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尼希米记13章15-18节中,尼希米目睹了以色列同胞的不光彩行为,他写道: “那时,我看见犹大有人在安息日踹酒榨,又将粮食、酒、葡萄、无花果和各样的货物,用驴驮着运进耶路撒冷,就在安息日运进去。于是,在他们卖粮食的日子,我责备他们。” (第15节)犹大指的是以色列南部地区,曾是犹大支派的家园,而耶路撒冷是其最重要的城市,被视为敬拜和民族认同的中心。大约在公元前445年,尼希米在亚达薛西王统治时期担任犹大省的省长,致力于修复耶路撒冷的城墙和维护宗教信仰。在这里,他斥责人们在安息日从事农业劳动并将农产品运进城里,违反了为以色列人的精神福祉而设立的安息日诫命。
经文提到腓尼基商人,使情况更加恶化。经文写道: “推罗人也住在那里,他们进口鱼和各种货物,在安息日卖给犹大人,甚至在耶路撒冷也卖给他们。”(第16节)推罗是北部的一座沿海城市,以地中海贸易而闻名。这些外国商人利用耶路撒冷的需求牟利,全然不顾犹太人安息日的神圣性。尼希米强调,来自外邦的经济压力不应掩盖以色列与上帝的盟约,其中就包括严格遵守安息日。商业的涌入表明,以色列社群正在偏离其建国之初的承诺——即尊崇上帝的诫命,而非追求世俗的利益。
尼希米对这些行为感到痛心,便直接斥责犹大的贵族们:“我责备他们,对他们说:‘你们为何行这恶事,竟亵渎安息日呢?’” (17节)。他提醒他们这种悖逆行为会给国家带来怎样的后果,并引用经文说:“你们的列祖岂不是也行过这事吗?以致我们的神使我们和这城遭受这一切灾祸。如今你们亵渎安息日,又加增神对以色列的忿怒。” (18节)。尼希米的这番话回顾了以色列历史上早期因忽视神的律例而导致流亡和灭亡的时期。他警告他们,重蹈覆辙会带来更大的苦难,以此强调他们灵性上的疏忽是多么严重。这一警告强调了圣经中的一种模式,即无视上帝的律法不仅会给个人带来后果,还会给整个群体带来后果,这与圣经中类似的劝诫直接相关(耶利米书 17:27)。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