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马太福音 20:29-34 含义

这一事件的对应福音记载是在马可福音10:46-52和路加福音18:35-43。

耶稣和他的门徒在上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时,去了耶利哥耶利哥城位于耶路撒冷和约旦河之间的主路之上,靠近犹大境内最东边。

耶利哥是征服应许之地的第一座主要城市(约书亚记6章)。以色列当时的领袖是约书亚。约书亚的名字在希伯来文是“Yeshua”,意思是“神拯救”。“Yeshua”的希腊文版本是“耶稣”。耶稣是第二个约书亚。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耶稣是一位征服者;就像他之前的约书亚一样,耶稣跨过了约旦河,在去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来到了耶利哥。但弥赛亚的这一特定征服,与约书亚的征服有着非常不同的性质。约书亚战胜了迦南人(约书亚记3:10);耶稣战胜了罪和死亡(以赛亚书25:8;哥林多前书15:56-57;歌罗西书2:13-14;提摩太后书1:10;希伯来文书12:14)。耶稣会以实际征服者的身份再来,完成他作为约书亚所预表的角色(启示录19:11-16)。

马太写到,当耶稣耶利哥时,医治了两个瞎子。马可和路加也写到这些事情,但这三卷福音书之间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值得一提。马太报告说,当他们遇到瞎子时,耶稣和他的门徒正在出耶利哥(字面意思是“离开”)。路加报告说,这事发生时,他们“将近耶利哥”(字面意思是“进入”,路加福音18:35)。马可写到“他们到了耶利哥,耶稣……耶利哥”(字面意思是“离开”),然后讲述这次相遇(马可福音10:46)。马太说,有两个瞎子;马可和路加只提了一个。除了这些细微差异之外,这三卷记载都惊人地相似。

解决这些差异的一种可能性方法是,将这一记录视为两个独立却相似的事迹。耶稣在往返耶利哥上医治了两个瞎子,但各自在不同的时间。在将近耶利哥时,他医治了第一个瞎子;然后在他们出耶利哥的时候耶稣遇到了第二个瞎子,并医治了他,几乎是完美地重复了第一次相遇。路加记载了一个瞎子的第一个事件,马可讲了第二个事件,并认证了他的身份“一个讨饭的瞎子,底买的儿子巴底买”(马太福音10:46)。马太记载了两个瞎子,将两个事件总结在一起。

马太写道,有极多的人跟随他。他留意到出和入耶利哥的地方,有两个瞎子坐在路旁。这些瞎子坐在路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是讨饭的(路加明确地写到,第一个瞎子在“讨饭”,马可描述巴底买为“讨饭的”(路加福音18:35;马可福音10:46)。)他们是乞丐,因为他们瞎子。因为他们无法看见,所以无法工作,赚取生计。他们几乎完全依仗他人的怜悯。这两个瞎子可能坐在城门附近,这里是交通最繁忙的地方,使他们有最大的机会接受施舍。

每年的这个时候,出入城市的会格外地繁忙,因为耶利哥是加利利犹太人在逾越节拜访耶路撒冷时的首选路线。这条路从南开始,从加利利进入低加坡里和庇哩亚,又向西转,穿过约旦河,经过耶利哥,朝向耶路撒冷。这样走,犹太人就可以避免经过撒玛利亚,因为他们藐视撒玛利亚人。这是耶稣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的路线(马太福音19:1)。

耶稣经过时,人群的喧哗和骚动至少引起了第一个瞎子的注意(路加福音18:36)。因为瞎子无法看见,他们不得不问人是什么引起了骚动。有人告诉他们,是耶稣经过。基于他们对这一信息的回应,显然这两个瞎子听过有关耶稣和他所施神迹的故事。他们可能听过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麻风病人得洁净的报告(马太福音11:5)。

或许,当瞎子听到这些神迹报告时,忍不住希望有一天耶稣会恢复他们的视力,开他们的眼睛。如果这事实上是两个不同的事件,那第二个瞎子巴底买很可能知道耶稣会来耶利哥,并有策略地计划,专门坐在城门附近,为要在他离城的时候抓住他(马可福音10:46)。

耶稣经过的时候,他们就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马可和路加都强调瞎子是对着耶稣喊的(马可福音10:47;路加福音18:38)。他们的呼喊显明了他们的绝望、他们的希望、他们的信心。他们的绝望,在他们的声音中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中显而易见;他们的希望是,耶稣可怜他们,恢复他们的视力;他们的信心是,耶稣能够医治他们。从他们先前所听说耶稣的事,瞎子相信他是弥赛亚。大卫的子孙明显是弥赛亚的君王称呼。

神应许大卫王,他会有一个后裔永远坐在宝座上:

“你寿数满足、与你列祖同睡的时候,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我也必坚定他的国。他必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面前永远坚立。你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
(撒母耳记下7:12-13,16)

犹太人认为,这个后裔是神的弥赛亚。虽然瞎子无法看见,但他们只从听说耶稣的事上就可以认出他是等待已久的大卫子孙他们也在耶利哥众人面前宣称耶稣的这一身份。

众人他们的喊叫所烦扰。有些人就责备他们,让他们停止大呼小叫,不许他们作声。这些人可能想听耶稣说话,但瞎子的喊叫使他们听不清楚。

但是,瞎子并未被阻止。他们却越发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

耶稣就站住,叫他们来。路加写道,耶稣“吩咐把他领过来”(路加福音18:40)。马可写说,耶稣指示众人“叫他过来”,而且当众人听到耶稣的话时,很快就改变了他们对待巴底买的态度。不再是被他烦扰、责备他的喊叫,而是立马变得对他友善,说“放心,起来!他叫你啦”(马可福音10:49)。

两个瞎子来到他面前时,耶稣他们说:“要我为你们做什么?”他们想要耶稣为他们做的事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瞎子。众所周知,耶稣有能力使瞎子看见。他们也向他呼喊,求他可怜他们。但耶稣的问题是个人的,是直接的,是有尊严的,给了他们一个表达自己相信他的机会。

马可写到,巴底买,“拉波尼[对宗教“老师”的犹太称呼],我能看见!”(马可福音18:51)。路加写道,瞎子回应说,“主啊,我能看见”(路加福音18:41)。马太总结他们的答案为,“主啊,要你开我们的眼睛!他们的回答都表明了他们相信耶稣能够神迹般地恢复他们的视力。

马太说,耶稣因这些瞎子就动了慈心。马可和路加各自记载耶稣对他所医治的人说了一些类似的话。在路加福音,耶稣瞎子说,“你可以看见!你的信救了你了”(路加福音18:42)。耶稣对巴底买,“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马可福音10:52)。马可和路加用作“救了你”的词都是“sozo”,意思是拯救。当我们看到“拯救”一词时,应当问“什么从什么中得救?”在这里,这些人被耶稣从瞎眼中拯救出来。这些瞎子对耶稣的信心使他动了慈心,救了他们的眼睛,恢复了视力。

对这些瞎子说完这些话之后,耶稣把他们的眼睛一摸,他们就神迹般地立刻看见他们不再是瞎眼的。马太这样补充总结说:他们就跟从了耶稣

路加报告说,这瞎眼的人就开始跟从耶稣,将荣耀归给神。众人看见所发生的事,也赞美神(路加福音18:43)。

马可报告说,巴底买就在去往耶路撒冷的路上跟随耶稣(马可福音10:52)。

???? 20:24-28 ?? ← Prior Section
???? 21:1-7 ?? Next Section →
???? 1:1-5 ?? ← Prior Book
???? 1:1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