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人攻克艾城并控制周边地区后,约书亚为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筑了一座坛(约书亚记 8:30)。是祂使他们战胜了敌人(约书亚记 8:1, 7)。作为回应,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完全顺服祂(约书亚记 8:8)。
祭坛将建在埃巴尔山上(可能是“在”或“在”埃巴尔山上)。埃巴尔山位于艾城以北三十多英里处(见地图)。
它的海拔略高于3000英尺。它最早出现在《申命记》11:29,耶和华在那里吩咐摩西将摩西律法中的咒诅(包括《申命记》28章中的咒诅)埋葬在那里。在附近的示剑,上帝曾告诉亚伯拉罕,祂会将应许之地赐给他(《创世记》12:7)。后来,雅各在那里埋葬了他的偶像(《创世记》35:2)。
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在以巴路山上筑坛,是因为申命记27:4记载,耶和华的仆人摩西吩咐以色列人(第31节)这样做。他们按照摩西律法书中的记载建造了祭坛,这律法书指的是耶和华在西奈山上赐给摩西的指示(出埃及记20:25)。
祭坛要用未经雕琢的石头砌成,没有人用铁器在上面刻过东西(申命记 27:5) 。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为了防止异教崇拜中使用的加工过的石头被用于敬拜立约的耶和华。
以色列人正是在这祭坛上向耶和华献燔祭和平安祭。燔祭是为了赎罪(利未记 1:3),平安祭是为了求神赦免(利未记 4:31)和表达感恩(利未记 7:11)。百姓在西奈山上第一次领受律法时就献过这些祭(出埃及记 24:5,32:6)。如今,他们在应许之地再次献上同样的祭,以此举行立约更新的仪式。
除了前一节经文中提到的献祭之外,约书亚还在石头上刻下了摩西律法的副本(第32节)。这律法是他当着以色列人的面所写的。这可能意味着,摩西在西奈山上所领受的十诫(见出埃及记20章和申命记5章)也被刻在了石头上。这一切都是在“以色列人面前”完成的,这意味着任何以色列人都不能以不了解摩西律法为借口。事实上,这表明,在出埃及期间约束他们的律法,在他们进入应许之地后也同样适用。
立约仪式的下一环节是全体以色列人,连同他们的长老、官长和审判官,都站在约柜的两侧(第33节)。这些人是以色列社会中地位最高的人。“长老”是以色列各公民团体的领袖。“官长”(希伯来语“ shōṭēr”,在出埃及记5:6中译为“工头”)是地位较低的民众管理者,可能隶属于长老(申命记31:28)。“审判官”(字面意思是“审判者”)指的是那些主要负责民事和家庭案件判决的人(申命记1:16)。
他们被安置在抬着耶和华约柜的利未祭司面前。这些“利未祭司”负责维护会幕及其院落,并教导和劝导百姓。出埃及记期间,他们安营在会幕周围,充当会幕与其他支派之间的缓冲地带。
除了领袖人物之外,仪式还包括以色列社会中最底层、最弱势的群体——外邦人。“外邦人”指的是非以色列人,他们信奉耶和华,并居住在以色列人中间。他们和本地人一样,都必须参加仪式,以重申摩西律法之约。
百姓按照摩西在他们进入应许之地前所吩咐的排列,一半人站在基利心山前,一半人站在以巴路山前,正如耶和华的仆人摩西起初吩咐祝福以色列百姓那样(有关此仪式的详细说明,请参阅我们对申命记 11:29 ; 27:11-13 的注释)。
然后,约书亚在以巴路山上筑了坛(31节),把摩西的律法写在石头上(32节),并将以色列人安置在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之间(33节)。之后,约书亚照着律法书上所写的,把律法书上所有的话语,包括祝福和咒诅,都念了一遍(34节)。这里的“祝福和咒诅”很可能是指申命记28章。
约书亚在此执行摩西临终前所吩咐的仪式,向以色列人明确表明,他们现在必须做出选择:是蒙受上帝应许的、因遵行祂律法而得的祝福,还是因违背律法而遭受咒诅。上帝清楚地表明了他们选择的后果,正如祂在伊甸园中对待亚当和夏娃那样(创世记2:16-17)。许多祝福将体现在一个群体选择彼此相爱、按照上帝的律法共同协作所带来的实际积极成果中。同样,如果他们选择追随其他神明,为剥削人类提供道德上的正当理由,那么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后果也是可以预见的。
最后,约书亚对耶和华和摩西的完全忠诚体现在,摩西所吩咐的一切,约书亚没有一句不当着以色列会众的面宣读(第35节)。他非常认真地遵行耶和华通过摩西所吩咐他们进入应许之地的一切。
总而言之,这次立约更新仪式在迦南人和以色列人眼中确立了耶和华(雅威)是“以色列的上帝”。它向迦南人表明,他们的土地属于以色列的上帝耶和华及其立约的子民。它也强调了以色列人完全顺服立约的耶和华的重要性,因为他们能否享用这片土地取决于此。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