒祂的子民,悖逆的后果是可怕的,但只要他们听从祂的话语,祂就会继续赐予他们蒙怜悯的机会。
最后,耶利米书5:17写道: “他们必吞吃你的庄稼和粮食,又吞吃你的儿女,又吞吃你的羊群和牛群,又吞吃你的葡萄树和无花果树,又必用刀毁坏你所倚靠的坚固城” (第17节)。这令人震惊的毁灭宣告解释了上帝即将到来的彻底审判。巴比伦人会夺取犹大的庄稼和羊群,摧毁他们的经济生活。甚至家庭也会遭受流放,这表明整整一代人都会因人们不愿听从上帝的命令而受到影响。
从地理位置上看,耶利米主要在耶路撒冷传道,耶路撒冷位于古代以色列南部,被称为犹大。这座首都本应是敬拜和信靠耶和华的圣地,但最终却被摧毁,其防御城墙在公元前586年被摧毁。这场灾难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农业到曾经被认为坚固的城市的安全。实际上,他们所依赖的一切-除了对上帝的信靠-都将失败。
这警世人警醒的警告也预示了新约的教导:积攒地上的财宝,却忽略对耶和华的虔诚,会导致不安全感和心痛(马太福音6:19-21)。然而,在耶利米预言的阴郁之中,圣经中始终如一的模式依然存在:即使在审判中,上帝也致力于将祂的子民带回祂身边,并始终坚持当人心回转悔改时,复兴的可能。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