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马太福音 18:8-9 含义

这一教导的对应福音记载是在马太福音5:29-30和马可福音9:43-48。

当耶稣抱着一个孩子,教导门徒有关在他国里为大之时,他重申了在登山宝训中所告诉他们的两个视觉比喻(马太福音5:29-30)。

第一个教导说,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

第二个教导也相似,就是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来丢掉。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

两个表述都是视觉比喻。它们是象征性的,并不是字面意义上让身体支离破碎的命令。耶稣或圣经中没有一处教导说,身体的支离破碎是进入天国的必要条件。使徒保罗说它没有价值(加拉太书5:6;歌罗西书2:23)。耶稣是在使用夸张的比较来说明一个观点。失去身体的一部分,强如失去身体的全部。耶稣用这个例子鼓励他的跟随者,要把任何可能会导致他们冒犯或成为他儿女绊脚石的事放在一边。

耶稣给出这些极端行为,失去的原因是,失去身体的一部分强如使全身进入地狱的火里。在此,地狱是对“Gehenna”的翻译。希腊文Gehenna是“Geenna”,是对希伯来文单词“Hinnome”的音译。“Gehenna”是与耶路撒冷接壤的欣嫩子谷。它是一个垃圾场/垃圾填埋场/下水道,那里会不断地焚烧尸体,散发着死亡和腐朽的恶臭。马太(和其他福音书作者)将希伯来文“Hinnome”音译为“Gehenna”,而非将其翻译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是一个文化上的熟悉术语,具有生动的含义。

作为参考,在大多数的现代翻译中,“地狱”一词都是对“Gehenna”的翻译,只有一处经文,地狱是对“tartaroo”的翻译,它是冥府阴间Hades的一个区域。与通常被认为是“地狱”最像的地方是冥府阴间。阴间有两个隔间,一个是恶人的折磨之地,一个是乐园之地(路加福音16:19-30)。然而,阴间最终会被扔在火湖里(启示录20:14)。所以,那些拒绝神白白所赐恩典之人的最终结局将是停驻在火湖里。Gehenna可能是罪的任何不良后果的写照。由于耶稣是在对门徒讲话,这句话应该是针对他们的生活经历,而非他们的永恒结局。

强如”的解释在每一个警告后都会重复。要更好地理解耶稣的意思,我们需要查看比喻的每个因素。它的模式有三个部分,分别是条件、命令、比较。

条件是: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这些适用于那些容易跌倒和犯罪的人,也就是每个人。人人都会受试探犯罪,但是我们实际所面临的试探各不相同。有些人被情欲所试探,我们所看到的(你一只眼);有些人被贪婪或对权力的野心所试探(你一只手);还有些人被其它罪所试探。重点是,我们都受试探而跌倒或犯罪。罪阻止我们进入耶稣的国,获取其利益。因此,耶稣的话对门徒是有意义的,如果他们要成为进入国度生活,并获取其利益的门徒。

命令是:就砍下来丢掉;就把它剜出来丢掉。因为所有人都容易跌倒犯罪,耶稣就告诉他的跟随者要摆脱-砍下来/剜出来丢掉-试探他们、使他们跌倒的身体部分。他是以比喻的方式讲这话,如下所示。

比较是在两种损失之间,是现在损失身体的一部分,进入国度 vs. 现在保全属世生活的全部,错失国度。耶稣用两种方式表达了这一比较: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

没有人天生希望失身体的任何部分。耶稣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进行了比较,说你做这些极端行为,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只有一只眼,而入永生,是更好的“强如”。失去一些东西是必然的,而且代价极高。但是,我们得决定要失去什么。耶稣问你宁愿失去什么:一点还是一切?只有傻瓜才会选择失去一切。

耶稣就身体部位的比喻可能指的是我们生活中会导致我们跌倒犯罪的方方面面,或许是一份财产,或者是一个举动;或许是一份关系,或者是一份职业。终止任何一个都是我们生命部分的一份损失。它是痛苦的,但如果门徒不摆脱生命中使他们跌倒的任何一方面,最终都会导致失去他们所在乎的全部。

要应用耶稣的严厉命令,地点和时间的对比是至关重要的:(在此现在)失去你身体的一部分,强如之后将来发现你的整个身体都被扔入了Gehenna或永里。罪和其后果之间是有时间差的。

雅各用怀孕的比喻来示范罪的过程:

“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雅各书1:14-15)

孕育中的罪和导致死亡后果的罪之间是有间隔的。耶稣说,你最好现在就修剪掉你生命中与神国背道而驰的部分,强如让那些享乐或舒适导致你进入Gehenna,死亡的画面里。

正如我们在上一部分所看到的,进入神的国并不是指成为神的选民,这是因着恩所赐的礼物,是藉着信所得的。相反,进入神的国指的是获得所赐之恩典的赏赐或利益。进入耶稣的国就像以色列人承受应许之地一样,需要信心来承受神所赐予的(创世记15:7)。

进入祂的国可以应用于在今生或来生因忠心而得的赏赐。每一种情况都应用于身为门徒的信徒,和他们选择的赏赐。自我否认和其利益之间通常是有时间差的。收割和撒种的原则既适用于好的行为,也适用于坏的行为。播种和收割之间是有时间差的。从播下否认肉体情欲之种,到收获其切实利益之间,可能需要几天或几年的时间。

撒种和收割的原则也应用于我们因今生所做之行为而得到的赏赐。在基督再来之前,我们的整个人生都是撒种的时间。审判之时决定门徒将要收割的永生利益是什么。这些赏赐很可能会在耶稣在地上的千年统治期间,和新天新地期间被分配和享用(启示录3:21)。对你来说,感受经历生命中失去不被满足的欲望和试探,强如整个身体被扔进Gehenna完全没有得到满足。

耶稣提到永火和Gehenna是什么意思呢?后者被翻译者将其译为地狱

它们是对相同思想的不同表述。永火是对一个地方的描述,这地方就是Gehenna。在马可福音,耶稣向门徒描述Gehenna为“虫是不死的,是不灭的”地方(马可福音9:44,46,48)。

Gehenna就是今天在耶路撒冷城墙外称为欣嫩子谷的地方(希腊文是“Gehenna”)。欣嫩子谷(Ge=谷,henna=欣嫩子)就在耶路撒冷城墙的南边,其功用是古城的垃圾场。Gehenna和其描述为永火的地方与城内的生活形成了对比。耶稣将在这个闷烧的垃圾堆里与在他的国度里进行对比。国王和其忠心的跟随者在城墙里面,或许住在宫殿里。他们享受国度生活的安逸和丰富,并不生活在城墙外的垃圾场里。

欣嫩子谷的垃圾场和下水道,Gehenna是一个废物和腐朽的地方。死亡和腐烂的尸体、垃圾和粪便不断地在闷烧着,可能是一幅在今生罪之后果的画面,可能是一幅焚烧“草木禾秸”行为的燃烧画面,在审判之日经不住神审判的炼净之(哥林多前书3:11-15)。这与耶稣在登山宝训所教导门徒的语境不一致,即耶稣告诉门徒,如果他们犯罪,就会“在火湖里度过永生”。如果是这样的,耶稣就不需要死在十字架上了(歌罗西书2:14);进入天堂的路就取决于每位门徒自己通过避免罪来赢取。

当耶稣说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他是在说要做出更好的选择。任何选择都有后果。放弃欲望和试探的诱惑意味着损失暂时的享乐。但是,失去这稍纵即逝的享乐,强如承受这罪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放下那些使你跌倒的事情,你就可以自由地享受国度生活的利益。诅咒某人、报复某人,可能感觉很爽,但它很可能会导致持续的争执、造成重大的伤害。饶恕他人,并以愈合的关系生活是一个更好的结果。然而,饶恕或承认有时感觉就像砍掉一只手或是一只脚,或像剜出一只眼

这些比喻的信息与耶稣著名的挑战相似,即为他的缘故舍己,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马太福音16:24;路加福音9:23-26)。如果我们向罪屈服,不让自己摆脱情欲和其束缚,如果我们不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那么我们就是在为这世界的享乐拯救自己的生命,这就意味着我们会失去它(在这世界的“Gehenna”)。相反,如果我们为耶稣的缘故失去自己的生命,就寻得了生命(在他的国里)。耶稣在此的比喻信息和耶稣背起自己十字架的命令是贯穿圣经的一致主题。

该主题是:现在不要屈服于享受世上罪恶的试探,因为之后它会让在神国里付出巨大的代价。否定自我更好。如果我们屈服于罪,就会在发现自己住在Gehenna里时而后悔。如果你忠心地跟随基督,拒绝罪恶,就会被允准进入“城里”就是他的国,享受其中的福分。在Gehenna的经历可以应用于今生,经历罪引至死亡的不良后果。它也可以应用于来生,在基督的审判台前失去赏赐。

???? 18:6-7 ?? ← Prior Section
???? 18:10 ?? Next Section →
???? 1:1-5 ?? ← Prior Book
???? 1:1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