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太福音 14:3-12 中与马可福音 6:17-29 平行的福音记载。
马可福音 6:17-29 记述了希律王如何因谴责施洗约翰与希罗底的非法婚姻而逮捕并监禁他,以及希律王如何尽管害怕约翰,却在希罗底和她的女儿的操纵下,在宴会上将他斩首以履行轻率的誓言。
马可福音 6:17-19 中的事件被称为“施洗约翰被斩首”。
在报道了分封王希律误以为约翰已从死里复活并是耶稣所行奇迹的幕后黑手(马可福音 6:16)之后,马可继续讲述了约翰被捕和被处决的幕后故事。
原来希律亲自差人去捉拿约翰,囚在监里,因为他娶了希罗底为妻。希罗底是腓力的妻子,是希律兄弟腓力的妻子。约翰曾对希律说:“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 (17-18节)
施洗约翰是耶稣的表弟(路加福音1:36),也是弥赛亚的先驱(马可福音1:2-8)。耶稣这样评价约翰:
“在凡由女人所生的人中,没有一个人比施洗约翰更伟大!”
(马太福音 11:11上)
要了解有关施洗约翰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圣经说》文章:“施洗约翰是谁?”
马可明确指出,希律亲自派人将约翰逮捕并囚禁起来,是因为希罗底,以及约翰对希律所说的关于他与希罗底结婚的事情。约翰曾对希律说: “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法的。”
在继续之前,理清希律王朝复杂而相互交织的分支可能会有所帮助。
因约翰反对他与希罗底的婚事而逮捕他的希律,就是希律·安提帕,又称“分封的王希律”(马太福音14:1,路加福音3:1,9:7)。16岁的希律·安提帕,在他父亲希律大帝去世后,被授予加利利和佩雷阿两省的统治权。
希律·安提帕过着异教生活,其文化倾向更偏向罗马而非犹太。但希律名义上自称犹太人,是为了获得他统治下的犹太人的支持,并在罗马统治下使其统治合法化。很可能是因为安提帕自称是犹太人(这需要遵守摩西律法),约翰才公开指责他与希罗底的婚姻不合法。
希律·安提帕的父亲是大希律(建造者)。大希律生活在公元前72年至公元前4年,是罗马帝国犹地亚行省的半犹太国王。他以冷酷无情而闻名。他不仅下令屠杀伯利恒的男婴,试图消灭新生的弥赛亚(马太福音2:16),还在公元前7年勒死了他的两个儿子,阿里斯托布鲁斯四世和亚历山大,因为他担心他们试图夺取他的王位。
希律王有多个妻子和众多子女。他死后,罗马人策略性地将他的“王国”分割并重组给他的后代。通过将权力分散到几个地方傀儡统治者手中,罗马确保了更严格的帝国控制。
希律大帝也是希罗底的祖父,他的儿子名叫阿里斯托布鲁斯四世。这意味着希律·安提帕娶了他兄弟的女儿。由于希律·安提帕和希罗底是血亲,他们的婚姻是非法的(利未记 18:6)。除了约翰指出的与希律大帝的另一个儿子腓力相关的非法婚姻之外,这还涉及希律大帝的另一个儿子:腓力。
腓力(公元前27年-公元33年)是希律·安提帕的同父异母兄弟。腓力原本是其父亲的唯一继承人,但最终被排除在遗嘱之外,由阿基劳斯、安提帕和另一位同父异母的兄弟-分封侯(公元前26年-公元34年)继承。
(统治以土利亚和特拉可尼的分封王腓力(路加福音 3:1)没有出现在本章中。)
相反,马可福音中提到的腓力是被剥夺继承权的人。腓力原本娶的是他的侄女希罗底,她是被处死的亚里士多布鲁四世的女儿。希罗底离开了她被剥夺继承权的丈夫,投奔了他的同父异母兄弟希律·安提帕。讽刺的是,在这段经文的后面(第22节),正是腓力和希罗底的女儿表演了一段取悦希律·安提帕的艳舞。
希罗底(公元前15年-公元39年)是希律大帝的儿子阿里斯托布鲁斯四世的孙女,阿里斯托布鲁斯四世于公元前7年被希律处死。因此,她是希律·安提帕的侄女。希罗底也是她叔叔腓力的妻子。她与腓力结婚后育有一女,名叫莎乐美。后来,希罗底与腓力离婚,嫁给了她的另一个叔叔-希律·安提帕。
因此,希罗底同时是分封王希律的侄女、前嫂子和妻子。
希律和希罗底的婚姻因两个原因而不合法。
约翰根据《利未记》第 18 章第 16 节的内容,反对希律与希罗底结婚,他说:“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法的。”
鉴于约翰对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大胆斥责(马太福音3:7),他很可能公开地提出了这些指控。希罗底虽然对律法毫不在意,但她因被一个狂野的先知公开定罪和羞辱而深感被冒犯。马可明确指出,约翰因希罗底而被捕入狱。
但是,逮捕控告她的人并将其关进监狱还不足以让希律王的私生子满意。
希罗底对他怀恨在心,想要处死他,但却无法做到(第 19 节)。
希罗底对约翰谴责她的罪行感到苦涩和愤怒。她非但没有悔改,也没有忽视约翰,反而想处死他。但希罗底没有处死约翰的政治权力,所以她无法如愿。
作为国王(四分封王),希律确实拥有处死约翰的政治权力。马太福音也揭示了希律也想处死施洗约翰(马太福音14:5)。也许希律想处死约翰是为了取悦他那怒气冲冲的妻子。但至少在一段时间里,希律并没有处死约翰。
马克解释了为什么希律王没有处死约翰,因此希罗底也不能处死约翰。
希律知道约翰是义人,是圣洁的人,所以惧怕他,保全了他。希律听见约翰的话,就甚纳闷,却喜欢听他讲道(第20节)。
希律害怕约翰。他害怕约翰的原因是希律知道约翰是一位公义、圣洁的神人。
希律对约翰的恐惧可能意味着两种情况之一:可能是政治恐惧或宗教恐惧(或两者兼而有之)。
从政治角度来看,希律的恐惧可能意味着希律害怕民众,害怕民众对约翰的评价,因为他认为约翰是一位正直圣洁的人。希律知道约翰关于他非法婚姻的说法是真的-约翰是个正直的人。如果他因为约翰说出反对非法婚姻的真相而处死他,这可能会激怒民众。此外,民众视约翰为上帝的圣先知。处死他可能会在约翰的追随者中引起轩然大波。
虽然希律的分封王之位是由罗马授予的,但只要局势相对和平,罗马就允许希律享有这一地位。如果希律在民众眼中变得过于可恶,并引发动乱,罗马就会剥夺他的权力,就像他们对希律的哥哥亚基老所做的那样。罗马任命希律·安提帕负责,因为他们对亚基老无法维持犹太人的秩序感到厌倦。希律·安提帕不想重蹈兄弟的覆辙,所以他把约翰关进了监狱,而不是杀死他。
从宗教角度来看,希律的恐惧或许源于他对自己异教世界观的缺乏信仰,也可能源于他多神论的实践。尽管希律信奉异教,且沉溺于感官享受,但他或许也曾怀疑并担心约翰是否真的是来自上帝的圣人。如果真是这样,希律便将约翰与希罗底隔离开来,以防约翰真的如许多人所传的那样,冒犯犹太教的神明。
马克写道,希律听到了约翰的讲话,当他听约翰讲话时,他对约翰所说的话感到非常困惑。
当希律听到约翰的话时,他的反应非常困惑,这表明他的良心和欲望之间存在内心的冲突。
一方面,他承认约翰是一个正直圣洁的人,可能被他悔改的信息所吸引;也许希律甚至感受到自己罪孽的沉重和悔改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希律深陷于政治野心、道德妥协以及约翰公开谴责的丑闻婚姻之中。这种矛盾或许在希律内心激起了困惑、内疚,甚至恐惧,因为他试图在对约翰传道的迷恋与不愿改变的内心之间寻找平衡。希律的困惑揭示了他夹在信念与叛逆之间,明知真理却选择抗拒其含义。
无论如何,希律王过去很喜欢听约翰说话。而且,他似乎开始对施洗约翰产生了某种敬意,但希律王既没有按照约翰的话去做,也没有处死他,因为他害怕约翰。
希罗底无法让约翰处死自己,因此她心中怀恨在心,耐心等待合适的机会。
马可告诉我们希罗底的杀人机会何时出现。
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日子到来了,在希律的生日那天,他为他的领主、军事指挥官和加利利的领导人举行了一场宴会(第 21 节)。
希律王正在举办生日宴会,他的许多领主(政治人员)、军事指挥官和加利利地区的知名人士都出席了宴会。
这场宴会上很可能有丰盛的美食和美酒。此外,还为希律的宾客们准备了艳舞表演。“表演者”中包括希罗底和腓力的女儿-希律的侄女和继女。
当希罗底的女儿进来跳舞时,她使希律和他的宾客们感到高兴(第 22 节上半部分)。
古代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写道,希罗底的女儿名叫“莎乐美”。
莎乐美的舞蹈令希律王和他的宾客们欣喜不已。译作“欣喜”的希腊语词源是 ἀρέσκω (G700),发音为“ ar-esk-ō”。希腊语“arekso”更贴切的翻译是“性欲高涨”。
希律继女的表现让他如此兴奋,以至于他对女孩说:“无论你想要什么,向我求,我都会给你。”他向她发誓:“无论你向我求什么,我都会给你;就是我王国的一半,我也一定会给你” (第 22b-23 节)。
起初,希律对那个女孩(他的继女)说: “无论你想要什么,尽管向我求,我都会给你。”这番话意义非凡,却又含糊其辞。女孩或许是想巧妙地戏弄他,所以没有回答,想看看希律还能对她说些什么来取悦他。
于是国王向她发了更明确的誓言,以表明他是多么认真地满足她的任何愿望和要求。希律又向她发誓说:“无论你向我求什么,我都会给你,就是我王国的一半。”
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愚蠢的承诺,但他很高兴,所以他还是发誓了。
国王在希律的领主、将领和加利利的权贵面前,向希罗底的女儿许下承诺。现在,只要希律不违背他的公开承诺,她所求的一切都将如愿以偿。
希罗底的陷阱即将触发。
撒罗米还没有回答,就出去对母亲说:“我可以求什么呢?” (第 24 节上)。
莎乐美离开宴会厅的事实表明,她离开了宴会厅,去了她母亲希罗底那里。显然,希罗底没有参加她丈夫的生日宴会的这部分。莎乐美的问题也表明,她是在寻求母亲的建议,看看现在是否是提出这个致命问题的时机,以及/或者希律王是否已经足够坚定,愿意答应她这个谋杀请求。
当女儿问母亲“我该要求什么呢?”时,希罗底意识到机会来了,并抓住时机实现了她长期以来的复仇愿望。
母亲说:“施洗约翰的头” (第 24b 节)。
希罗底想要约翰的斩首。她让女儿去向希律王请求。考虑到希律王开出的价码高达半个王国,她最想要的就是约翰的斩首,哪怕是希律王一半的领土。
希罗底的女儿撒罗米立即急忙去见国王,请求说:“我希望你立刻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给我” (第 25 节)。
希罗底的女儿强调了她的请求-她希望施洗约翰的头颅被放在盘子里端给她。盘子是一种用来盛放主菜的大盘子。施洗约翰的头颅被放在盘子里,这画面令人毛骨悚然-尤其是在宴会上-但在希罗底扭曲的内心深处,约翰的死刑才是她想要的主菜。
马克描述了希律对这个可怕要求的回应:
虽然国王非常抱歉,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他的宾客,他不愿拒绝她(第 26 节) 。
马可写道,希律非常后悔。他后悔自己曾经的承诺,也后悔自己即将要做的事。他不再想杀约翰,但因着他所起的誓,也因着他所邀请的宾客,他不愿拒绝希罗底和她的女儿(26节)。希律不仅是个邪恶愚昧的人,还是个懦夫。
王随即差遣刽子手,吩咐将他的首级带回来。刽子手便去,在监里将他的首级斩首,放在盘子里,拿来给了女子;女子又把盘子交给了她母亲(27-28节) 。
希律王为了不让自己的宫廷陷入混乱,下令将约翰在狱中处死。处死后,约翰的头被放在盘子里端上来,希律王把这可怕的盘子和断头一起端给了女孩,女孩又把盘子递给了她的母亲。
希罗底的可怕愿望实现了。
约翰的门徒听见了,就来将他的尸体领走,安放在坟墓里(第 29 节) 。
约翰的门徒为他们的老师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他的遗体安放在坟墓中。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