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河西行省的总督达乃和示他波斯乃以及他们的同僚来到他们那里,对他们说:“谁颁布旨意,叫你们重建这殿,完成这工程呢?”(第3节)由此可见,犹太人在耶路撒冷的工作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挑战。达乃是波斯帝国的地方官员,具体负责监管幼发拉底河以西的地区,通常被称为河西行省。这片广阔的地区包括犹大,流亡归来的剩余子民在那里寻求重建神的殿。大约公元前520年,达乃质问这些建筑者,要求他们提供重建工程的合法性证明,这表明波斯当局对他们领地的监管非常严格。
提及这座圣殿(第3节)特别指向耶路撒冷的圣地,它早在公元前586年就被巴比伦人摧毁。在这段历史时期,犹太人根据居鲁士王(约公元前539年)的法令,获准从流放地返回家园重建家园,但波斯官员对这道法令的记忆已淡忘。塔特奈问道: “谁给你颁布了法令?” (第3节),这突显了归来的流放者所面临的官僚主义。他们需要证明自己有权重建家园,以此表明上帝最初通过居鲁士赐予他们的恩惠。
值得注意的是,塔特奈亲自与他们接触,并要求进一步解释。他的领导角色表明,在大流士王(约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在位)的统治下,波斯帝国正努力维持其领土的秩序。经文中的张力预示着流亡者将再次依靠上帝的保护和最初的王令来继续他们的工作,这与圣经的原则相呼应,即主通过世上的权威来成就他的旨意(参见罗马书13:1)。
下一节经文,我们相应地告诉了他们重建这座建筑的人的名字(第4节),我们看到犹太人直接回应了达乃和他的同伙。他们没有隐瞒身份或停止工作,而是大胆地介绍了领导这项重要修复工程的人。这一刻展现了建造者的决心和坦诚,他们毫不羞愧地、毫无隐瞒地展现了他们为了荣耀耶和华所做的努力。
工人们直截了当地报上名字(第4节),也表明他们感到居鲁士王先前谕旨的权威保护着他们。他们没有将塔特奈的质询视为威胁,反而将其视为澄清事实、正名的机会。他们的信心最终建立在上帝的应许之上,上帝必将祂的子民带回故土,并重建祂的圣殿。
在这段后被掳时期,像所罗巴伯和耶书亚这样的领袖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忠心的工人也加入了他们重建圣殿的行列。他们愿意提供名字,这可以看作是一种信心的表现,象征着他们对上帝与亚伯拉罕及其后裔所立之约的信靠,并预示着先知书中所预言的更完全的救赎(见耶利米书33:7-9)。
最后,我们读到,上帝的眼目眷顾着犹太人的长老,他们没有阻止他们,直到报告给大流士,并得到书面答复(第5节)。这节经文有力地展现了上帝的保护和监督。“上帝的眼目”一词强调了上帝的特殊指引和关怀,确保圣殿的修建工作在政府的审查下仍能顺利进行。长老们坚定不移,坚信上帝的应许会与他们同在,因为他们为上帝的荣耀而劳作。
神圣的庇护使建造者得以继续建造,直到大流士王下达正式的命令。因着上帝眷顾的看顾,世上没有任何官员能够阻止上帝通过居鲁士所颁布的命令。在充满挑战的境况中,上帝的子民历来都因知道主看见并悦纳他们顺服的服侍而得到安慰(参见诗篇33:18)。
关于书面答复的注释(第5节)表明此事将通过正式的行政渠道处理。犹太领袖并非试图破坏波斯权威的叛乱分子;相反,他们尊重正当的治理,同时坚持为上帝的国度而努力。尊重合法权威的同时忠于主的这一原则贯穿整本圣经,展现了信徒如何在世俗领导下和平共处,同时最终遵从上帝更高的呼召(见使徒行传5:29)。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