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以斯拉记10:25-44中,以色列人的名字被点名,作为他们悔改娶外邦妻子的忏悔的一部分,这危及了群体的圣洁和对上帝圣约的承诺。以斯拉在耶路撒冷-这座古城在公元前457年左右曾是犹大的精神和政治中心-的领导地位,揭示了归来的流亡者对追求顺服的认真态度。名单开头是这样描述的:以色列人:巴录的子孙:拉米、以西雅、玛基雅、米雅民、以利亚撒、玛基雅和比拿雅(第25节)。每个被点名的人都承诺与他的外邦妻子离婚,以示忠诚。
经文继续列举了更多与不同家族群体相关的名字。以拦的儿子有:玛探雅、撒迦利亚、耶歇、亚伯底、耶利摩和以利亚(第26节)。这些人,如同其他许多人一样,象征着整个群体的罪孽。这些名单虽然建立在族谱之上,但也强调了虔诚的选择。萨土的儿子有:以利约乃、以利亚实、玛探雅、耶利摩、撒拔和亚西撒(第27节)。这种重复的模式表明,人们愿意通过在上帝面前承认罪来纠正不顺服。
其他家族也迅速站出来,证实了此事关乎整个社区。比拜的儿子有:约哈难、哈拿尼雅、萨拜和亚特拉(第28节)。他们的行动与以斯拉倡导的圣约更新相符,以斯拉的事工发生在第一批犹太人从巴比伦被掳归回之后(公元前538年)。巴尼的儿子有:米书兰、玛鹿、亚大雅、雅述、示拉和耶利末(第29节)。公开悔改是重建耶路撒冷属灵身份的重要一步。
部分归来的流亡者来自最初分散在犹大和以色列各地的各个部族。巴哈摩押的子孙中有押拿、基拉、比拿雅、玛西雅、玛探雅、比撒列、宾内和玛拿西(第30节)。这些人的祖先曾在该地区定居,他们坚定地决心消除外来影响,以免威胁到该群体对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之神的虔诚。哈琳的子孙中有以利以谢、伊施雅、玛基雅、示玛雅、西缅(第31节)、便雅悯、玛鹿和示玛利雅(第32节)。他们的顺服体现了遵守神诫命的严肃性(申命记7:3)。
家谱列表继续列出更多名字,强调他们集体悔改的性质。哈顺的儿子:玛特奈、玛塔他、撒拔、以利法列、耶利买、玛拿西和示每(第33节)。这些人无一例外;上帝的律法适用于每个家庭,没有优劣之分。巴尼的儿子:玛代、暗兰、乌益(第34节);比拿雅、比底雅、基路希(第35节) ;瓦尼雅、米利末、以利亚实(第36节)。虽然这些经文主要列举的是一系列名字,但每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在主面前认罪悔改的故事(约翰一书1:9)。
这份庄严的名单中,还有玛探雅、玛特奈和雅苏(第37节) 。宾内的儿子有:示每(第38节);示利米雅、拿单、亚大雅(第39节);玛拿底拜、沙筛、沙莱(第40节);亚萨利、示利米雅、示玛利雅(第41节);沙龙、亚玛利雅和约瑟(第42节)。公开点名象征着无论个人地位或耻辱如何,都要同心合意地悔改。以斯拉既是文士又是祭司,他确保会众的各个角落都得到关注,根除过犯,使他们能够完全站立在上帝面前。
这段经文以最后一个家族成员的遭遇结束:尼波的子孙中,有耶利、玛他提雅、撒拔、西比娜、雅代、约珥和比拿雅(第43节)。每一次的遭遇都重申上帝认可每一个悔改的行为。最后, “这些人都娶了外邦女子为妻,其中一些人还娶了外邦女子为妻生子” (第44节)。这句最后的话强调了他们决定的分量。虽然这件事深深地影响了家庭,但这些被掳的人认为有必要与主重建正确的关系,这表明顺服有时需要痛苦的牺牲。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这种洁净的行为预示着耶稣教导中对属灵纯洁的呼召,即分别为圣(约翰福音17:15-17)。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没有人可以逃避责任,任何不顺服的细节都不容忽视,任何悔改的时刻都不容忽视。经文提及每一个人,即使是那些娶了外邦妻子所生儿女的人,也彰显了以色列人渴望改正自己的行为,维护圣约群体的决心。历史背景表明,以斯拉的改革发生在波斯王亚达薛西一世允许新一波被掳者归回后不久(大约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文中对耶路撒冷的地理描述,展现了这座圣殿之城作为敬拜和忠于圣约的中心的复兴。
这段经文也彰显了忠于主的代价,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家谱的细节强调了每个人的选择都对群体的整体圣洁有所贡献。所面临的苦难揭示了一群致力于遵行上帝律例的人,这一原则也贯穿了新约圣经中关于作为上帝圣洁子民过着纯洁和虔诚生活的教导(彼得前书2:9)。
共同体承认罪孽,并决心断绝与外国盟友的联系,树立了全心全意服从的榜样,即便身处困境。流亡者坚定不移地遵守上帝的律法,使他们得以重建忠诚民族的身份,并为他们的社群在更广泛的圣经叙事中记载的未来复兴故事做好了准备。
所有这些名字和决定都表明,内心的信念,当体现在公开行动中时,就能使信徒焕发活力。以斯拉细致的记录强调了在圣约关系中问责的重要性,并教导后世子孙认识灵性和道德纯洁的重要性。他们返回耶路撒冷的旅程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次灵性和群体的复兴。
当他们决心脱离涉外婚姻时,他们意识到需要保持独特-单单献身于上帝的旨意。这呼应了圣经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属于上帝意味着愿意远离那些损害虔诚的行为。他们的故事强调了主如何尊重真诚的悔改,并赐予我们一个基于圣洁的全新未来。
这是对上帝的崇敬之情的深刻展现,也强化了这样的教训:对于那些将忠诚放在首位的人来说,没有什么障碍是无法克服的。他们摒弃了外邦联盟,以确保对上帝的忠诚不被削弱。在他们采取的行动中,人们与信徒们更加团结,并重新发现了与上帝保持正确关系的奇妙祝福。
以斯拉记10:25-44最终见证了人民坚定不移地遵守上帝律法的决心,他们相信祂的诫命会带来生命和祝福。他们站在耶路撒冷城墙之间,重新立约,见证了救赎的恩典,这恩典在新约中得到了充分的启示,弥赛亚呼召祂的追随者们坚定不移地献身于祂(路加福音9:23)。
上帝的救赎工作常常包含着为了公义而做出的艰难抉择。当这些人的名字被记录下来时,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见证了顺服带来属灵的合一。他们决定的严肃性提醒所有信徒,顺服主需要持续的顺服,同时也为后代带来盼望的传承。
以斯拉记的结束语描绘了这些被掳之人结束了一个妥协的时代,开启了一个忠信的新时代,阐明了一个永恒的原则:当上帝的子民全心全意地远离违背祂诫命的一切时,他们就能兴旺发达。世世代代的罪孽,只要我们归向耶和华,并信靠祂的道路坚定不移、完美无缺,就能被除去。
许多人的心灵和家庭因顺服上帝的旨意而得以重新定位,这反映出未来世代更美好的圣约。尽管经历了痛苦的转变,但悔改的果实却孕育出新的生命。他们改正和谦卑的榜样,对于那些渴望与上帝建立圣约关系、不再有分裂的忠诚的人来说,是永恒的见证。
第44节中提到儿女,温柔地表明即使是家庭纽带,如果导致崇拜败坏,也需要重新安排,以维护社群的完整性。尽管这些事情错综复杂,但流亡者将上帝的旨意置于个人依恋之上,相信他们最终的未来和安全在于上帝。
以斯拉记10:25-44中对名字和家族的概述,强调了将日常选择与上帝呼召祂子民所追求的圣洁相协调的重要性。正如这些归回的被掳者所发现的,更新他们与主的关系有时意味着要摆脱过去那些遮蔽他们对祂忠诚的纠葛(雅各书4:8)。
它们堪称典范,表明集体的医治源于个人对上帝启示真理的顺服-无论多么艰难。从这些经文中,信徒们汲取希望:只要个人谦卑自己,顺服地回应属灵的确信,真正的更新就始终存在可能性。
上帝的子民在此寻求坚守圣约,铭记过去导致流亡的失败。耶路撒冷在长期受外族统治之后,再次成为重建神圣习俗的场所。这一历史时刻的严肃性,凸显了以斯拉在打造一个献身于上帝之名的洁净群体方面所发挥的关键领导作用。
被掳之人的悔改,显明他们愿意遵从圣经的诫命,并改正任何威胁他们作为上帝选民群体独特性的过错。因此,以斯拉记的这部分内容,捕捉了群体复兴的最终步骤,为子孙后代铸就了丰厚的遗产,并将他们与上帝跨越世纪的救赎计划联系起来。
他们的见证鼓励基督徒反思哪些方面需要降服和洁净。正如他们放弃外国联盟一样,基督徒也蒙召要摆脱那些有损主至高地位的属灵纠葛(希伯来书12:1)。以斯拉时代的悔改,为每个时代的更新奉献奠定了有益的蓝图。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