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希米记3:3-5开篇写道: “哈西拿的子孙建造鱼门,架横梁,安门扇和闩锁(第3节)。鱼门位于耶路撒冷城墙的北边,是通往城内商贾往来的重要通道。架横梁、安门扇和闩锁,展现了保护城市所需的木工技艺和安保措施。每天的货物和贸易都会经过这里,因此重建鱼门既体现了勤勉的体力,也体现了恢复城市昔日辉煌的决心。
“哈西拿的儿子们”这句话表明了一种集体努力,表明家族成员齐心协力完成了重要的任务。他们的奉献精神体现在他们完成重大结构性加固的过程中。这种团结感反映了人们如何为了共同的目标并肩作战,也让人想起了上帝子民齐心协力修复破损之物的更广泛信息(哥林多前书12:12-14)。
从地理上看,耶路撒冷城墙的这一段面向通往边疆的贸易路线。提到这座特殊的城门,不仅表明防御工事的恢复,也表明城市经济生活的复苏。鱼门的修复,无论从象征意义还是实际意义来看,都表明商业将再次畅通,耶路撒冷的复兴已正式拉开帷幕。
紧接着,哈哥斯的孙子、乌利亚的儿子米利末修葺城墙(第4节)。米利末的世系可以追溯到乌利亚和哈哥斯,这可能反映了他继承的责任感和虔诚。 “修葺”一词表明,随着人们承担城墙的不同部分,他们一段一段地进行着持续的劳动。每位助手的背景和家庭关系都强调了重建工作并非仅限于专家,而是所有愿意付出努力的人都应该参与其中。
接下来,米示萨别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米书兰也修葺了这殿(第4节),这进一步凸显了这工程的环环相扣。米书兰,他的祖先也认定他为米书兰,承担了服侍的重任。这种将工作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的过程,体现了天衣无缝的合作,提醒所有读者,今天的属灵重建同样需要彼此扶持(以弗所书4:16)。
在他旁边,巴拿的儿子撒督也修葺了城墙(第4节)。撒督也参与了这次合作,体现了工人的多元化构成。每个小组或个人只贡献了一小块城墙,但合力之下,他们重建了一座宏伟的建筑。他们的团队合作指向了更伟大的愿景,即当神的子民团结一致、倚靠神时,他们就能拥有这伟大的愿景。
提哥亚人来自提哥亚地区,这座城镇位于伯利恒以南约十英里,位于犹大旷野的边缘。此外,提哥亚人也参与了其后的修葺工作(第5节)。他们的参与提醒我们,居住在耶路撒冷以外的人也参与了耶路撒冷的重建,展现了他们广泛的奉献精神。提哥亚作为先知阿摩司的故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彰显了其顺服和服侍的传统。
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合作或参与这项共同的使命:他们的贵胄却不支持他们主人的工作(第5节)。提哥亚的贵胄中,有些人可能因为骄傲、政治考量或个人利益而有所保留。即便如此,提哥亚的平民百姓不顾领袖的反对,承担了修复工程,在神的工作中展现了谦卑和无私的服侍(路加福音22:26-27)。
尽管缺乏高尚的支持,提科伊特人依然坚持不懈地努力,这证明,只要普通民众信靠上帝并齐心协力,上帝的旨意依然能够实现。他们的榜样激励着信徒们追求顺服,即使地方领导层可能无法带头。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