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篇36篇10-12节传统上被认为是大卫所作,他大约在公元前1010年至公元前970年间统治以色列,是该国的第二位君王。这段经文以充满希望的向神祈求作结。他呼求说: “求你向认识你的人继续施慈爱,向心里正直的人继续施公义。”(第10节)大卫强调神的慈爱,或者说祂的盟约信实,以此表明神信实地为祂的子民行事。真正认识祂的人信赖祂那坚定不移的同在,尤其是在他们努力行正直之事的时候。这节经文暗示了一个真理:在全能者的本性中,爱与公义密不可分。
大卫的祷告祈求上帝永恒的爱永不止息。在圣经思想中,“认识上帝”不仅意味着承认祂的存在,更意味着与祂建立忠诚的盟约关系。无论喜乐还是悲伤,上帝的爱始终如一,以怜悯和恩典眷顾祂的子民。这种持续不断的恩慈也呼应了新约中关于上帝永恒之爱的教导,这在耶稣降世的经文中也有所体现(约翰福音3:16)。藉着义心,人得以与上帝的道路相合,并蒙受祂的救赎。
在诗篇36篇的整体语境中,大卫着重强调了人类的邪恶与神的良善之间的对比。心地正直的人仰赖神的怜悯。当大卫恳求神继续施恩时,他提醒信徒,唯有在主里才能找到永不止息的供应和保障。这份确信激励着所有凭信心而行的人,使他们勇往直前,深信神必扶持他们。
接下来,大卫祈求说: “求你不要让骄傲的脚踏我,不要让恶人的手赶我走。”(诗篇 11:11)这里提到的骄傲的脚,暗示了傲慢的压迫性,它常常成为信徒的绊脚石。圣经始终将骄傲描绘成一种破坏性的力量,是上帝所反对的(雅各书 4:6)。大卫祈求远离这些影响,恳求上帝保护他免受任何专横跋扈的势力侵害。
这篇祈祷反映了这样一个现实:反对既可能来自内部,源于骄傲自大的诱惑;也可能来自外部,源于邪恶之人的威胁。大卫祈求神的保护,再次强调了盟约关系的重要性,因为信徒在一切危险中都仰望他们的主,寻求祂的扶持。诗人通过寻求神的庇护,展现了对赐予平安与保障者的谦卑信赖。
大卫用“赶我走”来描绘一个人被迫离开安全之地的生动画面。然而,这句恳求本身也暗示着信徒蒙神悦纳,被神拥抱,并坚定地抵御一切邪恶。从更广义的圣经意义上讲,这节经文呼召信徒谦卑和坚定的信靠,与神保持亲密的关系,抵制任何可能破坏这种关系、使信徒身陷险境的傲慢。
这段经文的结尾强调了对罪恶的审判: “作恶的人都跌倒在那里;他们被推倒,不能再起来。”(第12节)大卫坚信上帝最终必将战胜邪恶。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强调因为公义的上帝掌权,所以持续作恶必然以失败告终。作恶者或许一时看似强大,但上帝的权柄终将得胜。
大卫说恶人“不能起来”,这表明他们的灭亡是永久性的。这与贯穿整本圣经的关于神圣公义的主题相呼应,预示着新约中强调最终审判罪恶的经文(启示录20:10)。大卫的洞见源于他个人的经历和以色列的历史,它敦促信徒们认识到公义在神的国度里必将得胜。
实际上,这首诗篇的结尾将神的爱和公义与祂的公正结合起来,向所有内心正直的人提供了保证。邪恶无法在全能者面前立足。大卫对神至高无上的保护和计划的信心,向信徒们保证,他们的避难所在于在态度和行为上都与主保持一致。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