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利米的预言主要从公元前627年左右开始,直到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陷落之后。他向被掳的以色列人发出了深刻的呼吁,要他们牢记自己的道路,回归正途。他劝诫他们: “你们要为自己设立路标,设立路标,追想你们所行的大路。以色列处女啊,要回到你们这些城邑。”(耶利米书1:21)这表明与上帝立约的子民应该标记他们旅程的轨迹,并将心思放在回家的路上。虽然他们被分散,但他们仍然保留着上帝选民的身份,他们的家乡也在召唤他们回归圣约,忠于自己的信仰。
先知使用“以色列的处女啊”(第21节)一词,彰显了上帝复兴的视角,他并非将以色列视为一个永远被过去玷污的国家,而是上帝寻求洁净和更新的一个民族。这彰显了上帝的怜悯,预示着祂愿意接纳并赦免祂子民的应许(弥迦书7:18-19)。尽管以色列的流亡是痛苦的,并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未能遵守圣约,但耶利米的措辞强调,耶和华的眼光超越了他们目前的耻辱。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设立……路标”的主动命令。古代的旅行者经常设置路标来识别路径和安全路线,尤其是在穿越荒野地区时。在巴比伦之囚的历史背景下,犹大和以色列的城市饱受战火蹂躏,许多居民被强行掳到巴比伦(位于今伊拉克)。通过耶利米的话语,上帝邀请被掳之人做出明智的决定,回到故土,享受上帝为他们设立的祝福和责任。
耶和华延续着呼召祂子民回归的主题,问道: “背道的民哪,你来来往往要到几时呢?因为耶和华在地上造了一件新事,就是女子环绕男子。” (22节)这句话描绘了神主动做了一件前所未闻的事:以色列生活中将要发生的令人瞩目的逆转。虽然女子环绕男子的意象可能显得神秘,但有一种观点认为,它象征着以色列在保护或深情中回归耶和华,强调在神的看顾下,他们从疏远走向亲密。
“不信的女儿”这个词提醒读者以色列人一再背离上帝,但它也是一个温柔的、充满家庭气息的称呼,暗示着耶和华仍然视他们为可以回家的孩子。历史上,以色列的不信常常导致他们与外邦势力交战,例如亚述,最终被掳到巴比伦(公元前597年和公元前586年)。但即使在那场浩劫中,上帝的救赎旨意依然坚定。用耶利米的话来说,祂正在创造新事物,暗示祂正在修复破碎的一切,并为祂的子民在祂面前忠心行事的未来铺平道路。
在圣经历史的艰难时期-无论是公元前8世纪末亚述的威胁,还是公元前6世纪初巴比伦的流亡-耶和华都一再表明祂的坚定不移。祂宣告祂要行的新事,邀请以色列人相信祂必从荒凉中带来新的希望。在更广泛的圣经故事中,上帝更新万物的主题最终在耶稣身上得以应验,祂设立了新约,为疏远的人带来救赎与和解(哥林多后书5:17)。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