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V

KJV

Click to Change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Printer Icon

Print

Prior Book Prior Section Back to Commentaries Author Bio & Contents Next Section Next Book
Cite Print
The Blue Letter Bible
Aa

The Bible Says
马太福音 7:1-5 含义

这一教导的对应记载是在马可福音 4:24 和路加福音 6:37-42。

耶稣在八福 Makarios 交叉对称中和通常所说的 "主祷文" 中都教导了怜恤准则。"怜恤人的人 makarios,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马太福音 5:7)。"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马太福音 6:12)。在这两个例子中都是以 "正面" 的方式陈述,也就是说,所表述的是:我们应当做什么。在这里,耶稣以 "负面" 的方式给出了相同的原则。他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不要做什么。

你们不要论断人。耶稣所说的论断是指对他人的行为、言语、表达等感到不满。不要记录他人的错误;不要论断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为要批判他们在道德上是有错误的,而你在道德上是有优越感的。这样的态度通常被称为批判主义。它是对他人及其行为所做的无声定罪和有时不那么无声的定罪。论断他人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 13:5 所描述的爱的对立面,"[爱是] 不计算人的恶"。无论他人的行为是否伤害你,耶稣都说不要论断

基督之所以教导不要论断,是因为怜恤准则的反面也适用。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正如那些表现怜恤的人会接受怜恤一样,那些论断的人也会按他们论断他人的方式接受论断。耶稣继续说,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我们都会按自己论断和测量器标准被被论断。如果我们想要宽大的怜恤量器,就应当充满怜恤;若我们想要严格的论断量器,就应当快快地论断他人。

在这里,耶稣假设他的门徒明白,每个信徒都要为自己在今生所做的事向神交账。这个原则在书信中多次得到证实 (哥林多前书 3:11-15;哥林多后书 5:9-10;罗马书 14:10-14;希伯来书 4:12-13)。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得怜恤,这就是为什么耶稣教导他的门徒要施行怜恤、快速饶恕、不要因他人的错误论断他人。这是以我们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人的另一个版本。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应当严格以我们希望神审判 (论断) 我们或向我们施怜恤的同样方式来批判 (论断) 或施怜恤。此外,耶稣承诺这正是我们将要得到的。神会按我们在今生论断/批判他人的量器标准来审判我们。

耶稣幽默地表明了一个荒唐之举:我们如何错误地将自己的罪与他人相比较。他问到,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这个问题有两个部分。

第一,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刺是一个小物体,就像一个锯末碎屑一样,其他人几乎看不到它。唯一能感受到眼中有锯末碎屑的人,可能是眼睛受其困扰的人,也可能是正在仔细寻找,为要帮忙把它取出的人。但在耶稣的道德玩笑中,他说你寻找并不是要帮别人除刺,而是在寻找可以定眼呆看的东西。而且,你的寻找太过关注,以至于你都不想,都没注意到自己眼中有梁木的。

之后,耶稣在问题的第二部分提出了一个极其荒谬的事实:你为什么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从眼中出来的梁木或厚木板远比要大得多。是个麻烦事,但梁木是真正的障碍和失去眼睛的一个潜在威胁。对你周围的每个人而言,它都是明显且不雅的。这是一个情境讽刺,即一个有着极其明显道德梁木的人,却在论断那有几乎看不见的道德弟兄

即使我们宽容地目睹了这一奇怪场景,并假设这位眼中梁木弟兄并不是在论断,而是在试图帮助那个中有微尘的弟兄除去他的,这依然是一个滑稽之举。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 呢

耶稣说,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在查看自己的问题之前,对他人提出挑剔的要求,这是虚假的义。耶稣很可能是在指另一个原则:我们最容易在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罪。他人身上最困扰我们东西,很可能显明了我们自己的缺点。如果我们无法忍受一个傲慢的人,这很可能意味着我们自己就是傲慢的。如果我们对吝啬非常恼火,这很可能意味着我们自己就是吝啬的。这个原则的应用可以这么说,"当其他人困扰我的时候,我需要向内看,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我自己没有这个问题,我也不会受困扰。"

耶稣给了他的门徒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来在义中成长:与其批评他人,不如自我省察。先处理自己的问题。耶稣现在已经将我们的注意力从 "修正他人" 转到 "处理自己的问题"。然而,一旦我们充分地处理了自己的问题,耶稣希望我们去帮助他人。耶稣告诉他的门徒,在处理你自己的问题之后,你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耶稣并不希望我们让他人带着问题到处游走。但我们不会真正地正确地看到错误,除非我们先处理自己的罪,并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游走同仁,有着相同的问题。

重点是:以我们希望被论断/批判/审判的方式论断/批判/审判人,并在纠正他人之前,先评判自己,处理自己的问题。如果你花相同的心思审视自己的睛,就像你在你弟兄眼中寻找道德一样,你就会很快找到自己的梁木。如果我们遵循耶稣的建议评判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的刺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像是梁木一样,而且我们会对我们的弟兄变得更加谅解宽容和满有怜恤,从而从神那里得到更多的怜恤。这也会将我们放在一个更能清楚看见他人的位置,做出智慧的决定,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们寻求他的国和他的义

当我们让神来处理我们和我们的罪时,我们就有了一颗怜恤的心,而非论断批判的心。我们才能看得清楚,更好地真正帮忙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我们也会从处理自己的罪中获得极大的利益,带我们走上追求他的国和他的义的道路。

???? 6:34 ?? ← Prior Section
???? 7:6 ?? Next Section →
???? 1:1-5 ?? ← Prior Book
???? 1:1 ?? Next Book →
BLB Searches
Search the Bible
KJV
 [?]

Advanced Options

Other Searches

Multi-Verse Retrieval
KJV

Daily Devotionals

Blue Letter Bible offers several daily devotional readings in order to help you refocus on Christ and the Gospel of His peace and righteousness.

Daily Bible Reading Plans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consistent reflection upon the Word of God in order to refocus one's mind and heart upon Christ and His Gospel of peace, we provide several reading plans designed to cover the entire Bible in a year.

One-Year Plans

Two-Year Plan

CONTENT DISCLAIMER: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