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路加福音 6:36 含义

与路加福音 6:36 平行的福音书记载是马太福音 5:48。

你们要慈悲,就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第 36 节)。

耶稣在路加福音 6:20-35 中用以下这句话总结了他所教导的一切:你们要慈悲,就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

他把那些爱人、行善或借钱给别人并期望得到回报的人的外在自以为是与天父的完美和完全的正义进行了对比。我们应该对别人仁慈,就像天父我们仁慈一样

有趣的是,马太福音 5:48 中的平行经文写道:“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几个。

首先,耶稣可能在不同场合说过每一句话。马太可能记录了其中一句话(登山宝训-马太福音 5:1-2),路加记录了另一句话(平原宝训-路加福音 6:17b)。如果耶稣的“登山宝训”教义是他传道的核心部分,那么这就说得通了。他会不止一次地向门徒传达这些教义,有时还会强调不同的重点。

造成这种差异的第二个原因在于马太和路加的听众。马太可能使用了“完美”一词(马太福音 5:48),因为他的犹太听众更熟悉完美遵守希伯来律法的必要性。路加可能使用了“仁慈”一词,因为仁慈触及了希腊人需要听到的核心问题。

无论如何,怜悯、完美和律法的主题都是相互关联的。雅各书 2:12-13 解释了这些联系:

“所以,你们说话行事,都当像那些要受自由之律法审判的人。因为审判对那些不怜悯人的人是无情的;怜悯胜过审判。”

自由的律法就是怜悯。怜悯胜过审判。怜悯是律法的完美之处。

耶稣说,我们要像我们的天父一样生活,拥有同样的和谐(正义)。我们要在人生道路上保持完整。要完整。完整的一部分就是在真理和恩典中寻求与周围一切的和谐。抵制世界及其邪恶,同时爱人。正如我们将看到的,人们常常不理解耶稣。耶稣将因完美或完整而被钉在十字架上。他勇敢地揭露了政治和宗教精英的虚伪和腐败。他还与税吏和罪人混在一起,劝他们悔改。

他号召他的门徒同样地过着道德完整的生活。我们要成为造物主希望我们成为的人,活出并实现他对我们的设计和目的。如果我们想获得成为上帝之子的回报,我们就应该像我们的天父一样。我们要反映他的形象,并被号召成为自治、社区建设、追求和谐的人。

当我们按照上帝的意愿行事时,我们就会过上他赐予的丰富生活(约翰福音 10:10)。我们进入、参与并统治他的天国。上帝承诺寻求他的国度和他的正义的回报是称我们为他的儿子,并在他荣耀降临时任命我们统治他的国度(马太福音 5:45;启示录 3:21)。

仁慈是整个旧约的关键主题,也是整个耶稣的新约的关键主题。

旧约中被翻译为“怜悯”的三个主要术语是“Channuwn”(H2587)、“Rachuwm”(H7349)和“Checed”(H2617)。“Channuwn”描述了怜悯和仁慈的慷慨(箴言 14:21)。“Rachuwm”描述了家庭的感情纽带(父亲对儿子-耶利米书 31:20;或母亲对她哺乳的婴儿-以赛亚书 49:15;或丈夫对妻子-何西阿书 2:19;或约瑟和他的兄弟-创世记 43:30)。“Checed”描述了一种坚定不移的忠诚的爱(诗篇 100:5)。

这三个词在旧约的几节经文中被同时使用(出埃及记 34:6;民数记 14:18;尼希米记 9:17;诗篇 86:15;103:8;145:8;约珥书 2:13)。先知约拿说了一节经文,其中包含了这三个词,“我知道你是有恩典 ['Channuwn'] 有怜悯 ['Rachuwm'] 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 ['Checed'],并且后悔不降灾”(约拿书 4:2)。怜悯绝对是神的一个特征。

耶稣宣布,那些仁慈的人是“Makarios”(“有福的”,快乐和满足的)。原因不难理解。因为仁慈的人将得到怜悯。耶稣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个观点,这个仁慈原则,不仅在这次布道中,而且在他的整个传道生涯中。

仁慈原则很简单:仁慈,得到仁慈。

耶稣的仁慈原则是马太福音第 6 章中耶稣祷告的核心:“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马太福音 6:12)仁慈也是耶稣在祷告之后再次强调的重点: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马太福音 6:14-15)

稍后,在这篇布道中,耶稣将通过反面的阐述来肯定仁慈原则的真理:

“不要评判,你就不会被评判;不要谴责,你就不会被谴责;宽恕,你就会被宽恕。”
(路加福音 6:37)

即使是黄金法则也遵循仁慈原则。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
(路加福音 6:31)

耶稣在不宽恕债务人的寓言中重复了仁慈原则(马太福音 18:23-35)。

当然,耶稣言行一致,甚至他本人也不需要宽恕。耶稣宽恕了瘫痪者(马可福音 2:5)。他宽恕了为他洗脚的有罪女人(路加福音 7:48)。他宽恕了犯奸淫的女人(约翰福音 8:11)。他宽恕了那些将他钉在十字架上的人(路加福音 23:34)。弥赛亚耶稣来是为了宽恕。他教导他的追随者宽恕。

这个世界的王国建立在责备和谴责之上。当某事出错时,必须有人受到责备和惩罚。这是一个可悲的制度。那些评判他人的人是可悲的,因为他们将受到谴责。

但耶稣教导说,当一个人仁慈(原谅他人犯下的过错)时,他们就会得到祝福(“Makarios”),因为他们也将得到(来自国王的)怜悯。在一个充满错误和罪恶的世界里,怜悯往往是爱的明确表现。怜悯与这个世界王国背后的制度背道而驰。但怜悯是上帝王国的一个主要平台。它是耶稣所示范、教导和提供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6:32-35 ?? ← Prior Section
???? 6:37-38 ?? Next Section →
???? 1:1 ?? ← Prior Book
???? 1:1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