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篇37:1-6以“大卫的诗”开头。这里我们读到一首意义深远的诗篇,它被认为是以色列第二位君王大卫所作,大卫的统治时期为公元前1010年至970年。他经历了逆境和胜利,并以此激励人们敬拜上帝,信靠上帝。虽然这篇诗篇没有明确提及具体的地点,但大卫的统治中心位于古代以色列的耶路撒冷,那里是他王国物质和精神的中心。这段开篇的文字预示着接下来的劝勉:要信靠耶和华,而不是为眼前的困境忧虑。
在“不要为作恶的忧虑,不要嫉妒作恶的” (诗篇1:1)中,作者警告我们不要因将自己与那些行不义之人比较而产生焦虑。大卫提醒我们,当我们过多关注恶人表面上的成功时,内心就会充满不安。这篇诗篇劝诫我们不要嫉妒或因那些通过不义手段获得成功的人而感到痛苦,而是邀请我们在上帝更高的旨意中找到坚定。这里提醒我们,与上帝建立稳固的关系相比,作恶行为带来的短暂利益显得微不足道。
这节经文所鼓励的态度与圣经更广泛的教导相呼应,即强调世俗的财富和权力与敬虔的义行的永恒价值之间的对比。耶稣教导说,地上的财宝会被毁坏或偷窃,因此他劝勉人们先求神的国(马太福音 6:33)。同样,大卫在此也鼓励人们以神的品格为根基,而非关注世俗繁荣的起伏。
诗篇第2节“因为他们必如草速枯干,如青菜凋残”强调了作恶者表面成功转瞬即逝的本质。正如古代以色列温暖气候下的草木在烈日下迅速枯萎,作恶者的外在繁荣也很快消逝。这幅生动的画面深深触动了那些靠土地为生的人们,他们眼中的青翠山丘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就变成枯黄,凸显了罪恶追求所带来的短暂荣耀。
这种意象敦促信徒们要着眼于永恒的视角。以信靠取代嫉妒,能使人免于陷入短期困境的紧迫感和紧张情绪中。对上帝时间安排的确定性,能培养我们的耐心,提醒我们,恶人若不悔改,其败亡在上帝公义的计划中是不可避免的。
在《古兰经》第3节中,大卫以“信靠耶和华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信实为本”为劝诫,提供了一种建设性的替代方案,以取代焦虑。信靠取代了焦虑,并激励信徒积极行义。“住在地上”表达了对上帝供应的坚定信心,而“以信实为本”则指向无论面对何种阻力,都要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地过正直的生活。
以这种方式跟随神,意味着在祂的应许中找到安全感,而不是被环境所吞噬。这种信靠和顺服的呼召是圣经中常见的主题,耶稣也曾劝勉门徒无论面对怎样的外部压力都要行义(马太福音 5:10)。信徒蒙召要安居在祂的信实之中,并为周围的世界带来益处。
诗篇中“要以耶和华为乐,他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 (第4节)强调了一个美好的交流:当我们最终的喜乐源于神时,我们的心就与祂的旨意相合,我们就能期待祂的公义塑造我们的愿望。大卫的话语并非将此视为获取物质利益的途径,而是鼓励我们内心真正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以神为乐会带来荣耀祂的新愿望。
这样的喜乐并非忽视悲伤或不公,而是提升我们的心灵,超越眼前的困境,在与全能者的团契中找到更深的满足。当主成为我们的喜乐时,我们的价值观就会转变,我们开始追求耶稣所教导的那些以福音为导向的梦想:爱神、施怜悯、分享盼望(路加福音 10:27)。
诗篇第5节“当将你的道路交托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强调了更彻底地降服于神的必要性。“交托你的道路”字面意思是将你的道路“交托”于耶和华,这是一种诗意的描述,意指将我们所有的计划、挣扎和抱负都交托给神。通过信靠他,我们承认他掌管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期待他为我们成就一切。
这节经文也进一步阐明了信仰的真谛:信心是积极地倚靠神的信实,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在头脑中认同。通过倚靠神的智慧,我们逐渐明白,当我们承认自身的局限并信赖祂完美的计划时,神的力量便会在我们里面释放出来,激励我们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保持忠信。
最后,诗篇在“他必使你的公义如光发出,使你的公平如正午的阳光”(第6节)中应许,神必证明那些信靠他、委身于他之人的义行。如同旭日东升,信徒的正直必因神的昭雪而显明。这荣耀的景象预示着,一切疑虑和误解的阴影最终都将被驱散。
在新约圣经中,我们看到了这一盼望的最终实现,基督以完美的光驱散了黑暗(约翰福音 8:12)。因此,与神同行,预示着有一天,忠信生活的真谛将得以彰显。安息于此盼望,能使信徒脱离嫉妒和忧虑的恶性循环,转而专注于神永不改变的良善。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