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路加福音 8:43-48 含义

与路加福音 8:43-48 平行的福音书记载是马太福音 9:20-22 和马可福音 5:25-34。

迦百农的人群拥挤着耶稣,耶稣正穿过人群,执行紧急任务,去医治睚鲁垂死的女儿(路加福音 8:41-42)。但在人群中,有一位信仰坚定的妇女,她患有长期疾病,除了耶稣,没有人可以医治她。

路加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女人:

有一个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病,没有人能医好她(第 43 节)。

这次出血似乎是月经频繁大量出血的病例。这位妇女出血而遭受了身体、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痛苦长达十二年。她遭受出血的时间与睚鲁的女儿在世的时间差不多(路加福音 8:42)。

从生理上来说,她的出血会让她痛苦不堪,筋疲力尽。出血导致的持续铁质流失无疑会让她感到疲倦无力。她寻求医生的帮助,但正如路加所指出的-她的出血是古代医生无法治愈的-没有人能治愈她。马可写道,她“在许多医生手里受了不少苦……一点也得不到医治,病情反而加重了”(马可福音 5:26)。

在经济上,她寻求治愈的方法已经让她倾家荡产。马可还写道,她“花光了她所有的钱财”(马可福音 5:26)。

从社交角度来说,她的出血会使她一直处于仪式上的不洁状态。妇女的仪式不洁会限制她参加宗教活动和与他人的密切接触。

根据摩西律法,凡是她碰过的人或触碰过她衣服的人,在仪式上都会变得不洁,直到他用水沐浴,然后等到新的一天的开始(利未记 15:19-30)。因为与其他人的任何身体接触都会将她的不洁传染给他们,所以她很可能被社会孤立和排斥。

由于该女子长期不洁,她无法进入寺庙,也大大减少了她参加宗教或社区聚会的机会。

福音书没有说这个女人是否已婚,但看起来她是单身。如果这个女人是单身,她可能因为身体状况而无法结婚,或者可能因此离婚并被抛弃。

除了身体和经济上的损失,在这12的磨难中,社会孤立可能还影响了她的精神和情感健康。她的处境似乎毫无希望。

但这个女人并非毫无希望。她听说过耶稣和他神奇的治愈能力(马可福音 5:27a)。“她心里说:‘只要我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马太福音 9:21)。这个女人相信耶稣有能力治愈她,只要她能摸到他的衣裳,就会治愈她。

但触摸耶稣的衣服边缘意味着她离耶稣足够近,能够触摸到他的衣服。

耶稣去睚鲁人群拥挤,这给了接近耶稣的机会。耶稣走近她时,那女人走到耶稣身后,摸了摸耶稣衣裳的穗子(44节上)。

女人摸了耶稣的衣裳穗子,因为她相信耶稣的力量会通过这个动作治愈。她是对的。

她的血漏立刻就止住了(第 44b 节)。

触摸耶稣斗篷的穗子,可以理解为触摸了耶稣所穿的拉比披肩的穗子。这位妇女在寻求医治时决定触摸耶稣斗篷的穗子,可能有几个原因。

  1. 触摸耶稣的拉比披肩的流苏的一个可能原因可能是因为她相信它们具有特殊的力量。
    犹太宗教领袖,包括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文士,都佩戴流苏(和经文护身符),他们经常在别人面前炫耀它们以显示自己的正义。流苏越大越华丽,佩戴的人被认为越正义(马太福音 23:5)。因此,许多人将领袖的流苏与他的正义联系在一起。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位妇女执意要触摸耶稣斗篷的流苏-她伸手去摸流苏,相信流苏所代表的力量和正义。
  2. 女人触摸耶稣拉比披肩流苏的第二个可能原因是,她不想因为触摸耶稣而导致在礼仪上变得不洁净。
    在前两个原因中,可能性 #2 似乎更有可能,因为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耶稣称赞了女人的信心(第 48 节)。如果女人的信心不是来自耶稣,而是来自别的东西-就像可能性 #1 所暗示的关于流苏的迷信一样,耶稣可能不会称赞信心
  3. 女人触摸耶稣衣裳穗子以求得医治的第三个原因是她对自己的状况感到羞耻。
    如果她拦住耶稣,或者抓住他,就会引起骚动,并可能给带来更大的耻辱。只要触摸耶稣斗篷的流苏,她就可以痊愈,而不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女子这么做很可能有多个动机。

无论如何,那位妇女满怀信心地触摸耶稣衣裳穗子时,她的血漏就止住了

耶稣说:“摸我的是谁?” (45节上)

耶稣穿过拥挤人群问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奇怪。很明显,许多人摸过他。但耶稣知道从身上发出的能力(马可福音 5:30)。

与此同时,人群中没有人立即承认触摸过

当他们都否认的时候,彼得说:“夫子,众人拥挤拥挤拥挤你” (45节)。

所有拥挤着耶稣的人群都否认他们触碰了耶稣

耶稣的门徒彼得耶稣指出,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他“夫子,众人拥挤拥挤着你。”彼得的陈述显然暗示:“问了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在马可福音的记述中,部分内容基于彼得的证言,门徒们也说:

“你看见众人拥挤你,你却说:‘谁摸我?’”
(马可福音 5:31b)

彼得和门徒此时可能因为耶稣的问题明显荒谬而感到沮丧或困扰。

但耶稣清楚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也知道是碰了他耶稣问这个问题不是为了自己他的问题似乎也不是主要针对他的门徒。相反,问这个问题似乎是为了那个迫切地来找寻求治疗的耶稣一个机会,让她走出因血漏而感到的羞耻阴影。

但耶稣说,“总有人摸我,因我感觉有能力从我身上出去” (46节)。

耶稣彼得澄清说,他的问题不是关于人群拥挤和拥挤在他身上耶稣告诉彼得停下来向人群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知道有人摸了他知道有能力从他身上出来医治了那个人。

所有人都否认他们以这种方式接触过耶稣时,马可写下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耶稣环顾四周,要见做这事的女人。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事,就恐惧战兢,俯伏在耶稣面前,将实情全告诉他。”
(马可福音 5:32-33)

路加写道:

女人见自己不能逃脱,就战战兢兢地来俯伏在耶稣面前,当着众人的面,说了她摸耶稣的缘由,和她怎么立刻得了医治(第 47 节)。

女人知道耶稣在说耶稣在众人面前宣告,因为有人摸了祂能力离开了祂。这让女人相信,她的谨慎行为毕竟不是秘密。她看到耶稣知道发生了什么,她没有逃过耶稣的注意试图逃避任何人的注意,这一事实表明,可能因血漏和/或血漏给带来的仪式上的不洁而感到尴尬或羞愧。

第二次走近耶稣,这一次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身上。

她颤抖着显露了自己的真面目并跪倒在耶稣面前

女人的颤抖表明被强烈的情感所征服。她的情绪可能混合着对自己病情的羞愧、对治愈的喜悦,以及对耶稣对她触摸祂的反应的恐惧。

女人跪倒在耶稣面前,是谦卑地展现了耶稣面前的卑微。像这样跪倒在耶稣面前,是一种公开的敬拜行为。

接下来,这名妇女公开承认了自己的经历。马可福音记载,“她将实情全告诉他”(马可福音 5:33b)。

她在众人面前坦白了自己患了血漏病,饱受痛苦折磨,拼命想要治愈却失败了,所以才去触摸耶稣耶稣唯一的希望。

还坦白说,当她触摸耶稣时,她的病就立刻痊愈了

耶稣对她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了,平平安安地去吧!” (第 48 节)

耶稣称呼这个女人为“女儿”,以此表达对她的关心和爱护。强调,是她的信心让她康复了

虽然基督的力量治愈了但她之所以得到治愈因为相信基督的力量,尽管她很胆怯。马太补充说,耶稣安慰说“鼓起勇气吧”(马太福音 9:22)。

她的病好了,她的信心坚定了,耶稣鼓励这个女人平安地离开。这对女人来说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就在这奇迹发生的时候,可怕的消息传到了病入膏肓的女孩的父亲睚鲁的耳中(路加福音 8:41-42, 49)。

???? 8:40-42 ?? ← Prior Section
???? 8:49-56 ?? Next Section →
???? 1:1 ?? ← Prior Book
???? 1:1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