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斯拉记6:19以归回的被掳之民为一个重要时刻的预备开篇:被掳之民在正月十四日守逾越节(19节)。这一举动与几个世纪前最初赐给以色列人的指示紧密相连,将他们与出埃及记中确立的传统联系起来,并重申他们作为上帝圣约子民的身份。逾越节的庆祝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它生动地提醒着他们的祖先从埃及的奴役中被拯救出来,并见证了上帝世世代代的信实。
希伯来历法正月十四日通常对应早春,大约在我们现代历法的三月或四月。在一年中的这个特定时间庆祝逾越节,凸显了他们重返耶路撒冷所象征的复兴与希望。这是一个感恩上帝恩典的时刻,上帝允许他们从流放中归来,并见证他们家乡敬拜和社区生活的基础重建。耶路撒冷位于犹大山区,自从大卫王于公元前1003年至公元前970年左右决定将其定为国都以来,它一直是以色列人敬拜的中心。
被掳之人选择在指定的时间恢复逾越节的仪式,展现了他们的顺服和敬畏。他们明白履行圣约的义务对于复兴他们的属灵遗产至关重要。圣约的祝福包括上帝的保护和同在,这些祝福与祂子民的忠诚息息相关(申命记7章)。因此,逾越节的每一个元素都具有集体和个人的意义,强化了上帝的应许和拯救超越了他们所面临的任何逆境。
以斯拉记6:20着重于祭司和利未人的洁净,经文写道: “祭司和利未人一同洁净自己,全都洁净了。然后,他们为所有被掳的人,为他们的弟兄祭司和自己,宰杀逾越节的羔羊(第20节)。洁净是一项规定的要求,确保负责圣殿侍奉和祭祀的人在圣洁中站在上帝面前。这种做法可以追溯到摩西时代,强调了履行神圣职责所需的高标准洁净(利未记8章)。
祭司和利未人对于维护圣殿的属灵完整性至关重要。他们的勤勉提醒社群,敬拜关乎身心。在古代以色列,礼仪上的洁净代表着对上帝的顺服和悔改。此处经文强调“他们都是洁净的”,表明整个利未人阶层一致承诺全心全意地遵守上帝的诫命。
祭司和利未人忠心地侍奉,使被掳的人和他们的家人能够按照摩西早已设立的方式,享受逾越节。每位祭司的工作象征着上帝与祂子民之间的桥梁,使归回的被掳者在经历了一段流离失所和艰辛之后,与主重新建立起联系。这种奉献精神有助于重建社群的属灵结构。
继续读以斯拉记6:21,我们读到: “从被掳归回的以色列人和一切脱离列国污秽、归向他们、寻求耶和华以色列神的,都吃了逾越节的羔羊” (21节)。这节经文强调了逾越节的包容性。不仅归回的被掳之人参与其中,那些离弃偶像崇拜、寻求独一真神的人也参与其中。他们的参与表明,在主里的属灵合一超越了任何先前的国家或民族的差异。
与不洁分离强调了分别为圣归给上帝的必要性(利未记20章)。以色列独特的身份源于他们的圣约关系,虽然外来者可以受到欢迎,但他们必须摒弃旧有的生活方式,全心全意地归向上帝。守逾越节是公开宣告信仰和顺服上帝诫命的见证。它确认了真正的敬拜不仅仅受出身的限制,也受全心全意追随上帝的真诚愿望所限制。
这些新来者通过“分别出来”,加入了以色列救赎与拯救的故事。他们宣告,他们的忠诚如今属于那位拯救以色列脱离埃及、并将他们从犹大以东的巴比伦流放地带出来的上帝。无论出生在以色列,还是来自异乡,所有人都可以在忠于圣约的旗帜下团结起来。
最后,以斯拉记6:22描述了这喜乐的高潮: “他们欢欢喜喜地守除酵节七日,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欢喜,又使亚述王的心转向他们,鼓励他们做以色列神殿的工作(22节)。逾越节之后,为期一周的除酵节是继续反思和庆祝得救的仪式。这里的“亚述王”很可能指的是波斯统治者(例如公元前522-486年在位的大流士一世),他的统治范围涵盖了曾经属于亚述帝国的领土。
这位统治者内心的转变表明,上帝甚至可以感动最强大的君主去成就他的旨意。在这种情况下,国王对犹太人的恩惠使他们得以重建圣殿,恢复敬拜。除酵节象征着对上帝诫命的重新奉献,象征着罪恶的除去和对圣洁生活的开放接纳(出埃及记12章)。
带来喜乐的不仅仅是外在环境,更是对上帝之手的认可,从获准返回家园,到圣殿修复的最后阶段,这一切都在上帝的指引下。这种敬拜和虔诚的合一表明,上帝的信实跨越了时间的长河,从摩西时代到被掳时期,最终在基督身上得以完全(约翰福音1章)。他们为期七天的敬拜,以深深的感恩和对神圣干预力量的见证,结束了复兴的篇章。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