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利未记 4:13-21 含义

在利未记 4:13-21 中,我们读到古代以色列人对罪孽的共同责任和集体罪孽的赎罪过程。当以色列全体会众犯错时,会遵循特定的协议来弥补无意犯下的集体罪孽,强调圣洁和罪孽的集体性质。

以下声明承认集体犯罪不被察觉的可能性:“以色列全会众若犯了罪,会众却没有察觉,又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他们就有了罪。” (第 13 节)这反映了一种理解,即罪孽影响整个社区,而不仅仅是个人。

认罪和忏悔是赎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会众知道所犯的罪之后,就要将一头公牛犊献为赎罪祭,牵到会幕前” (第 14 节)。公牛是一种意义重大且有价值的动物,它象征着共同犯罪的严重程度以及会众忏悔的重要性。

因为这是为集体的罪赎罪,所以需要全体会众的领袖,也就是长老们的出席。“会众的长老们要在耶和华面前按手在牛的头上,把牛在耶和华面前宰了” (第 15 节)。

长老代表人民,按手在公牛身上,象征着将社区的身份和罪孽转移到动物身上,表明集体责任和对罪孽的认同。以色列有 70 名长老被任命(《民数记》11:16,《以西结书》8:11),所以他们所有人按手在公牛身上肯定需要一些时间。

随后在耶和华面前洒血的行为表示净化和圣化,旨在恢复人民和上帝之间的团契: “受膏的祭司要把些公牛的血带到会幕,把指头蘸于血中,在耶和华面前对着幔子洒血七次” (第 16-17 节)。

犹太传统将“在面纱前”解释为在面纱前的地板上,而不是在面纱本身上,但如果有东西落在面纱上,仪式不会失效。因此,似乎需要社区的领导人忏悔,才能赎回社区的罪孽。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新约》中,以色列领导人拒绝耶稣为弥赛亚被归咎为整个国家的拒绝。

祭司要把点血抹在会幕内耶和华面前坛的角上,再把所有的血倒在会幕门口燔祭坛的脚那里”(第 18 节)

希伯来语中的“燔祭”一词是“oleh”,意思是“升上”。当献祭者看到他们的礼物化为烟雾升上天空时,这将为他们提供精神真理的物理可见代表。

血涂在香坛的角上的行为象征着奉献和赎罪。在圣经中,血常常象征着生命,因此它代表着被献给上帝的生物的生命,献祭者象征性地将自己的身份置于其中。香位于会幕中耶和华面前,是定期焚烧代表人民祈祷的香的地方。通过将血涂在坛的角上,祭司象征性地将人民的赎罪需要带到上帝面前。

将其余的血倒在燔祭坛的底部,强调了祭祀的完整性。燔祭坛是以色列人向上帝献祭的地方,它位于会幕的入口处,可能意味着一个人必须通过赎罪的方式才能进入上帝的面前(希伯来书 9:3,10:20)。

这节经文可以看作是指出了赎罪的必要性和必须严肃对待罪孽。它最终指向了耶稣的牺牲,在那里基督是进入天堂真正圣地的终极大祭司,他不是献上动物的血,而是献上自己的血,一次献上就永远献上(希伯来书 9:12)。

利未记中所描述的习俗具有历史意义,是旧约圣约的一部分,而新约圣约则通过耶稣基督的生、死和复活得以实现。如今,基督徒不再遵守上帝赐给以色列人的礼仪律法,但它们却让我们深入了解了罪的本质、上帝的圣洁以及救赎的必要性。但即使在旧约时代,圣经也断言有些东西比献祭更重要,尤其是对上帝的服从(撒母耳记上 15:22,弥迦书 6:6-8):

“我喜欢忠诚胜过牺牲,
并且认识上帝,胜过献燔祭。”
(何西阿书 6:6)

“要把牛所有的脂油都取下来,烧在坛上” (第 19 节)。古代动物脂肪的用途多种多样,从食品调味料到化妆品、蜡烛和肥皂。脂肪常常被用来象征丰裕和繁荣(创世记 45:18)。也许献上脂油是承认上帝是我们祝福和繁荣的唯一真正来源。这幅画可能是通过燃烧它们并让香气升到上帝面前来回报上帝对我们的生命和祝福的感恩。

“他要照着赎罪祭的公牛所行的,如此行。祭司要为他们赎罪,他们就必蒙赦免” (第 20 节)。这节经文强调了赎罪祭的仪式模式及其背后的目的-赎罪和上帝的赦免,在这种情况下是为整个社区。这头公牛将像本章中描述的第一个祭品一样被对待,为祭司赎罪(利未记 4:11-12)

“然后他要把公牛牵到营外焚烧,像焚烧头一个公牛一样;这是会众的赎罪祭” (第 21 节)。将残余物移到营外并用火焚烧,反映了从人民中间彻底清除罪恶,从而消除其玷污作用。这一指示确保赎罪祭完全焚烧,清除社区中的不洁,防止神圣空间被玷污。当以色列人在旷野时,“营外”一词是字面意思当耶路撒冷圣殿建成时,这句话被解释为“城外”。在耶稣时代,人们相信这个地方位于橄榄山上,是一个干净的地方,他们在那里焚烧红母牛,将灰烬制成净化罪孽的水(民数记 19:9)。如果营外献祭的地方是在橄榄山,那么它很可能靠近耶稣升天的地方(使徒行传 1:9-11)。

这段经文详细描述了以色列全社区的赎罪祭,而不仅仅是个人或领袖的赎罪祭。给出的指示适用于社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罪,但一旦意识到罪过,就寻求赎罪的情况。

赎罪意味着与上帝和解。这个过程是在会幕中进行的,在旷野时期,会幕是以色列人敬拜的焦点,也是上帝与他的子民同在的唯一地方。后来,会变成了一个半永久性的建筑,被称为耶路撒冷圣殿。上帝的存在也一直存在在那里,直到因以色列人的罪而被移除(列王纪上 8:10-11,以西结书 10:18-19)。

赎罪仪式旨在净化社区,消除罪恶带来的污秽,并重建与上帝的友谊。细致入微的细节凸显了社区和谐、圣洁和友谊在上帝眼中的重要性,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密不可分。

圣经始终强调这种自治社会能带来和谐与正义。它还表明,即使整个会众陷入错误,上帝仍会赐予恩典和供应,使他的子民恢复对他的信仰。

??? 4:1-12 ?? ← Prior Section
??? 4:22-26 ?? Next Section →
???? 1:1-7 ?? ← Prior Book
??? 1:1-4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