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耶利米书14:19-22中,先知耶利米在耶和华面前倾吐他的哀歌,质问犹大人民是否已被完全抛弃: “难道你全然丢弃犹大吗?难道你厌恶锡安吗?你为何击打我们,使我们无法医治呢?我们指望平安,却没有好处;指望医治,谁知反倒有恐怖!” (19节)。犹大是以色列在公元前930年左右分裂后存留下来的南方王国,一直持续到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征服耶路撒冷。提到锡安-耶路撒冷圣殿所在的圣山-表明耶利米对圣城的苦难深感悲痛。
先知的话语流露出一种绝望的恳求:他们期待着一个治愈和复兴的时期,然而恐惧却降临到他们头上。这种恐惧很可能源于对即将到来的灾难的悲痛,这些灾难包括严重的旱灾和迫在眉睫的征服威胁。人民对拯救的渴望凸显了上帝的承诺与当前严峻形势之间的矛盾。信仰似乎受到了考验,仿佛上帝的帮助遥不可及。
即使在苦难之中,耶利米的疑问也暗示着希望。他呼求苦难背后的原因,展现了对上帝品格的倚靠。他探究圣约群体是否已“遭受无可救药的打击” ,强调他们的脆弱性以及对神圣干预的迫切需求。尽管恐惧和绝望笼罩着他们,耶利米书14:19仍引导读者期待上帝充满怜悯的回应。
在下一节经文中,耶利米宣告: “耶和华啊,我们知道我们的罪孽,和我们祖先的罪孽,因我们得罪了你” (20节),他公开承认了国家罪孽的深重。提及“我们祖先的罪孽” (20节),将当今的以色列人与世世代代以来一贯的悖逆模式联系在一起。耶利米从公元前627年左右开始预言,直到耶路撒冷陷落之后的某个时期,他站在破口处,承认个人和集体的过犯。
如此认罪是迈向与神和好的关键一步。它表明,虽然国家审判迫在眉睫,但人民意识到自己属灵的败坏。耶利米的谦卑为我们树立了悔改的典范,承认神施行管教是出于公义。这一主题与圣经中其他强调认罪对恢复的重要性的经文相呼应。
直接向耶和华呼求,强调真正的悔改包含承认上帝的圣洁。尽管苦难和旱灾持续不断,耶利米仍代表人民发声,敞开他们的心扉。他们承认今世和前世的罪孽,寻求恩典的途径,希望上帝的怜悯能使他们恢复,尽管他们未能忠于信仰。
耶利米的恳求在耶利米书14:21继续: “求你为你自己名的缘故,不要轻视我们,不要辱没你荣耀的宝座。求你记念我们,不要废弃你与我们所立的约。” (21节)他呼吁上帝的荣耀和祂对祂应许的坚定承诺。上帝荣耀的宝座象征着神圣临在的宝座,尤其与耶路撒冷的圣殿相关。它象征着上帝对祂圣约子民的统治,以及祂渴望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
先知呼吁上帝记念祂与以色列人祖先所立的圣约,并暗指通过亚伯拉罕(约公元前2000年)、摩西(约公元前1446年)和大卫(公元前1010年至公元前970年在位)等人物建立的神圣纽带。耶利米借此强调,上帝自身的声誉与祂子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祂“废除”这约,或许意味着神信实的缺失,但耶利米相信上帝不会违背祂的本性。
耶利米书14:21也强调,复兴并非仅仅为了人民的安慰,而是为了彰显上帝的圣名。耶利米仰赖上帝对这圣名的承诺-这一主题贯穿整本圣经,并在基督为人类完成的救赎工作中达到顶峰。先知的信心在于上帝即使在毁灭性的境况下,也坚定地持守祂的圣约。
最后,耶利米问道: “列国的偶像中,有能降雨的吗?天能降甘霖吗?耶和华我们的神啊,不是你吗?所以我们仰望你,因为你所行的这一切事。” (22节)这个问题引出一个强烈的宣告:真正的供应只能来自耶和华。邻国的偶像-无法维持生命的假神-与以色列的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唯有祂才能滋养和照顾我们。
先知指出上帝在自然之上拥有独一无二的权柄,强调即使是天空也无法独自“降下雨水”。这凸显了上帝的主权,以及向无意义的偶像或事物寻求救赎是徒劳的。面对旱灾和国家危机,人民的希望必须回归到掌管万物的那位。
耶利米书14:22以强有力的信仰宣言结束了耶利米的呼吁。他以“我们仰望祢”这句话,勾勒出这个国家最终的立场:尽管深陷罪孽,面临毁灭的威胁,他们仍将自己交托给唯有祂能带来医治之雨的神的怜悯。这份期盼邀请子孙后代牢记,在神的主权面前,人类的诡计终将失败。这预示着耶稣的降临将完全实现一个盼望,祂将为所有口渴的人带来活水(约翰福音7:37)。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