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利米书12:7-13记载了圣经中最凄惨的哀叹之一,出自上帝的口中。耶和华宣告: “我离弃了我的家,我舍弃了我的产业;我把我心爱的,赐给了我所爱的。”
交在仇敌的手中” (第7节)。 “殿”既可以指圣殿,也可以指人民; “产业”使人想起以色列是耶和华所珍爱的产业(申命记32:9)。将祂所爱的人交出去,是圣约警告的司法体现(利未记26章;申命记28章)。从历史上看,这预示着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5-562年在位)对巴比伦的入侵,最终导致耶路撒冷在公元前586年陷落(列王纪下24-25章)。这悖论令人痛苦:拣选并珍惜以色列的上帝如今却将她交出去-不是因为祂的爱消失了,而是因为他的子民向祂咆哮。
随后,这幅图将犹大比作狮子: “我的产业在我眼中好像森林中的狮子,她向我吼叫,所以我恨她” (第8节)。这里的“恨”是指拒绝圣约,与拣选的恩典(玛拉基书1:3)相反。以色列本应信靠和顺服,却在面对她的主时摆出了掠食者的姿态。当附庸向君王咆哮时,君王不再庇护附庸。这与“我要以你们为我的子民,我要作你们的神”(出埃及记6:7)截然相反:持续的敌意会招致正义的反对(利未记26:17)。其严重性凸显了其利害关系-偶像崇拜和不公并非小罪,而是叛国罪。
耶利米随后尖刻地反问道: “我的产业在我眼中岂像斑纹的鸷鸟?鸷鸟岂从四围攻击她吗?你去聚拢田野的一切走兽来吞吃它!” (第9节)一只“斑纹”的鸟-有着奇特的斑纹-会引来其他鸟类的攻击;因此,犹大的融合主义使她既在上帝眼中显得陌生,又成为周边国家攻击的目标。对“走兽”的召唤与以赛亚书56:9相呼应,邀请她接受审判。申命记也曾警告说,如果以色列信奉外邦人的神,外邦人的牙齿必吞吃她(申命记28:49-52)。上帝的移交并没有否定他的主权;而是在执行他的话语。
比喻转向一片荒废的庄园: “许多牧人毁坏我的葡萄园,践踏我的田地,使我美好的田地变为荒凉的旷野” (第 10 节)。 “许多牧人”可以指没有履行职责的犹大领袖(耶利米书 23:1-2),也可以指占领和蹂躏这片土地的外国指挥官。 “葡萄园”让人想起以赛亚的歌(以赛亚书 5:1-7)和诗篇 80 篇中从埃及移植的葡萄树;上帝种植的“美好的田地” (字面意思是“我所喜悦的田地”)被践踏成荒地。耶稣后来在佃户的比喻(马可福音 12:1-12)中再次提到了这个葡萄园的意象,谴责那些偷窃属于上帝的东西的领袖,并向不忠的管家发出审判的信号。
哀歌愈发深沉: “地荒凉,荒凉,在我面前悲哀;全地荒凉,无人放在心上” (11节)。受造之物在上帝面前“悲哀” ;旱灾、枯萎病和入侵都使这片土地本身陷入悲伤(耶利米书9:10;罗马书8:20-22)。然而,人类的反应却是令人心寒的冷漠-“无人放在心上” (11节)。灾难不仅是罪恶的后果,更是拒绝悔改的延续。没有悔改,就无法医治(约珥书2:12-14)。
耶利米书12:12的描述范围十分广泛: “行毁灭的都来到旷野一切净光的高处。耶和华的刀从地这边直到地那边,行毁灭的都来到旷野。凡有平安的都不得平安。” (12节)这些“净光的高处”,曾经是非法崇拜的场所,如今却成了入侵者的巢穴。 “耶和华的刀”意味着巴比伦不仅仅是一个敌人;它是上帝的工具(耶利米书25:9)。 “凡有平安的都不得平安” (12节)故意与那些高喊“平安了,平安了”的假先知相矛盾,而实际上根本没有平安(耶利米书6:14)。当上帝向背叛圣约的人宣战时,虚假的平安便会烟消云散。
这节诗以倒转的收割结束: “他们种的是麦子,收的是荆棘,劳苦劳碌却毫无益处。你们要因耶和华的烈怒,为你们的收成抱愧。” (第13节)荆棘属于咒诅(创世记3:18)。何西阿警告说,种的是风,收的是旋风(何西阿书8:7);哈该描述了当神的殿被藐视时,劳苦劳碌却一无所获(哈该书1:6)。耶利米将徒劳无功直接归咎于神的愤怒-并非一种脾气,而是一种坚定的、立约的、对邪恶的反对,这种反对将努力变成了尴尬。唯一的出路是通过羞愧转化为悔改。
耶利米书12:7-13虽然严厉,却驱使我们渴望一位不会毁坏葡萄园的牧人,以及一位不会对父咆哮的儿子。耶利米很快就会应许这样一位领袖-公义的苗裔,他会明智地牧养羊群,拯救犹大(耶利米书23:5-6)。在福音书中,耶稣,这位爱子,却矛盾地被“交”在敌人的手中(使徒行传2:23);祂戴着我们丰收应得的荆棘冠冕,代替我们忍受耶和华的刀剑(撒迦利亚书13:7),然后复活栽种新的葡萄园,结出永恒的果实(约翰福音15:1-8)。在祂里面,被遗弃的房屋变成了一座活着的圣殿;散落的田地变成了一个硕果累累的花园。但通往那里的道路仍然需要将其铭记于心-听从上帝的判决,不再叛国,并相信在十字架上圣洁与爱相遇的君王。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