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尼希米记7:66-69中,我们读到一段关于百姓被掳后返回耶路撒冷的简明记录。全会众共有42,360人(第66节)。这代表了自愿承担重建城墙和社区属灵身份的核心群体。他们聚集在耶路撒冷及其周边地区,耶路撒冷是一座位于犹大山区的古城。纵观历史,耶路撒冷一直是敬拜的中心,尤其是在大卫王(他可能在公元前1010-970年左右统治)将其定为以色列统一君主国的首都之后。因此,这节经文中统计的会众人数表明上帝复兴祂子民的应许即将实现。
经文通过统计归回的人数,既强调了关于上帝子民重新聚集的预言的应验,也强调了他们面临的责任。重建需要熟练的工人、属灵领袖,以及准备重返故土的普通家庭。这份统计表明,所有从流放地归来的人,无论其背景或职业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重建一个以上帝的圣约和祂的圣城为中心的社区。
继续读到他们的仆婢(共有7337人),以及245名男女歌手(第67节),我们看到,他们不仅关注自由公民,也关注那些在家服侍的人。这些仆人和歌手在重建一个充满活力、尊崇耶和华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到歌手尤其重要,因为它揭示了敬拜在回归的群体中的重要性-音乐和赞美是以色列人身份认同和对上帝的虔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见许多诗篇中对敬拜和歌曲的描述)。
男女歌手的到场,更彰显了复兴的包容性。这不仅仅是劳动和砌砖的劳作,更是在敬拜和艺术的烘托下,重振灵性氛围。新城中如此广泛的服侍,更提醒我们,上帝的国度汲取不同的恩赐,将他们合一,荣耀祂。
经文接着写道: “他们的马有736匹,骡子有245匹;” (第68节),我们可以看出经文对宝贵资源进行了仔细的统计。马和骡子是主要的交通和劳作工具,对于日常工作和重建贸易路线至关重要。由于耶路撒冷地处丘陵和山谷地区,这些牲畜对于运送物资、建筑用石料和粮食是必不可少的。经文中如此详尽的列举,呼应了百姓对上帝所赐之物的奉献。
在波斯统治时期(约公元前539-331年)的历史背景下,高效的交通运输能够加速城市的经济发展和防御。尼希米本人活跃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在国王亚达薛西一世的许可下重建城墙。清点每一匹马和骡子的数量,突显了为了生存和发展而需要有效组织和规划的实际问题。
最后,他们的骆驼有435头,驴有6720头(第69节),这进一步展现了遣返社群的出行和耕作能力。骆驼不仅在长途旅行中非常有用,还能在崎岖或沙漠地带驮载更重的货物。驴是价格低廉、体格健壮的动物,任何家庭或社群都需要它们来完成日常工作并支持农业生产。驴的庞大数量凸显了人们通过装备充足的后勤和劳动力来重建家园的决心。
尼希米记7:66-69表明,他们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妥善安排:从敬拜领袖到驮畜,从仆人到自由公民。这说明,在尼希米的带领下,社区的领袖们不愿忽略任何细节。相反,他们的目标是彻底复兴上帝的子民,荣耀上帝,并预备他们迎接未来的繁荣和忠诚。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