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尼希米记 9:32-37 中,归回的被掳者向神呼求,开头是这样的恳求: “我们的神啊,你是至大、至能、至可畏、守约施慈爱的神,现在求你不要叫我们和我们的君王、领袖、祭司、先知、列祖,并你众民所遭遇的一切苦难,在你面前显得小,就是从亚述王的时候直到今日所遭遇的。” (第 32 节)犹大的这些领袖承认主坚定不移,他大能、可畏,并且永远信守他的应许。提到亚述王,可以追溯到以色列北部王国被以美索不达米亚为基地的强大帝国占领的时期,最终在公元前 722 年亚述军队摧毁了撒马利亚。亚述人摧毁撒玛利亚之后,试图从希西家王手中夺取耶路撒冷,但因上帝的帮助而受挫(参见我们对以赛亚书第36章的注释)。犹大人民明白,即使在遥远的时代,上帝也一直扶持着他们,尽管他们经历了几代人的失败和流亡。他们祈求上帝不要忽视这一切苦难,并相信那位信守圣约的上帝必垂听他们的呼求。
被掳之人随后由衷地坦白承认: “然而,在我们所遭遇的一切事上,你都公义;因为你行事诚实,我们却作恶。” (33节)在此,他们公开肯定耶和华的公义,承认他们所遭受的灾难并非源于上帝的任何过失。相反,是他们自身的悖逆以及以色列和犹大长期的偶像崇拜带来了惩罚。上帝的管教是公平的,但祂仍然彰显慈爱,愿意让祂任性的子民悔改,恢复与祂完全的团契。
接下来,百姓承认前几代人的过失: “因为我们的君王、领袖、祭司、列祖没有遵守你的律法,也没有听从你警戒他们的诫命和法度。” (34节)这节经文并非指责某一位统治者或历史时刻,而是将责任推到过去社会的各个层面。君王常常寻求与亚述或埃及等国结盟,忽视了上帝的律法。祭司和长老肩负着国家属灵福祉的重任,却无视原本旨在指引他们的诫命。这表明,几十年来,国家普遍存在着人心的刚硬。
他们在下一节经文中讲述了以色列人所蒙的祝福,说道: “但他们在本国里,因你赐给他们大恩,又因你赐给他们广阔肥美之地,却不事奉你,也不离开他们的恶行。” (第35节)在这里,他们回忆起上帝仁慈地赐予的富饶土地-通常被称为迦南地,那里充满了礼物,本应在与主的立约关系中享用。可悲的是,尽管上帝将美善倾注于他们,但他们的许多祖先却变得自满,献身于偶像(申命记8:10-14)。他们的心偏离了正道,将祝福变成了骄傲,忽视了能够维持上帝恩惠的服侍和顺服。
在虔诚的祷告中,百姓承认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实: “看哪,我们今日作奴仆,在你赐给我们列祖吃地的出产和肥美的地上,我们却作了奴仆。” (36节)被掳之人意识到,他们并没有在应许给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土地上享受自由,而是仍然处于外邦人的统治之下,很可能是尼希米时代(公元前5世纪中叶)波斯帝国的统治。他们意识到,在耶路撒冷的存在并不等于完全的自治。即使圣殿重建,城墙修复(尼希米记6:15),他们仍然认为自己因祖先的罪孽而受制于外部势力。
最后,他们哀叹沉重的赋税和外邦人的监督,说道: “地里的出产丰盛,都归于你因我们的罪所立的君王;他们又任意辖制我们的身体和牲畜,所以我们甚是困苦。” (37节)他们自己不能享受地里的出产,反而必须将部分收成和财富交给外邦帝国扶植的统治者。他们明白,这种统治是“因我们的罪”,表明他们的不顺服与所遭受的压迫直接相关。然而,即使在悲痛中,他们仍然在立约的上帝面前表现出谦卑,他们相信上帝的慈爱会拯救他们(以赛亚书55:7)。他们渴望看到上帝的应许在他们的日子得以完全实现-不是通过空洞的仪式,而是通过真诚的悔改和更新的灵。
尼希米记9:32-37中,复兴群体的认罪和盼望的祷告提醒信徒,祂始终邀请信徒回归上帝,即使祂的子民迷失方向,祂仍信守圣约(路加福音15:20)。耶稣也体现了同样的仁慈本性,祂亲近罪人,并为悔改的人提供复兴(约翰福音6:37)。如同被掳的人一样,任何回归主的人都能得到怜悯,因为祂信守圣约的承诺不会被人类的过失所动摇。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