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耶稣在耶路撒冷东边的橄榄山上讲话时,他强调门徒在预备自己面对未知时,必须保持警醒。他宣告说: “你们要谨慎,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那日期几时来到。”(33节)“那日期”一词强调了他将来再来的时刻,告诫信徒不可在灵性上自满。耶稣的命令呼应了上帝在整本圣经中对门徒预备的呼召(见马太福音24:36-44),确保他的追随者认识到警醒的至关重要性。
这条诫命并非仅仅是外在的或被动的。“你们要谨慎,时刻警醒”这句话指向一种主动警惕的姿态。属灵的觉知既涉及思想,也涉及心灵,它挑战每一位门徒认识到,日常生活的规律会让人疏忽信仰。通过保持警醒,信徒们即使在履行日常职责时,也能敞开心扉接受上帝的引领,为基督的最终再来做好准备。
主继续用一个比喻说: “这就像一个人离开家,把仆人派定,分派各人当做的事,又吩咐看门的要警醒”(34节)。在这个比喻中,上帝将祂的“家”托付给祂的仆人,并为每个仆人指定了具体的任务。这幅管家职分的镜子让人联想到圣经中更广泛的原则: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所担任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上帝赐予的,是为了成就祂的旨意(见哥林多前书4:1-2)。
守门人被单独挑选出来,继续守卫,这代表着一个更广泛的主题:每个信徒都肩负着责任,不仅要守护自己,也要守护整个群体的福祉。耶稣强调那人临走前分配的任务,也强调了祂已将任务赋予祂的追随者,确保每个人在等候祂归来的同时,都能积极地侍奉主。
此外,耶稣吩咐说: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来,或晚上,或半夜,或鸡叫,或早晨” (35节)。提到不同的可能到达时间,正体现了主再来没有精确时间表的现实。这节经文就像古代以色列人夜间守望的阶段一样,将黑暗中的时间划分为不同的时段,表明我们时刻准备着。
这种警醒不仅限于为特定时刻做好准备,更敦促信徒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保持警醒。这呼召与新约更广泛的教导相符,即信徒怀抱持续而活泼的盼望,并因着对耶稣随时可能再来的期盼而充满力量(帖撒罗尼迦前书 5:2)。无论何时-无论是傍晚、午夜还是清晨-忠心地生活,都体现了顺服神旨意的生活。
耶稣警告说,万一他突然来,发现你们睡着了,后果将不堪设想(36节)。“睡着”在这里指的是灵性上的疏忽、不专注或自满,而非字面意义上的呼吁,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基督希望祂的门徒保持灵性上的投入,活泼地祷告,并随时准备采取行动。
被发现睡着也暗示着,活得好像耶稣永远不会回来一样的危险。这信息并非有意煽动偏执,而是鼓励我们满怀希望地期待,将每一天都视为在祂国度里服侍的机会。真正的预备源于忠心履行上帝赋予的责任,并与上帝同在的心。
耶稣将祂的命令扩展到所有人,祂说: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也是对众人说:‘你们要警醒!’” (37节)。这永恒的教导超越了祂直接的门徒,涵盖了各个世代的所有信徒。耶稣通过这些话语提醒我们,警醒的指示并非随着早期教会的结束而终止,而是持续不断地呼召今天的信徒。
“警醒”这句话与忠心侍奉和期盼的首要主题相呼应。基督的追随者受邀参与上帝的计划,并肩负起责任,时刻热情地生活。这种属灵的警醒超越世俗的境遇,时刻准备着,并相信无论境遇如何,上帝的计划都会按祂的时间展开。它的力量在于鼓励信徒将对耶稣再来的真挚期盼与有目的的日常行动结合起来。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