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篇34篇19-22节是大卫所作,他大约在公元前1010年至公元前970年间担任以色列第二位君王。这里记载了上帝应许祂必信实地拯救跟随祂的人。大卫一生饱经磨难,从逃避扫罗王(撒母耳记上19章)到面对家中的背叛和纷争,但他始终信靠耶和华的拯救。回顾这些神的拯救,大卫宣告: “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诗篇34篇19-22节)这节经文安慰信徒,义并不能使他们免于苦难,但却能确保上帝的介入。
这节经文的意义在于大卫明白,敬虔的人并非免于试炼。相反,上帝会积极参与他们的争战,并且不会让他们被击败。在约翰福音16章33节,耶稣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虽然我们在这个堕落的世界里会遭遇苦难,但我们可以从那位已经战胜苦难的主那里得到力量。这篇诗篇指向一个贯穿圣经的真理:苦难是人生旅程的一部分,但绝非终点。
大卫强调耶和华如何拯救他脱离困境,这凸显了神的恩典和信实。义人可以安息,因为他们知道,即使经受试炼,耶和华的大能也足以引导他们走向救赎和新的盼望。这使大卫更加确信,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全能的神都必在危难之际信实地介入。
大卫继续肯定上帝的亲自保护,他宣告: “他保护我全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诗篇 10:20)这句震撼人心的宣告描绘了一幅完全受保护的生动画面。在危难之际,古代的战士面临着骨骼碎裂的切实风险。然而,诗人宣告,上帝能够保护他的信徒免受身体伤害,或者至少能够彻底修复他们,使他们在上帝眼中完好无损。
虽然我们知道信徒会经历肉体的痛苦,但这里强调的是主的保护和眷顾,祂最终使祂的子民得享平安。从更深的意义上讲,这节经文常被视为对耶稣基督的预言性预示,祂的骨头在十字架上没有折断(约翰福音 19:36)。这体现了上帝救赎计划在新旧约中的统一性,将大卫对神圣保护的赞美与弥赛亚的最终牺牲联系起来。
对于每一位神的追随者来说,这节经文促使他们反思主的眷顾之全面。它提醒我们,神的信实不仅体现在灵性上的保守,也涵盖身体和情感上的健康,强调即使是我们的身体及其健康,在造物主眼中也同样重要。
诗篇接着宣告: “恶人必害死恶人,恨恶义人的必被定罪” (第21节)。这信息表明,在神所创造的世界结构中,存在着神圣的公义。作恶者最终必承受其选择的后果,而行义者则必蒙受主的平安与祝福。
上帝的公义是贯穿整本圣经的核心信息,彰显了祂圣洁的品格。邪恶终将自取灭亡,违背上帝旨意的人必将自食其果。大卫描述这种结局时,他向信徒们保证,邪恶终将失败,作恶者必无法逃脱神圣秩序的审判(罗马书 14:12)。这些话语使古代以色列社群信心倍增,鼓励他们相信,作为至高审判官的上帝必将解决一切罪恶。
此外,这份声明警告人们不要参与不义和仇恨。圣经与福音相符,揭示了所有人都需要被饶恕。参与邪恶行为,就等于背弃了上帝所赐的恩典,转而效忠于毁灭的力量。正如大卫亲眼目睹了他所处时代道德沦丧的种种例证,信徒们在当今社会也同样目睹了这一切,这更加印证了这一基本真理的重要性:邪恶最终必将自取灭亡。
大卫在这段经文的结尾宣告: “耶和华救赎他仆人的性命;凡投靠他的,必不被定罪。”(诗篇 11:22)这句充满胜利的宣告强调了上帝是救赎主,祂将祂的子民从罪恶和死亡的网罗中赎回。罪恶导致定罪,而耶和华的仆人在祂公义的审判台前却享有完全的拯救和昭雪。
大卫的诗篇在此预示着耶稣救赎的更完全启示,正如罗马书8章1节所言,凡在基督里的人,就不被定罪。这首诗篇是永恒的邀请,邀请人们信靠神的怜悯,并坚信祂必保守忠信之人。这一应许对现代信徒而言,与对大卫的古代听众一样意义非凡。
因此,寻求神的灵魂享有永恒的保障。大卫断言,凡投靠耶和华的,必不被定罪,这表明神是最终的保障。这一福音应许,甚至在旧约中也有记载,它鼓励信徒全心信靠神,安息在神的救赎中,深信救赎主必保守他们今生和永生的生命。
经许可使用 TheBibleSays.com.
您可以在此处访问原始文章。
The Blue Letter Bible ministry and the BLB Institute hold to the historical, conservative Christian faith, which includes a firm belief in the inerrancy of Scripture. Since the text and audio content provided by BLB represent a range of evangelical traditions, all of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conveyed in the resource materials are not necessarily affirmed, in total, by this ministry.
Loading
Loading
| Interlinear |
| Bibles |
| Cross-Refs |
| Commentaries |
| Dictionaries |
| Miscellaneous |