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希米记录了一段紧张劳作、警醒不倦的时期,他的文字描述了在建造和防御之间如何谨慎地保持平衡。在尼希米记4:21-23中,他指出,他们一半人拿着长矛,从黎明直到星宿出现(21节),继续工作。这种安排揭示了持续不断的敌对威胁以及应对之所需的准备。他们的困境源于敌对的邻国,他们试图阻挠耶路撒冷城墙的重建。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强调了他们坚信上帝的使命不会停止,即使他们日夜守护着这座城市。
尼希米务实的分工方式也彰显了他的领导才能。他委派武装守望者保护工人,确保城墙的修建工作顺利进行。 “从黎明到星辰出现”这句话强调了他们利用白天的每一刻,延长了工作时间。这句话也体现了人们目标一致;他们一致同意在更高的风险下延长工作时间。
尼希米时代(约公元前445-444年)的耶路撒冷,自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征服以来,一直处于废墟之中。尽管早在所罗巴伯(公元前536年)的领导下,归来的流亡者重建了圣殿,但城墙依然残破不堪。重建城墙是重建安全和身份认同的关键。在尼希米坚定的领导和审慎的策略下,耶路撒冷的修复工作开始初具规模。
下一节经文记载:“那时,我又吩咐百姓说:‘各人和他的仆人当在耶路撒冷住宿,夜间为我们守卫,白天为我们做工。’” (第22节)尼希米指示所有人留在城内,确保了城内持续的防御,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敌对势力的威胁。如果允许人们在城外的家中过夜,他们就容易遭受突然袭击。而将社区集中在城内,则凸显了社区警惕的迫切性。
尼希米的忠告是要维持持续的保护。夜间守卫,白天作工,表明每个能干的人都肩负双重责任。每个人都在协助守卫城池的同时,也在白天进行重要的建筑工作。这种结构与上一节经文中的计划相呼应,确保了防御和劳动的顺利进行。
通过在重建的边界内加强存在,人民确认了他们的集体承诺。耶路撒冷城位于被称为犹大的地方,是犹太人的精神中心。耶路撒冷地势高峻,其战略地位和精神意义非凡,但也使这座城市成为敌人眼中极具吸引力的征服目标。尼希米的策略将必要性与团结精神融为一体,从而巩固了防御。
接下来,尼希米揭示了他们的决心: “我和我的弟兄、仆人,并跟随我的护卫,都没有脱衣服,各人甚至在水边也没有拿兵器(23节)。尼希米在这里强调,没有人放松警惕。他们时刻准备着,展现了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
在古代,沐浴和其他个人事务通常需要远离居住地或淡水源。然而,正如这节经文所示,即使在处理个人事务时,他们也始终保持武装。没有人脱衣服,这暗示着他们备战的程度非同寻常,也表明他们面临的威胁极其严重。袭击随时可能到来,因此人们选择放弃日常的舒适生活,以保持警惕。
这节经文也重申了尼希米的持续参与。他不仅发出指示,他和他的同伴也以身作则,以身作则。这种以身作则的领导力创造了团结和信任。尼希米的坚定不移,在更广阔的圣经叙事中,证明了即使在充满不确定性或威胁的环境中,忠诚的奉献也能将一个群体凝聚在一起。他的领导力体现了新约圣经所教导的警醒和勤勉,其中劝勉信徒要时刻警醒行善(彼得前书5:8)。
尼希米记4:21-23既肯定了在逆境中对神助的倚靠,也肯定了源于信仰的坚定人性承诺。尼希米的策略团结了耶路撒冷的人民,提醒他们,虽然上帝会保护和祝福他们,但他们仍然可以通过勤奋准备和社区合作发挥作用。他的计划为成功修复城市防御工事奠定了基础,也为上帝子民的全新身份认同奠定了基础。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