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路撒冷人民重申忠诚之约时,他们宣告: “我们自己也有责任,每年要奉献舍客勒三分之一的奉献,作为我们神殿的使用” (第32节)。这些话语表明他们共同承诺,要支持犹大地区圣城耶路撒冷圣殿的持续需要。耶路撒冷在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征服时遭到摧毁,后来在所罗巴伯等领袖的监督下重建圣殿,工程于公元前516年左右完成。到了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即尼希米时代,以色列人回到了故土,并决心遵守神的诫命,包括维持圣殿的敬拜仪式。
每年固定奉献三分之一舍客勒,这番话强调了上帝子民的切实承诺。圣殿的日常运作需要资金,以确保祭祀、节期和仪式得以持续。他们的决心源于律法中的教导,即每个人都应协助维持社区的敬拜(出埃及记 30:13)。结合新约中关于忠心管家的教导,这种分享资源的行为预示着信徒们共同支持上帝事工的理念(哥林多后书 9:7)。
接下来,圣殿的必需品被明确列出:陈设饼、常献的素祭、常献的燔祭、安息日、月朔、节期的祭物、圣物,以及为以色列赎罪的赎罪祭,以及我们神殿里一切费用的供给。 (第33节)在古代耶路撒冷,每周都会在圣殿内将陈设饼供奉在耶和华面前,提醒敬拜者神不断的供应。关于陈设饼的吩咐是在利未记24:5-7中颁布的。常献的素祭(在利未记2章)和燔祭(在利未记1章)也是日常敬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象征着虔诚和感恩。
此外,百姓也认识到上帝所指定时间的重要性(利未记 23:1),例如安息日、新月庆典,以及其他指定的节期,例如逾越节和住棚节。每个节期都基于记念主与祂子民所立的约,最终指向基督作为完美的赎罪祭,成就了旧约所规定的献祭制度(希伯来书 10:12)。他们详细地许愿要为这些仪式提供资源,表明他们渴望将以色列与上帝的圣约关系置于公共生活的中心。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