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希米记 10:28-31 开篇写道: “其余的百姓、祭司、利未人、守门的、歌唱的、尼尼微的,和一切离绝外邦人归服神律法的人,并他们的妻子、儿女,并一切有知识、有聪明的” (第 28 节)。我们看到,耶路撒冷有一大群神的子民,在神圣的承诺下团结起来,重建城市。耶路撒冷位于犹大地区,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叶,犹太人从波斯帝国的流放地归来后,在尼希米的领导下,耶路撒冷大部分得到了重建。尼希米担任省长,指导他们修复城墙,并重新敬拜神。从祭司到平信徒家庭,所有阶层的人都被列出,以强调没有人可以免于这次庄严的集会和承诺。
强调“以及所有与列国人民分别出来遵守上帝律法的人”这句话,揭示了圣约群体刻意与异教习俗区分开来。他们脱离外来影响,公开献身于受希伯来圣经塑造的生活。尽管周围都是敬拜异神的民族,这些归回的流亡者仍努力更新自己的内心和行为,以符合几个世纪前赐予摩西的律法。摩西生活在大约公元前十五至十三世纪之间,他首先将律法传给了以色列人,而如今,尼希米和他的群体再次重申了律法的重要性。
下一节经文宣告,这些人要与他们的族弟兄、他们的贵胄一同承受咒诅,并起誓要遵行上帝借着他的仆人摩西所传的律法,谨守遵行我们主上帝的一切诫命、典章、律例(第29节)。这既彰显了合一,也体现了责任。他们如同一家人,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在一起:遵守上帝所吩咐的一切。承受咒诅这一概念强调了他们誓言的严肃性-这意味着他们若违背承诺,就必须承担后果。他们的贵胄、领袖和普通百姓站在一起,呼应了以色列历史上的盟约更新(约书亚记24:21-24)。
强调遵守并遵行一切诫命,彰显了他们誓言的彻底性。这绝不是敷衍了事的承诺。尽管以色列人过去曾无数次失败,但他们如今却虔诚地献身于遵循上帝的旨意。这种由衷的更新,催生出一种对上帝怜悯的依赖感,预示着圣经后期所应许的最终心灵更新,并指向耶稣最终的服侍,祂将成全律法(马太福音5:17)。
他们进一步发誓,我们不会将女儿嫁给这地的居民,也不会为我们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第30节)。这誓言旨在维护我们的身份认同和信仰,避免被那些敌视敬拜耶和华的文化所搀杂。通过避免与邻国通婚,人民守护了他们独特的使命,并避免了陷入偶像崇拜。这种习俗在前几代以色列人中早已深陷其中,因此,这个群体决心将家庭生活保持在对上帝的教导的中心,守护子孙后代对上帝的虔诚。
这种谨慎并不意味着忽视外来人,因为圣经中多处经文都强调要关爱外邦人(利未记 19:33-34)。但这里的核心教训是,与拒绝以色列上帝的人结盟,可能会使他们背离对唯一真神的忠诚。通过在婚姻中设立清晰的界限,他们可以保护家庭的属灵传承,并保持盟约的誓言完整无缺。
最后,他们发誓: “凡住在这地的人,在安息日带货物或粮食来卖的,我们必不买。凡第七年,我们必不收割,也不追讨一切欠我们的债。” (第31节)守安息日是信靠上帝供应的标志,这可以追溯到创世记(创世记2:2-3),并在摩西颁布的诫命中正式确立。通过在安息日拒绝买卖,百姓保持了对上帝安息节律的虔诚,并宣告上帝对他们生计的主权。这种慷慨的姿态还延伸到他们承诺放弃某些形式的利润和债务追讨,呼应了圣经中定期减轻穷人负担的呼吁(申命记15:1-2)。
提到第七年和免除债务,再次肯定了上帝在群体中寻求公义和怜悯的心意。上帝特意安排土地休耕,使其能够自我更新,穷人也能自由地拾取作物。这些诫命不仅保护了万物,也体现了上帝的慷慨。通过这样的行为,人们实践了对上帝的倚靠,并指向在基督里更大的安息和释放(希伯来书4:9-10)。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