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耶利米书31章38节,先知耶利米预言耶路撒冷的复兴: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这城必归耶和华重建,从哈拿业楼直到角门。’” ( 38节)。耶利米预言的时期是公元前七世纪末至六世纪初,当时犹大王国正受到巴比伦的威胁。通过这个应许,神向祂的子民承诺,即使他们因悖逆而遭受毁灭,圣城也必重建。
哈拿业塔位于耶路撒冷北部城墙的重要位置,历史上它标志着城墙的一个拐角或塔楼。在耶利米的异象中,上帝的重建计划甚至包括这些边界地带,强调的是彻底的更新,而非简单的修补。城墙另一侧的角门进一步象征着这一重建的全面性——上帝将眷顾耶路撒冷从一端到另一端的一切,表明祂渴望祂的子民安居乐业。
从更广阔的圣经叙事来看,这座复兴之城的应许与圣经其他章节中关于未来复兴的盼望相呼应,最终在新约圣经中对新耶路撒冷的描绘(启示录21章)中达到高潮。透过耶利米的话语,耶和华信守盟约的品格得以彰显,预示着祂的救赎计划将最终藉着弥赛亚得以实现。
延续之前的预言, “量尺要继续向前延伸到迦立山,然后转向歌亚” (第39节),这描绘了耶路撒冷疆界系统而有计划的扩张。量尺象征着精确和谨慎,表明上帝正有意地塑造祂圣城的边界。这一意象强调,耶和华并非仅仅将事物恢复到先前的状态,而是将其扩展到先前的界限之外。
迦勒山和歌亚地区是鲜为人知的地理地标,在圣经其他地方很少提及。它们的确切位置尚有争议,但它们的出现凸显了即使是城中看似不起眼的角落,也在上帝的周密计划之中。没有哪个地方被忽略;耶和华复兴的异象遍及祂土地和子民的每一个角落。
耶利米预言的核心信息是希望:上帝有条不紊的重建意味着稳定和永恒的盟约关系。祂向祂的子民表明,即使在看似黯淡的境况下,祂的应许也始终可靠。上帝将祂的“准绳”放在这片土地上,确保重建的每一个细节都符合祂救赎的计划。
最后,耶利米书31章40节说: “尸首谷和灰烬谷,以及从汲沦溪到东边马门拐角处的田地,都要归耶和华为圣;必不再拔出,不再倾覆,直到永远。” (40节)这节经文讲述了上帝改变污秽或废弃之地的大能。尸首谷(40节)很可能是指用于埋葬或处理尸体的区域,而汲沦溪则流经耶路撒冷的东边。尽管这些地方与不洁联系在一起,但它们将成为归耶和华分别为圣的地方——圣洁且不再被玷污。
马门有时被视为耶路撒冷防御工事中的另一个边缘点,但它却凸显了上帝圣化的同在将延伸至每一个边界。耶和华宣告这些地方永不再被夷为平地,祂应许赐予永恒的平安。这种永恒的稳固超越了政治或军事力量;它是建立在上帝永不改变的信实之上的属灵和盟约保障。
这则充满前瞻性的预言传递着复兴与救赎的信息。尽管犹大曾遭受审判和流放,但耶和华的应许确保荒凉并非最终的结局。祂以恩典更新这片土地,使先前污秽之地分别为圣,并建立一个永不改变的神圣未来。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