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希米仔细地统计那些返回耶路撒冷的人,故事强调了一些族长为这项工作捐款。总督向国库捐了 1000 达拉克马金币、50 个盆子和 530 件祭司礼服(第 70 节)。这一幕强调了一种慷慨和信仰的行为。这里提到的“总督”通常被理解为尼希米,他在公元前 445 年左右担任波斯人任命的犹大领袖,在犹太人从巴比伦囚禁返回后。这些慷慨的礼物直接支持了城市正常崇拜和秩序的重建。提到达拉克马金币、盆子和祭司礼服反映了他们贡献的实用性质,对于圣殿仪式和日常事工必不可少。在古代,盆子对于仪式用途至关重要,而祭司的礼服必须符合神圣指示的圣洁标准。通过自愿捐赠昂贵的物品,这些领导人树立了无私服务的基调,提醒人们重建一个国家不仅要修建城墙,还要以牺牲的奉献来尊敬上帝。
圣经继续记载,一些族长向圣工的库房捐献了2万金德拉克马和2200银弥那(第71节)。更多的家庭也捐献了大量金银,以表达对圣约群体的忠诚。在那个时代,“金德拉克马”和“银弥那”是珍贵的货币,常用于资助重大项目,包括重建耶路撒冷的防御工事、圣殿礼拜和社区的基础设施。这些领袖认识到共担责任的重要性,确保这座城市的属灵根基和物质安全能够得到牢固的重建。他们齐心协力地提供物质财富,既是对上帝供应的认可,也表达了对恢复祖居的希望。
最后,尼希米记7:70-72指出,其余百姓捐献了两万金德拉克马、两千银弥拿和六十七件祭司礼服(第72节)。最后一节经文揭示了广泛的参与:不仅是领导者,普通百姓也贡献了他们所能贡献的一切。整个社区的贡献强化了贯穿尼希米记的集体敬拜主题。以色列的属灵和文化复兴并非少数人之功,而是所有从流放中归来的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祭司礼服再次作为正式圣殿职责的必备品出现,表明在社会各个阶层,百姓都高度重视恢复合法的敬拜和祭司的正常职能。通过这些集体献祭的行为,以色列圣约身份的基础得到了巩固,也坚定了他们在故土全心全意侍奉上帝的决心。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