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诗篇 9:11-16 含义

在诗篇9:11-16中,大卫呼吁众人歌颂居锡安的耶和华,在万民中传扬他的作为(11节)。锡安指的是耶路撒冷城内的坚固山丘,位于古代以色列的南部王国。大卫约在公元前1010年至公元前970年在位,是以色列的第二任国王,他劝勉信徒公开庆祝上帝的大能作为。他强调,赞美并非仅仅为了个人的灵修;而是向世人公开宣告耶和华的主权。

强调上帝居住在锡安,让我们想象敬拜的核心位于耶路撒冷的中心-那里是举行圣殿敬拜的地方,也是上帝彰显同在的地方,尤其受人尊崇。在万民中宣扬祂的作为,包括见证上帝的介入,例如战胜仇敌、拯救我们脱离患难。如此尊崇耶和华,信心便会兴盛,并呼召他人认识上帝无与伦比的权柄。

根植于这邀请的是上帝王权的更广泛主题,这一真理预示着耶稣基督最终将以万王之王的身份显现(启示录19:16)。通过鼓励公众赞美和承认上帝的作为,大卫最终将信徒引向弥赛亚的永恒统治,并确认一切胜利和祝福都源于耶和华威严的宝座。

大卫进一步宣告,那讨血债的,必记念他们;他不忘记困苦人的哀声(第12节)。那些流无辜人血、加害于人的人,都逃不过上帝之手,因为上帝秉持着完全的公义。这句话向我们表明,上帝始终关注弱势群体的困境,绝不会忽视他们的痛苦或他们对公义的渴求。

“需要鲜血”这句话表明了上帝作为公正审判者的角色。虽然人类的审判可能会失败或延迟,但上帝公义的本性确保每一个行动都经过衡量。受苦的人不会被抛弃,也不会在人世的纷扰中迷失;耶和华会支持他们,并在祂最合适的时机为他们报仇。

神圣公义的这一维度贯穿整本圣经,在新约中更是得到了更为深刻的阐释,耶稣在其中指出,凡闲言碎语、闲行恶事,都必受报应(马太福音12:36)。没有任何呼求会被忽视,没有任何不义会被惩罚,因为耶和华鉴察万物,并以真理和怜悯回应受苦的人。

诗篇继续写道,大卫恳求说: “耶和华啊,求你怜悯我!求你看那恨我之人所加给我的苦难。你从死门将我救出来。”(13节)这些话表明,即使在危急的境况下,大卫仍然信靠上帝。大卫坦诚地承认自己的挣扎-他有真正的敌人,他们的仇恨威胁着他-但他的盼望在于耶和华的恩典介入。他知道只有上帝才能将他从毁灭的边缘拯救出来。

这里的苦难可以指深刻的试炼,无论是身体上的、情感上的,还是灵性的。大卫选择在上帝面前坦白自己的困境,表明他与全能者之间有着深厚的个人关系。他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是承认上帝掌管生死的权威,认识到最终的拯救唯有来自上帝。

上帝将大卫从死亡之门中拯救出来的意象,也传达了关于救赎的强有力信息。虽然大卫王经历了肉体的危险,但更广泛的圣经叙事强调了主的大能,他保护信徒免于永远的分离。这个主题预示了以基督为中心的福音,耶稣通过祂的救赎牺牲将信徒从罪和死亡的牢笼中拯救出来(罗马书5:8)。

大卫祷告之后,展望胜利的结果,并宣告: “好叫我述说祢一切的美德,好叫我在锡安城的门口因祢的救恩欢喜” (14节)。他的得救并非私事;它将在锡安城的门口揭晓-锡安城是另一种诗意地指代耶路撒冷的方式。大卫渴望在神子民聚集的地方庆祝,公开见证耶和华的救恩。

赞美再次成为中心,这一次是对上帝拯救之举的回应。大卫的重点并非高举自己为一位大能的君王,而是赞美那位拯救他的耶和华。这种做法取代了人类的骄傲,将所有的荣耀归于那位配得敬拜的神。

救恩自然会涌现喜乐。当信徒见证救赎或释放-无论是身体上、情感上还是灵性上的-都会促使他们由衷地回应,荣耀救赎主。这种集体和公开赞美的做法在新约中也得到了呼应,早期教会不断聚集赞美上帝所行的神迹(使徒行传2:46-47)。

大卫也观察到恶人的败坏,说道: “列国陷在自己所掘的坑里,自己的脚被自己暗设的网罗缠住” (第15节)。他在这里谈到那些图谋恶事之人的报应,说明他们落入了自己设下的陷阱。一个原则是,当违背上帝的计划时,恶行往往会自食其果。

圣经中充满了陷阱和网罗的隐喻,象征着作恶者的诡计。恶人或许存心伤害他人,但最终却被自己的诡计所缠绕,彰显了上帝创造秩序中蕴含的正义。无论一个人如何巧妙地编织欺骗之网,上帝的主权都确保不法之徒最终必将受到审判。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观念在圣经中多次出现(加拉太书6:7)。虽然有时看似不公义不受制止,但神圣的真理必胜,确保邪恶的阴谋不会最终得胜。大卫以此向信徒保证,耶和华的正义必得胜。

最后,大卫宣告: “耶和华已经显现;他施行审判。恶人因他手所作的,被网罗。” 希该翁(细拉) (16节)。这节经文总结了上帝的审判是如何彰显的。耶和华对人类事务的介入并非遥不可及,也并非完全超脱;他主动揭露错误,彰显他公义的品格。

说上帝已将自己显明出来,表明祂并非沉默或隐藏。每一次神圣的审判都见证祂的圣洁,使义人确信耶和华掌管历史。“希该安细拉”(Higgaion Selah)一词暗示着一种反思的停顿,引导信徒思考上帝公义的深远含义。

当恶人因自己的过犯而陷入困境时,这突显了一个普遍的真理:无人能胜过或逃脱耶和华的威力。诗篇9:11-16所描述的这一事实不仅使信徒安心,也警告那些坚持作恶的人,提醒每个人,敬畏和顺服上帝是永恒的智慧追求。

?? 9:7-10 ?? ← Prior Section
?? 9:17-20 ?? Next Section →
??? 1:1-3 ?? ← Prior Book
?? 1:1-6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