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耶利米书13:12-14中,耶利米在亚麻带的记号(耶利米书13:1-11)之后,又用一句尖锐的谚语“酒壶”来表达,这句谚语表面上看似显而易见,实则暗藏审判之意。这幅景象预示了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下巴比伦的围城战(公元前605-586年),并揭露了犹大领袖-约雅敬(公元前609-598年)、约雅斤(公元前598-597年)和西底家(公元前597-586年)-是如何将国家引向昏迷,最终走向毁灭的。
耶利米书 13:12 说: “所以你要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各器皿都要盛满酒’” (第 12 节)。希伯来语的形象很可能是指犹太人家庭和仓库中常见的大酒缸(נֶבֶל, nebel )。然后,上帝开始让耶利米准备好听取听众的回应- “他们对你说:‘我们岂不知各器皿都要盛满酒吗?……’” (第 12 节)。人们的问题充满了讽刺;他们把预言变得陈词滥调,就像耶利米书第 7 章中他们在圣殿敬拜中变得平凡一样。耶利米的谚语起到了诱饵的作用:在获得对字面意思的认同后,他揭示了隐喻的含义。
在第13节中,上帝降下了审判: “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必使这地的一切居民,就是坐在大卫宝座上的君王、祭司、先知,并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都酩酊大醉。’” (第13节)这里的“酩酊大醉”并非指欢庆的场面,而是指上帝所赐予的昏迷、道德迷失和审判时的恐慌。圣经在其他地方称之为耶和华烈怒的“杯”,使列国摇晃(诗篇60:3;以赛亚书51:17;耶利米书25:15-17)。君王、祭司、先知这三位一体的形象预示着各级领导的彻底腐败,并蔓延至“一切居民”。从历史上看,这种“填充”表现为地缘政治冲击:巴比伦从北方推进、联盟转变的鞭策以及拒绝寻求上帝的领导人的瘫痪。
耶利米书 13:14 进一步宣布了审判: “耶和华说:‘我必使他们彼此相撞,就是父亲与儿子彼此相撞。我不顾惜,不忧愁,不怜悯,免得灭绝他们。’” (第 14 节)动词“相撞”描绘了器皿在撞击中破碎的景象(耶利米书 19:10-11)。在围城之下,社会纽带断裂;恐惧使邻里反目成仇,甚至父子反目成仇。三重否定-没有怜悯、没有忧愁、没有怜悯-表明宽恕之窗已经关闭(呼应以西结书 5:11)。这是早已警告过的圣约正义(申命记 28),现在被释放,因为“没有人将这事放在心上”(耶利米书 12:11)。上帝并非反复无常;他“早起来”发出警告(耶利米书 7:13),但一个决心沉迷于偶像的国家必须承担后果。
“酒罐”的神谕为耶利米书25章的“愤怒之杯”埋下了伏笔,并指向犹大崩溃之后的福音:大卫之子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提到“这杯” ,并选择为祂的子民喝下这杯(马太福音26:39)。犹大被令人麻木的审判“充满” ,而基督却代替我们被天父的愤怒“充满” ;领袖们使羊群摇摇欲坠,而好牧人却用不同的方式安抚祂自己的羊群-“不要醉酒……乃要被圣灵充满”(以弗所书5:18;使徒行传2:13-18)。在祂里面,破碎的器皿成为“蒙怜悯的器皿”(罗马书9:23),曾经将我们摔得粉碎的,如今变成了新约的杯(路加福音22:20)。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