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文列举了归回的被掳者,重点关注那些家谱不明的人: “这些人是从特米拉、特哈沙、基绿、押但和音麦上来的,却不能证明他们的宗族和子孙是以色列人(第59节)。这些城镇-特米拉、特哈沙、基绿、押但和音麦-位于曾经被巴比伦统治的地区,很可能位于现代叙利亚以东的美索不达米亚。这些地方是犹太家庭在流亡数十年后返回犹大的聚集地,突显了这些回归者即使家谱记录不完整,也要恢复其遗产的决心。
经文提到这些人无法提供其父系家族的证明(第59节),这揭示了以色列对血统的重视。祭司或利未人的背景对于圣殿的服侍至关重要,而对于更广泛的社群而言,能够确认祖先有助于维护几个世纪前建立的部落身份。这种对血统的重视也将人民与上帝赐予亚伯拉罕和摩西的圣约承诺联系起来(创世记12章;出埃及记24章),提醒人们塑造以色列身份的圣约纽带。
尽管难以证明自己的出身,这些家族仍然加入了重建圣殿、恢复正常敬拜的伟大运动。他们的加入彰显了忠于上帝的呼召比完善的行政管理更重要。即使没有确凿的家谱证据,他们也与以色列同胞一起,开始荣耀上帝,并相信祂会在他们重建家园时指引他们。
圣经继续列举未经证实的家族,记载着:第莱雅的子孙,多比雅的子孙,尼哥大的子孙,共六百五十二人(第60节)。这些数字表明这些群体规模庞大。这并非一两个人的问题;超过六百人无法证明其正式的部落关系。这些数字凸显了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如此庞大的队伍响应上帝的呼召,在身份不明的情况下回归所需的奉献精神。
这些无名氏的出现,与像第莱雅和多比亚这样的大家族首领一起,凸显了该群体的集体性。他们回归犹大,是为了参与上帝复兴祂子民的宏伟计划。他们无法核实血统,或许暗示着巴比伦流亡时期造成的混乱,当时的记录在数十年间丢失、毁坏或被掩盖。然而,他们坚持不懈,表明他们依靠上帝,而不是一丝不苟地保存档案文件来维护自己的身份。
以斯拉记2:59-63强调,上帝子民的属灵合一并非完全由文书工作决定。虽然圣经律法要求确认血统,但上帝仍然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动工。这些家庭抱有希望,一旦他们抵达那片土地,一位授权的祭司或上帝所命定的措施将明确他们在各支派中的地位。
随后,记载将焦点转向祭司家族:祭司的子孙:哈巴雅的子孙、哈哥斯的子孙、巴西莱的子孙(巴西莱娶了基列人巴西莱的女儿为妻,就以她们的名字命名) (第61节)。历史上,祭司在带领以色列人的敬拜和与耶和华沟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祭司必须出自利未人,特别是亚伦的后裔,这样他们才能合法地在圣殿侍奉(民数记3章)。哈巴雅、哈哥斯和巴西莱体现了世袭的血统,这对于维护以色列敬拜的神圣性至关重要。
基列人巴西莱的名字可以追溯到大卫王时期,大卫王在位时间约为公元前1010年至公元前970年。最初的巴西莱因在押沙龙叛乱期间帮助大卫而闻名(撒母耳记下第17章)。在以斯拉记的这段经文中,一个祭司家族通过联姻与巴西莱家族融合,而祭司的后代则继承了巴西莱的名字。这一背景让我们得以一窥家族是如何融合的,以及声誉和传承是如何超越部落群体的,尤其是在像流放时期这样的动荡时期。
提及如此显赫的血统,突显了流亡者不仅在地理上重建了他们的社群,也通过对上帝计划的重新委身而重建了他们的社群。通过自称巴西莱,他们有望维护自己的荣誉和正直,并有可能重新获得公认的祭司职位-前提是血统纠纷能够得到解决。
尽管他们竭尽全力证实自己的血统,我们读到:这些人查阅了祖先的登记,却找不到他们;因此他们被视为不洁净,不能担任祭司(第62节)。 “祖先登记”一词指的是官方的家谱文件,而这些文件对这些人来说显然要么不完整,要么根本不存在。祭司的职位如此神圣,维护其纯洁至关重要。被开除祭司职位意味着任何不确定自己血统的人,在提供适当证据之前,不得履行祭司的职责。
这种驱逐并不一定是永久的审判。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圣殿敬拜的神圣性,这反映出以色列人对其祭司国度使命的严肃性(出埃及记19章)。如果找不到证据,这些人就必须遵守要求精确世代核实的律法。然而,历史背景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合法的记录或神圣的确认或许能够证明他们的主张是正确的。
如此严格地遵守登记程序,彰显了领袖们决心按照上帝的旨意重建社区。他们在对回归者的宽容与维护圣殿纯洁的必要性之间寻求平衡。他们的行动强调,上帝的子民必须遵守祂的诫命,同时也欢迎那些真诚寻求参与敬拜的人。
最后,以斯拉记2:59-63提出了解决方案:总督吩咐他们,不可吃至圣之物,直等到祭司拿着乌陵和土明起来(63节)。这里的“总督”很可能指的是所罗巴伯,他在公元前538年左右犹大回归犹大期间担任民事领袖。虽然他出身于大卫王的皇室血统,但他在波斯王居鲁士手下被任命为总督,这标志着以色列复兴史上的一件大事。
乌陵和土明(第63节)的提及,让人回想起古代辨别上帝旨意的做法,这通常与大祭司的胸牌有关(出埃及记28章)。这些神圣的圣物提供属灵的指引,以解决领导权或宗族的不确定性。总督要求乌陵和土明,表明祭司地位的最终确认权掌握在上帝手中。人的记录或许会失效,但主的旨意却是确定的。
这条不可吃至圣之物的诫命(第63节)阻止了这些心存疑虑的祭司参与那些只供合法祭司享用的圣祭(利未记2章和7章)。这既维护了圣殿敬拜的神圣性,又为上帝的最终决议留下了空间。因此,他们并非被永远驱逐,而是处于一种等候的状态,信靠上帝会赐下只有祂才能提供的解决办法。
上帝复兴的国度里有许多忠心的人,他们的名字并不整齐地记录在册,但主为他们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这段经文表明,上帝颁布律法是为了保护群体的正直,同时也为真正寻求祂旨意的人提供了途径,使他们被认可并被纳入祂的旨意之中。
因此,以斯拉记 2:59-63 强调了以色列归来的流亡者对家谱证据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他们致力于按照上帝的意愿恢复社区,同时承认对上帝的服务的最终验证在于他的主权计划。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